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华】励志作文汇总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励志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作文 篇1
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你可能用的种子不好、水土不对,再遇上坏天气,结果下了最大的功夫,反不如那些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却没努力的.人收获来得好。
尽管不见得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但是耕耘多的人总能有较多的收获;这就好比守株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
有赢有输才是人生
今天你放学回家,我问你“在学校好吗?”你没答腔,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走进厨房,看见你正搂着妈妈,眼睛红红的。
“是身体不舒服吗?”我问你。
你没答,妈妈答了:“只是流鼻涕。”
我又问你:“是什么没考好吗?”
你点了一下头,眼泪突然像断线珠子似地滚下来:“历史没考好,才考了八十四分。”
“别人都考好了吗?”我问。
好多人考得比我好。”你嘟着嘴:“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接着一转身,冲上楼去。
我也跟上楼,看你进了浴室,对我没好气地说:“不要理我,我哭一下就好了。”
果然隔一阵,你已经平复,坐到书桌前面,弯身翻书包,拿出厚厚的历史课本。
我认识那课本,因为前几天你留在客厅桌上,我曾经翻过,里面除了讲历史,还附带了许多相关的世界名书。记得当时我问你是不是课外读物,听你说是课本时,还赞美那书编得真生动。
我坐在你的床上,看你拿出考卷的检查。
“是错了吗?”我又问你。
“是错了。”你说:“可是我真不懂,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糊涂,别人都没错,连最烂的男生都会的几个‘军事强国’,我却会错!忘了写德国。”说着说着你又哭了,一边呜呜地哭,一边说:“我不是没念,我念了啊!”
励志作文 篇2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辨别是非;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长才干;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所以,朋友,读书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中,我认识了学识渊博的司马迁,了解了他著成《史记》的艰辛;认识了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看到了他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认识了两袖清风的包大人,学习到了他的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都被记载在了一本本的`书中,传诵至今。读书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朋友,读书吧。
在书中,我领略了气势宏伟的岳阳楼,名扬中外的万里长城;也见识了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娴静优雅的苏州园林;更看到了挪威的峡湾风光,古罗马的斗兽场。书,他带我畅游世界,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奥妙,他用丰富的知识甘露灌溉了我求知的心田。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所以,朋友,读书吧。
我贪婪的吮吸着书中的奥秘,也渐渐懂得了:只注意课本上的知识,不注重课外阅读,是万万不行的。在课堂上,我们所汲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将课内、课外的知识融汇到一起,使之变得生动、立体、形象,就难以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如果知识不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牢固的体系,就更别说灵活地运用了。读好书,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朋友,读书吧。
从古至今,许多的王侯将相和历史名人,都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成就了一番事业,可见,读书是你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朋友,读书吧。
