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
早上我起得很早,我马上就开始穿衣服,裤子,洗漱,吃早饭了。但是在吃早饭以前,我看见妈妈和奶奶都在干活,还看见他们把椅子摆成了一个圆形。我就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要把桌子摆成圆形呢?他们回答说:“马上就要过清明节了,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我就说:“好的。”妈妈看我帮不上忙,先送我去茅盾广场的外公家。我就打开电视,盯着电视看了两个小时,妹妹在边上自己玩。吃完午饭后又看电视,外婆一边叫我一边关掉电视说:“休息一会儿吧,你这么盯着电视看,会伤害眼睛的。”我回答说:“好吧,我以后会注意的。”
后来妈妈马上就把我送到御江南,不只是我,还有外公外婆都被送去御江南了。在吃饭之前,一家都在过节祭拜祖先。除了祭拜,还把纸钱点着火放到桶里,说是给祖先的钱。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去吃晚饭了。而我却在玩儿,其实刚才的那个火没有灭,还有一点点火,然后我就用装水桶装了一桶水,把水倒到桶里面,火就灭了。妈妈说:“过两天我们还要去上坟,要到祖先的'坟上拔草、烧纸钱,再祭拜下,怀念先人,这是清明节的习俗。”我说:“好的,那你们去吧,我要上学和写作业,去不了。”妈妈赞同我的话,让我早点洗洗睡了。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快到了,天上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给人们的扫墓祭祖带来了一丝悲伤的气息。每年,我家在扫墓前都会准备一些食物,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自己做的青团,今年也不例外。
上个星期六一大早,奶奶就去了田边、地头、河边,寻找长得旺盛的艾草,采摘鲜嫩的叶子,放入准备好的篮中。奶奶等到艾草叶子足够多的.时候,就回家把艾草叶子浸入水中一会儿,然后仔细洗干净,接着把洗干净的艾草叶子放入加水的锅中,大火烧到沸腾,用筷子搅拌,用锅铲挤压艾草,使艾草汁尽量成糊状,再将艾草汁和糯米粉搅拌捶打,和成一大团。
接下来,奶奶负责擀皮,妈妈负责调馅,有芝麻馅的,有豆沙馅的,还有菜馅的,我、爸爸和妹妹打下手,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在我们的努力下,圆的、月牙状的青团终于做好了。
下午,我们就拿着煮好的青团等食物去山上扫墓,除草、祭祀,还献上了鲜花。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流传着多少思念和缅怀。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烈士陵园扫墓。来到陵园,我们先把陵墓打扫了一番,又在墓碑前放了一束鲜花,最后对着墓碑深深鞠躬。爸爸给我讲了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漫长的斗争岁月,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彰显英雄气概。我听了这些事迹后,内心无比感动。
扫完墓我们又来到香山湖公园踏青。公园里的.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油菜花也探出了小脑袋,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我们在扫墓踏青、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春意盎然。
一年又一年的清明;一年又一年的牵挂;一次又一次的怀念……感恩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幸福时光,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清明节的写照。清明时节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星期五,这一天阳光明媚,百鸟争鸣,花红柳绿,想你们在天空中叽叽喳喳的`唱歌挺好听,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伸伸腰,仿佛在说春天来了,花儿们也争先恐后地展开美丽的笑脸。左摇摇,右摆摆仿佛在给春姑娘跳舞。春姑娘走来了,温和的抚摸着他们,我们一行十几人准备去扫墓。我们准备了两盆花篮。来到墓前,阿公和爸爸叔叔们一起清理墓周围的杂草。大家静静地站在那儿,小声地对太爷爷说着家里开心的事情,久久不愿离去。回想起太爷爷在世时的情景。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一经过太爷爷家门口,太爷爷总是微笑着向我招手,把藏在怀里的东西拿给我和哥哥吃。有时还会塞给我零花钱,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去买零食,妈妈发现了总会批评我。又到了清明节,我又想我的太爷爷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写的《清明》。清明节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鹌,三候虹始见。清明节既有着扫墓的思念和悲哀,又有着踏青的快乐和开心。清明时节,我们决定踏青去。