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飞天梦,探月梦,一个个梦现已成为了现实!这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就要实现,在不久的将来,这饱含了中华儿女雄心壮志的中国梦,就将要复兴!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中华民族从深痛的历史教训中得出的,而发展的捷径,就是多读书,所以,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多读书,读好书,开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中国梦吧!
励志作文 篇3
马云励志故事——敢想就敢做
一个人优秀不一定是全面的,马云三次高考失败,最后去了一个很普通的高校,但他志向很高,脑子灵活,可以搞活动,能人所不能,敢做敢拼命。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xx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经历10次失败的马云创业故事
1、好大喜功 迁都上海铩羽而归
时间:1999年 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
结局:公司总部重新迁回杭州再也没离开过
1999年,阿里刚起步,员工的办公场所,是马云那150平米的家。获得融资后,马云开始飘飘然,将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马上发现水土不服,又重新迁回杭州。财经评论人吴晓波表示,这是马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事后分析,上海城市多是大型国企、外资企业,而阿里服务对象多是中小企业。杭州聚集着大量制造外贸企业,它们有实实在在的电商需求。
点评:马云年轻时也犯过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远离自己的用户和“上帝”。这点尤其值得其他创始人警醒。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一直是阿里收入最高的省份,后来才被广东超越。
2、扩张过快 运营费用居高不下
时间:20xx-2003年 原因:财力增强导致节奏失控
结局:公司大幅裁员、减薪
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实现市场净利润287万元。随后,又分别获得高盛、软银等500万、20xx万美元的投资。财力的增强,打乱了马云原有的节奏,拿到钱后的阿里反陷入混乱之中。
20xx年,阿里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广告费用,每月开销是天文数字,且没有分文收入。20xx年1月,阿里银行账户余额不足1000万美元。
很快,阿里召开了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是从GE空降的关明生,他在一天之内就把美国团队从40人裁到3人,并且相继关闭在香港、北京、上海办事处。剩下的员工,薪资减半但期权加倍。三个月后,阿里每月运营费从200万美元,缩减到50万,度过了危险期。
3、盲目相信空降兵 “集体阵亡”
时间:20xx年 原因:太年轻
结局:空降兵大阵亡 18罗汉7位犹在
1999年,阿里18罗汉放弃北京高薪,跟着马云回杭州创业。两年后一次演讲上,马云告诉他们,不要想着靠资历任高职,“你们只能做个连长、排长,团级以上干部得另请高明。”大规模引进职业经理人。
事后总结马云承认,自己犯了错误。15年过去,此次赴美上市,28位合伙人名单里,还有7位“罗汉”,依然坚守在阿里,如彭蕾、戴珊、谢世煌、吴泳铭......个个身居要位。其余离开的11位,也大多
担任要职。反而那些当时请的“空降兵”,早就“集体阵亡”。
马云着实小看了当年那群“土鳖”,也小看了自己。一次公开演讲,马云说道,真没想到,十年以后,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一个高成长型公司什么时候引入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在创业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扮演好角色,实在是高难度的问题,马云也曾因此吃过亏,但他也因此收获了像曾鸣这样的“创业经理人”。
4、做死雅虎中国 险丧阿里控制权
时间:20xx年 原因:私交甚好的杨致远下台
结局:背着骂名将雅虎股权逐渐赎回
20xx年某一天,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与马云,在美国一高尔夫球场相遇,那场球赛马云赢了,给杨致远留下深刻印象。回去的路上,杨与马并肩而行,并说“我们把交易定了吧”。那时,杨致远希望将雅虎中国像美国雅虎一样强大,遗憾的是,中国的局面迟迟打不开。
从谈判到签署协议,只用了三个月。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后者获得阿里39%股权。
马云野心勃勃,请来了著名导演给雅虎中国拍广告,但雅虎中国后来变得既不像门户,又不像搜索引擎,马云在雅虎中国上几乎毫无作为,丧失了跟中小企业相关度很高的搜索引擎发展战略机遇期,后来推一淘等搜索引擎其实就相当于阿里平台内部搜索引擎。今年,阿里更是将搜索业务整体打包给UC,以UC班底为核心组建神马搜索。
20xx年,阿里香港上市IPO文件中披露,20xx年起,雅虎将增强在阿里董事会话语权,持股份额将高于35%,并不排除马云存在被驱逐出董事会的情况。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马云将支付宝资产转为阿里管理层所有的争议都是当年“收购雅虎中国”,出让过多的阿里股权给雅虎埋下的`祸根。