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了好几天,今天是清明节,太阳公公终于从云缝里露出来了。我们一家人决定去东湖樱花园野营,准备好了户外用品之后,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樱花园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棵婀娜多姿的`樱花树,这些美丽的樱花仿佛一个个粉嫩的小脸蛋,正朝着我们微笑呢。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寿艳樱花秋艳枫,夏初嫩绿间深红。”一阵微风吹过,花瓣在风中飞舞,犹如一只只粉色的蝴蝶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这时我拿起一片花瓣仔细地观察,我发现这片花瓣是粉白相间的,就像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的粉色脸蛋呢。
清明时节踏青不仅给了我许多快乐,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的美,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缅怀先辈和烈士英雄的日子,记得去年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带着祭祀物品去山上扫墓。
山上空气清新,道路崎岖不平,花草芳香扑鼻,偶尔传来鸟儿清脆的欢鸣声。我一手拄着棍子,一手扶着爷爷,勇往直前。此时,山中鞭炮声响彻云霄,此起彼伏。突然,一只小青蛇从茂密的草丛中钻出来凑热闹,吓得路人左躲右闪,连连尖叫。爷爷则笑着说,清明节蛇出洞是个好兆头。
转眼间来到祖先墓地,我们仔细清理坟墓周边的杂草,扫除墓座上的尘土,坟墓顿时焕然一新。不一会儿,大人们在墓前摆上了糕饼、水果、花生、米饭、肉爷爷倒上茶酒,点上香烛,手里拿着三炷香在祭拜,希望祖先在天堂幸福快乐,并保佑子孙后代健康平安!我也深深地鞠躬,并虔诚磕头表示我深深的敬意。之后,我们烧冥币,燃放鞭炮,等到火苗完全熄灭,祭祀结束。这时,爷爷在坟前撒上一些花生,寓意人丁兴旺,家庭昌盛。爷爷也给大家分花生,我们一边吃着花生一边下山。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今年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你们在缅怀谁呢?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7
清明节到了,大家都开始扫墓、包清明果。我也少不了吃清明果,还有就是去泽雅山上参观和体验传统造纸。一大早,我就开心地跳下床,跑到客厅里对妈妈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去泽雅山上玩造纸去吧”妈妈说:“好呀!”于是一家人就开车出发了。
一到那儿,我就看见村民有的在扫墓烧香,有的在做清明果,有的站着看那青山秀水,水多竹茂的风景呢!可我不在意这些,还是跟着大部队到了泽雅传统造纸生态博物馆。在这里,我参观了各种各样的纸,还看了它们的`制作过程。
参观好后,我们去旁边体验捞纸。我在旁边等了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阿婆教我拿起竹网捞了两次,网上就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浆,放到一边晒干,就做好了一张纸。
这次的“纸山”之行可真有意思!听妈妈说竹子要泡在水里一百多天才能继续后面的步骤。看着一张张平凡的纸,做起来这么不简单,我以后一定不会浪费一张纸的。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8
有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4月4日,清明节。
一大早,我们收拾完行李,爸爸就开车带着我们一家来到了我的家乡莒溪去扫墓,一到莒溪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吃完中饭,我和奶奶先买了两盆绚丽多彩的花和一些水果当供品。准备好扫墓的东西后,我们带着思念的心情去扫墓了。到了墓地之后,奶奶就把供品摆在了供台上,然后慢慢退后,捧起经书,专心致志地念起经来。爸爸和伯伯们把墓地周围的草除掉,表示对去世亲人的思念和尊敬。除好草之后,爸爸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随后叫我把香也点燃,我快速地挥动几下已经点燃的'香,火灭了,烟冒了出来。我把冒烟的香插在香炉里。接着,我和爸爸分别在墓地的两边放上黄纸,并用小石子压牢固,爸爸说:“这样就不会被风刮飞了。”
不一会儿,乌云密布,我们就把蜡烛和香灭掉,匆匆忙忙地回家了。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9
说到关于“清明”的诗,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起并吟诵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的,“时间、事件、人物、环境”几个要素一个都不少,最关键是弥漫在诗中开头两句的感伤气氛很符合彼时刻的人物心绪。清明的确是令人感伤的,天色抑郁,故人不在,悲从心来,缅怀祭奠,以寄哀思。再一个就是诗中的后两句所展现出来的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也与清明节气的时间段内的生活相贴切。印象中,祭奠先人,总免不了酒,虔诚的为故人斟上三杯酒,缓缓地洒在亲人的碑前,泪水和酒一起溶沁到土壤中,思绪和酒气翻飞,平时的忙碌在此刻静止,工作的纷争在此时早已渺然无存。待一行自家人祭祖归来,总会习惯性地摆上一桌,一大家子团坐在一起唠唠嗑,叙叙古人们从前的点滴,说说近段时间来的工作和心情,以田地为谋生的则会谈谈接下来的春耕计划。此时来上几瓶酒走上几个回合,不如意、欢笑、生计、血缘关系都融汇在这难得的相聚和酒气中,实在是一种可爱与感动。
清明于我,除了酒,令我深刻得难以忘怀的是亲手给故人刻印纸钱。总记得前几年每当清明要来的时候,爸爸总会提醒我给已故的亲人们刻印纸钱,说可以反映出我的孝心,还可以得到故人们的恩泽与保佑,保佑孙子或重孙、玄孙的我日后学业有成、平步青云。我们家乡话叫“保佑”为“默应”,我觉得方言有时候特别能映衬、解释一种文化。这个“默应”的形容实在是太准确传神了。“默”既是我们对已故亲人无比思念而无法言说的默默心态的描摹,也是想象亲人们在遥远的国度默默地想念着我们的视觉勾勒。“应”既是希望得到亲人保佑的真实心态的比拟,也是包含了感情与生命印记的一种回生。“默应”不是一种封建迷信,却是一种阴阳两世相隔但情感仍在勾连、延续与寄托。少了这个寄托,人类的心理结构就会变得匮乏,时间和情感的重量就会变得很轻。
拿出买好的红,找出玻璃瓶和废弃的筷子,倒上水调好了印制的红墨后,就可以在厚厚的冥黄色的纸上给故人印钱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发觉自己进入了一种非凡的思绪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似乎又很慢,虔诚的刻纸不是为了亲人保佑学业有成,而是幻想着能在这一种看不到的、朦胧的、奇妙的氛围中和亲人对视,似乎感觉到他们就在我的身边看我乖巧的重复刻着一张又一张纸。这个时候脑海中的思绪是灵动的,时空是跳跃的,从现在想到过去,又从过去跳跃行进到现在和以后。耳畔嗡嗡的响着,心里被净空了好多遍,一切在这个时候变得飘渺。每刻一个印总想把它刻得清晰而鲜亮,怕印得不清故人们收不到,怕刻得不鲜亮,好教故人们在遥远的国度比不过别的人们。
对清明印象还很深当数给亲人们做花标。清明时节来临,大的花标去街上买,小的一般都是和哥哥一道跟妈妈一起做。爸爸老早就到山丘或田畔将做花标的黄树杈砍回来,农村人都讲究树杈的.硬度和直度,这样既是对故人的尊重,做起花标来也好看一些。我们就精心的裁剪好彩纸,裁剪成各种形状,用浆糊或胶带缠粘在黄树杈上,漂亮鲜艳的花标就完成了。祭祖的路上谁家做的花标好看也会作为一个话题来谈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清明文化现象。在祭祖的山丘,放眼望去,各色花标在和风的吹拂下绽放,像昂扬斗志的士兵、像猎猎作响的彩旗,更像一排排生命的印记。每一只花标下是长眠在此的已故亲人。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幅幅往昔温馨的场景、一段段当年对话的声音,今日在花标的映衬和诏示下,仿佛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耳畔和脑海之中。寂静了几个月的山丘,今时今日又活跃了起来、生动了起来。
在轰鸣鸣的鞭炮与爆竹声中,在敬给先人的缭绕升腾的烧香雾里,在烧纸钱的火堆旁,在酒气的陪伴下,虔诚的对着墓碑三叩九拜,只希望他们在那边能过得好一起,这边家里亲人都好。
自大四实习到现今工作一年半来,不逢清明给思念的古人拜祭已有两次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去年的清明是在学校度过的,今年的清明和一大帮人去了沙井和一村前方的海边。对着下午阴郁的天空和安静的大海,我的内心忽的又回到几年前给故人刻印纸钱的场景。只希望年底回去给先人“送灯”(在农村,大年三十的中饭后,一大家子人会去拜祭先人,叔叔们扎的草把子称之为“灯”,是希望先人和我们一样有光亮的照明,辞旧迎新,过上一个安详的瑞年)的时候,多烧点纸钱,多磕几个响头。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0
星期六,我们全家去老家为祖先xx。
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上时,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没多久,祖坟就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饭。