5、收购口碑网整合失败 O2O机遇没抓住
时间:20xx年 原因:战略失误 口碑与对手差距拉大
结局:盲羊补牢,阿里战略投资美团
20xx年,阿里前员工李治国出走,创办口碑网。前几年发展很快,用户突破100万。当时的阿里,恰好进行架构调整,成立2B、2C事业群,马云希望把口碑网整合进来,壮大2C端力量。
20xx年,马云找到李治国,问:“是想让口碑独立上市呢,还是回到阿里一起干针对2C的事?”李治国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当年,阿里以600万美元战略投资口碑网。两年后,口碑网被阿里全资并购。
随后的几年,口碑网曾一度成为大众点评最大竞争对手。20xx年,阿里升级“大淘宝”战略,口碑网被并入淘宝。原以为,淘宝能给口碑导入足够的流量,其实不然。口碑网与大众点评、以及后来冒出来的美团的差距越来越大。
20xx年阿里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入股口碑的竞争对手——美团。这标志着在阿里战略中,口碑网已被边缘化。事后,一业内人士为这桩交易惋惜,“如果当时(口碑)做起来,现在能省几亿美元。”
点评:口碑网整合失败,最大的后遗症是让阿里痛失O2O发展的战略机遇,让大众点评做大,现在成为
腾讯抢夺O2O的重要支柱。如果口碑网能跟大众点评势均力敌,那么阿里现在在O2O布局上从容很多。
6、投资星晨急便失败 痛失物流发展战略机遇期
时间:20xx年 原因:云物流概念烧钱过猛
结局:星辰急便破产阿里物流战略慢了几年
物流企业星晨急便于20xx年成立,一年后分别获阿里5000万、20xx万元投资。当时,京东体量还比较小,阿里完全有机会在自建物流+自营B2C上赶超京东,可惜阿里只做到了天猫的壮大。阿里将“云物流”的实践交给了星辰急便,将“云物流”的技术交给了马云个人参股的浙江百世物流。20xx年,星晨急便仓促收购鑫飞鸿,但整合并不顺畅,不到四个月,双方决裂,元气大伤。
另外,星晨急便采用的是加盟制,20xx年,该制度带来的混乱全面爆发,陷入空前危机,一些高管出现“失联”。据网络流传的一条短信,那时的星晨急便,用掉了阿里的7000万元,自己的5000万元也赔光了,另对外负债1600万元。
20xx年3月,星晨急便停止营业。当年5月,创始人陈平计划B轮一亿元融资,又被阿里董事会否决。自此东山再起无望,阿里7000万元投资打了水漂。
点评:星辰急便的失败对阿里的影响是深远的,阿里巴巴的自建物流战略由此慢了几年,给京东靠自建物流配送做大提供了战略机遇期。
7、淘宝商城服务费提升过猛 引网商骚乱
时间:20xx年 原因:不满费用大幅提高
结局:重新调整新规,延后执行期
20xx年10月,淘宝商城(现已更名天猫”)发布新规,提升技术服务年费,从以往的6000元提升到3万、6万两个档次,涨幅5倍至10倍。同时,商户的违约保证也全线提高,由以往的1万元涨至5万元、10万元、15万元不等。
该举措引发了部分中小商户的不满,他们通过恶意购买等方式,对天猫大卖家进行攻击,如先购买、付款,然后给予低评价,再申请退款。对此,马云在微博上强势回应“虽离经叛道,但仍会一意孤行”,淘宝商城也公开表示“已经报警”。
但对峙局面持续不长。20xx年10月17日,淘宝商城将对新规进行调整。方案中,将新规执行期后延,此外,阿里还出资总额18亿元,帮助淘宝商城卖家成长。
点评:这个事件是对马云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价值观的冲击,在越来越庞大的阿里平台,当阿里需要做收入,当越来越多的土豪在阿里做巨额投放,中小卖家很难再回到淘宝蛮荒时期的好日子,生意真的是越来越难做了。
8、支付宝“单飞” 马云陷契约门 形象跌下神坛
时间:20xx年 原因:为拿第三方支付牌照
结局:支付宝由外资转为内资
这个事儿闹出时,支付宝正准备申请牌照。当年,央行发布新文,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实行牌照制度。中间有一个问题,20xx年6月之前,支付宝是一家100%外资控股企业。马云的想法是,若把支付宝变成内资,拿牌照会顺利许多。
接盘支付宝的是一家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马云向其转让了70%股权,使支付宝变成一家合资公司。20xx年,马云又成立“牌照小组”,让时任支付宝CEO彭蕾挂帅,研究如何拿到牌照。当年8月,支付宝把剩下30%全部转成内资。
这两次股权转让,被外界理解为“支付宝单飞”。最终马云如愿以偿,20xx年5月,支付宝获得牌照,但却给马云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当时支付宝几个股东,雅虎杨致远、软银孙正义对该行为并不赞同,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对支付宝的控制权。僵持不下一段时间,马云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先拿牌照再说。
点评:从情感上很多创业者肯定是支持马云把支付宝转为内资控制,但从商业契约精神看,马云首先应该守约。这次事件是马云从神坛跌落下来的标志性事件。
9、中国供应商欺诈 阿里陷诚信危机 马云“痛斩”卫哲
时间:20xx年 原因:管理不善 结局:高管辞职
20xx年,阿里B2B公司CEO卫哲引咎辞职,后者曾被马云游说6年,最终加入阿里。面对这份辞呈,马云选择的是批准。这是为何?