吃完香喷喷的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节是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xx的我们要表扬,想来却不能来的也要给予表扬。但从来没有想过xx的人应该受到批评与谴责!大家有没有想过,祖先功劳有多大?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土地,让我们有地盖房,有地耕种……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功劳不可没啊!而现在有些人到了清明节,却丝毫没有xx的想法,把已过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凭野草长满坟墓。这样的人难道不应受到人们的谴责吗?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1
今天就是清明节,也就是扫墓的日子。
早上,我们吃过早饭,便驱车去老家——张田楼扫墓。
一进村,我向两边一看,家家户户都就是四合院,和古代的房子一样,也就是黑色的房顶。
三爷拿着铁锹,和我们一起向墓地走去。道路越来越窄,最后变成羊肠小道,走不好就会掉到沟里。路不但窄,而且还十分陡峭,这时,我才尝到红军长征的滋味。
来到墓地,四周就是一望无际的麦苗,麦苗中间还夹着菠菜和莴笋。三爷用铁锹把墓地周围的杂草一点一点地挖掉。爸爸说:“这叫除草。”我和爷爷把金元宝和银元宝放在祖先张增轩的墓前,又解开钱纸,也放了上去。爷爷用打火机点燃了,然后我们一起跪在地上说:“过节了,放心花吧!”三爷也点燃了纸钱,跪在地上说:“有金元宝,还有银元宝,尽情的.花吧!”这时,我看见另外一个墓边放着一个酒瓶。我感到很奇怪,于就是就问爸爸,爸爸说:“因为他生前爱喝酒,所以死后家人才放了一个酒瓶,让他永远都有酒喝。”下午,我们回到了家里。
今年的清明节,我第一次随爷爷回老家扫墓,真就是受益匪浅。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2
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战士,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敬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
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
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离我们远去的我姥姥,想着他以前疼爱我的种种回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无法忘记,那一年回到故乡,看到躺在床上的我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干枯的手掌,指节发白。我和母亲无法相信,我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我的舅舅带我姥姥去医院检查时,已发现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我姥姥却告诉我的舅舅不要让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疗,只是静静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学教书。
原来,这一年多,每天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把一叠叠试卷带回家批改的我姥姥,竟忍受着病情不断恶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汉字之时,她的手会传来阵阵剧痛。独自一个人居住在老家,子女们搬到大城市之时,她时常在深夜因为疼痛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到天明。这一切,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独自承受,不告诉子女,不让子女为她担心。她担忧子女为她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而经济窘迫,还尽可能地延续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尽可能地教书育人。
这时一切已无法挽回,母亲、我的舅舅他们已经阻止不了我姥姥病情的恶化,唯一能做的,只是减轻她的痛苦。可是,我姥姥艰难吐出的几个字却是:别,别再为我花钱。她心甘情愿独自挺过这些折磨,不让子女为了她陷入经济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子女们轮班守夜,陪着她之时,她选择了偷偷服食**,早点结束这一切,不拖累子女。当我们及时发现,我姥姥终于醒来的一刹那,我们悬着的心放下,却又被我姥姥自责、内疚、颤抖的'目光所刺痛。母亲搂着我哭了,她说:“该自责的是我们呀!你的我姥姥,我们太对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亲陪着我姥姥,下半夜,我姥姥突然像是恢复些精神,完整地说出了几句话,她满是不舍地说:看到你们过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学,这就够了。后来她安详地睡去,我们以为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然而,这是永别。