原来阿里发现B2B公司中,中国供应商签约客户有欺诈现象,更严重的是,有迹象表明,公司内有直销团队默许、协助这类现象发生。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取证,20xx、20xx年分别有1219家、1107家的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随后,这2326家供应商全部做关闭处理,并提交司法机关调查。
当年,马云通过知情人获知,央视“315”晚会主题包含淘宝假货,马云立刻开展自查,并拿出170万美元对2249名受害者进行赔偿。
该年2月,马云发邮件自曝家丑,将所有事件公之于众。以上事件,马云有管理之过,但经历阵痛,还是挽回了部分公司形象。
10、推“来往”未达目的 狙击微信失利
时间:20xx年 原因:盲目跟风、高管分歧
结局:来往失宠阿里另谋出路
为应对和压制如日中天的微信,20xx年9月,阿里巴巴推社交APP“来往”,马云信心十足,称要火烧南极,打到企鹅家里去。
20xx年10月,来往用户增长不力,大概为100万。马云亲自动员,给员工下硬指标,若能拉来100个外部用户,便奖励红包。几个月后,阿里热情大减。
去年年底,来往4.3版本上线,被认为不再与微信正面交锋,由IM工具转向社交。今年年初,媒体爆料出阿里巨额收购陌陌被拒(据小道消息,陌陌的最新估值已高达100亿美元了)。20xx年3月,阿里注资美国聊天类应用Tango(类似微信)。
由此可见,马云已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社交基因的阿里,自己做IM出不来,最多是一个移动端的旺旺。其实马云在做来往的时候下定决心买掉陌陌会更明智。当然啦,很多创始人都会认为自己做得比创业公司强,但事实经常会打这些强者的耳光。
励志作文 篇4
从我上小学起,全家就吃起了商品粮,可那些个日子颇难。一到暑假,母亲就带了我回到故乡姥姥家。在姥姥家过的暑假,是快乐的、放松的、新鲜的、温暖的。
姥姥知道我爱喝豆儿粥,每天都早早起来为我熬粥。农村人起得真早。待我起来时,太阳也不过才刚刚爬上小树梢,大人们就已经干了很多活,往地里拉了几车粪,从菜园里摘了几把菜,把大水缸挑满了水……我起来后,睡眼惺忪地坐在姥姥做饭的小灶前,痴痴地看着姥姥一把麦秆一把麦秆往灶膛里塞。麦秆塞进去,“嘭”一声冒出大火舌舔着锅底,映得姥姥的脸红红的。姥姥真美!
吃罢早饭,就跟着舅舅舅妈下地了。农活是累人的。站在田地的一端往另一端看去,一眼望不到边。田地一下子给我这个从小远离土地的人来了个下马威。我跟着来是干不动活的,只是到处乱跑,图个新鲜劲儿。东边摘个瓜,西边打个青枣,上树摘个正长个的青苹果,下地挖几棵正灌粒的花生,要不就捉个蚂蚱,或者逮个蝈蝈……反正就是不帮大人干点正经活儿。
有一次,姥姥让我们先下地去,她随后就到,并告诉舅舅,到了地里让我把苹果树下种的一些黄豆窠拔了,回来给我煮毛豆吃。到了地里舅舅指给了我。好不容易有点我能干的具体事了,我发了狠劲儿,一气不歇地拔。等姥姥来了,我指着一大堆豆窠炫耀似地说:“都拔完了。”指望姥姥疼爱地夸我,哎呀,咱小外甥长大了,真能干啊。姥姥四下一看,急了,“怎么没留种啊?我种这些,就是为了给明年留点种。”我无辜地一指舅舅,“他可没说啊,不信你问他吧。”为这事,姥姥叨叨了一上午。呵,姥姥是个爱叨叨的老太太。
下午的日子是难熬的。故乡的夏天热得很,姥姥怕热着我了,就不让我下地,也不让到处乱跑。姥姥的屋后有一条人工渠,村里的孩子们没事了就泡在里边。我羡慕得要命,一心想往水里去。可姥姥不让,为了安抚坐立不安的'我,总偷偷地塞给我些冰棍儿、瓜子、瓜果什么的。姥姥家里小孩们多,背着他们倒不是有厚此薄彼之意,不过是想给我这个经常不在身边的小外甥多一点爱吧。
故乡的晚上是我一天最盼望的时候。天还是热,大人们在院子里边乘凉边顺手干点活。我则拿上手电筒,跟上堂哥堂姐们去村边的树林里逮“知了猴”。多时能逮四五十个,少时也能逮二十几个。不论多少,一回到家姥姥就会使劲地夸我,“真能干,逮这么多。”等第二天早上,姥姥用油给我炸了让我解馋。这顿美餐,我没吃够,姥姥是不让别人动筷子的。不知为什么,“知了猴”一年比一年少,近几年更是一晚上也难得逮到几个。
故乡的暑假总是那么短暂,如姥姥院墙上一闪而过的狸猫,屋檐下轻轻飞过的燕子,屋顶瓦片上滴落的雨滴,过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