这些年老家的人们不时会提起我姥姥,说她是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好老师,爱教书,爱孩子,就跟有时电视上放的“感动××”的人一样,感动着村里的人。我想,我姥姥也许没有那么伟大,但她对子女、子孙的爱,深沉得让当年仅八岁的我感到生命的悲凉与母爱的伟大。她让我永远铭记,在处于多么痛苦的忧患中,她的生命书写了多么深刻的爱。
想到这些,我也暗暗对自己下了决心,以后不管再远,在忙,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看望一下我姥姥,以表示我对我姥姥的想念。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4
清明节,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写下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要指杏花村。”这一天是人们缅怀先辈的日子。
今年没有回家乡祭祖,但我仍然想起了去世已久的太婆,就是我奶奶的妈妈。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奶奶都会带着我去祭拜她,看着她那孤零零的坟墓矗立在田边,心中莫名一酸,我总会听话的跪下磕头。
说来惭愧,我都快忘记太婆的样子了。她去世的时候,我还小,很多事情都已模糊想不起来了。还是妈妈告诉我的,太婆很爱我。她买来蓝色的毛线给妈妈,用来给我织毛衣,可暖和了!到现在妈妈还收藏着那件小毛衣。太婆总把自己好吃的东西留下来带给我,比如鸡蛋、饼干、糖果……这每一个鸡蛋,每一块饼干,每一颗糖果里面都藏着一股爱的味道。虽然太婆不在了,但是我永远会记住她,思念她。
听妈妈讲起那些往事,让我明白孝敬老人,要从一点一滴的孝行中去做,老人对待子孙后辈的爱都是无私的,我们应该铭记于心。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5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说起清明节,就不得不说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就会早早地起床,到野外踏青,折柳枝,顺便找一种叫“茗”的野草(鼠曲草)。回到家里,爸爸给我编了一个柳帽,又在门上插上杨柳枝,我感到很好奇,为什么要把柳条插在门上呢?爸爸说:“插柳和吃清明果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一位贤人介子推。”
据说当年介子推为了明志守节,不肯出山,最后被焚身在大柳树下,第二年,一同被烧的柳树居然死而复生了。从此以后,家家户户在清明节都要戴柳帽、插柳条,以此纪念介子推。
要做清明果了,奶奶把摘来的“茗”清洗干净,和糯米粉揉成面团,妈妈在厨房剁肉馅,接下来就该爸爸和爷爷上场了。他两轮流上阵,不停地在石臼里舂打,直到糯米团变得翠绿翠绿的才停手。
这时候,妈妈把调好的馅料端了出来,全家人齐动手,包清明果……
夕阳穿过窗前的'大树,洒进斑斑点点的日影。一家人忙碌了一天,清明果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顿时烫得我龇牙咧嘴。爸爸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晾凉了你再吃。”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一边吹气一边吃。清明果软软糯糯的,很弹牙,那种味道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全家人一边吃着清明果,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其乐融融,沉浸在快乐的时光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想,叫人“断魂”的不该是酒,而是美味的清明果吧。
【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清明节05-24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1-22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作文10-22
传统节日的作文11-24
传统节日作文09-20
传统节日作文10-27
传统节日的作文06-09
传统节日作文(经典)10-11
传统节日作文08-08
传统节日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