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1
一路有你,伴我走过孤独,走过无知,走过稚嫩。多少次执子之手,便忘却尘寰,直到:滴残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隔花人远天涯近。
初读红楼,如管中窥月,只知道宝黛的悲欢离合,红楼儿女们香消玉陨,眼空蓄泪,方知人间不只是美好,那样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观园,终究也不是人间天堂,却至少隔断了许多园外的肮脏。当园外的势力一点点侵入园内,便是无可挽回的悲剧的开场。园内园外,竟是咫尺天涯。十二女伶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消香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唯与作者共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豪情悲歌转眼间三春事业负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一部红楼,有作者多少自伤。情痴抱恨长,是一个家族的兴亡血泪,无材补苍天,是眼看大厦之倾的无可奈何。唐太宗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谁知千年后一部红楼亦道尽兴替。隐隐约约中,亦读出多少堂堂须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画美眷都被裹胁其中。飞鸟个投林,一番梦幻之后的“假语村言”寄托着多少真挚的哀思!隐卷长叹。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衰落的贾府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也曾是作者头顶的一方天,然而大观园无数灵动的红颜,却大多纯是作者的理想。多少回读红楼后,方知钗黛之争、晴袭之争,都是现实与理想的不可调和。黛玉之风流婉转、晴雯之心比天高,正是作者最深的理想。宝钗之经济学问、袭人之温柔和顺,却是现实之闺阁尘缘。于是方知,钗黛之存,是现实之多弊却根深蒂固,欲罢不能;黛晴之逝,是理想之难行却矢志不渝。“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这才是最深的悲剧,才是作者最大的苦闷。
红楼万象,一路走来是师,又是友,风光霁月,山高水长。是你,一点一滴,教会我关于悲剧、关于美、关于理想、关于梦。
成长的路上,一路有你,如今依旧,愿执之手,与子偕老。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2
江风凛冽,零落了几世枯荣;月影轻洒,历遍了几代兴衰。打江南走过,金陵城内的水墨山水亘古不变。掬一捧稀碎的月光望穿过往,去依稀领略那不幸生在帝王家的才子风流。
南唐最后的君王,这个在江南的熏风浸润下成长的翩翩公子,持着一身词客的多情风流。一半是万里江山寄一身的一国之君,一半是恣意潇洒落笔尖的风流词客。这两种矛盾不已的身份在他身上重合了。
两重身份,两份责任。他只得咽下苦涩,尽数收下。
他也明白自己不适合当一代骄子,只适合在花前月下,慢看行云流水。红锦佳人,金钗香兽,歌舞美酒,这位南唐君王的`生活,自有一番旖丽风光。酒醉忘形拍遍了阑干,酒醒打马踏碎了一地清月。羽衣曲的袅袅余音直达遥远苍茫的云水之间。
他全然忘了自己作为君王的身份,当初接下这份责任时有多忐忑,现在的他就有多放纵。他携一棹春风与扁舟浅眠,酌一瓯清酒共百花作乐。万里山河铺展成卷,这水墨江山便是他应拼尽全力完成的一份作业,但他的目光,从未在此处留恋。他所看到的,唯有金陵禁苑内簌簌落花捎去的春光。
温柔乡逐渐瓦解,江山岌岌可危,昔日浮华褪尽,唯余满目颓唐。国门破,帝王仓皇辞庙,他终于有时间看一看,那已经满卷疮痍的南唐山河。子规已飞远,只剩成双成对的金丝蝶翩翩在一地樱桃间。
从王到囚,九五至尊成了深院囚客。他终是没了机会去亲自触碰那卷已不属于他的作业。深重的愁思缠着他,绕着他,目光中盈满清秋的愁苦。那是一份令他追悔一生的答卷。
千年后,将一地月光踏得稀碎的人儿,只能以纸为媒,以词作花作酒作纸钱,去凭吊那一江惊艳千古的惨淡人生。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3
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时,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赵云!”
自古以来,赵云就以一个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人物出现。
作为一个“三国迷”,就不能不了解你喜欢的人物。下面我简要地把赵云的生平说一下。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寿七十二岁,身高八尺余(约合180厘米)。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在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时期登场,刚登场就显示了一下威风,不但救了公孙瓒一命,还跟袁绍手下大将文丑打了个平手,一下就灭了袁绍的威风。第二天,赵云打得袁绍溃不成军,甚至把田丰这个“刚而犯上”的刚烈谋士打慌了,幸好袁绍要死拼下去,才好歹把赵云杀回去了。可是没过几天,赵云又觉得公孙瓒“亦袁绍等辈”,找了个借口回家了,然后投奔了刘备。
从这打住算,赵云已经换了两次“老板”,头一次是袁绍换成了公孙瓒,然后又由公孙瓒换成了刘备。当时刘备跟曹操完全唱反调,一个一贫如洗,一个殷实富裕;一个人才凋零,一个人才济济;一个一无所有,一个土地万里。结果刘备被赶得乱跑,后来总算请来了诸葛亮,没想到还是被赶着跑。
当阳之役也就是长板坡之战可让赵云出尽了风头。一个人救了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不说,还杀了曹营名将五十多名,灭了曹军的锐气。当刘备打刘璋的.时候,赵云又把刘禅从孙夫人手里抢了回来。灭刘璋也有赵云的功劳,可他却只得了一个翊军将军的官职。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因为马谡的失误而不得不撤退,又是赵云保护好了物资,理应封一个元帅才对。可是诸葛亮只说了几句好话而已,但赵云也没计较。
赵云最后还是被诸葛亮累死了,从这点不能不为赵云惋惜,也不能不为诸葛亮的笨而遗憾。有一首诗是赵云一生的评价,它是这么写的:“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4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浓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就是来自《水浒》的他——武松。
武松自小行武,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刚猛不屈是他刚烈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的英雄本色;满腔热血构成了一个传奇英雄人物。如果用三个字概括武松的性格,那就是力、勇、智。这三个字既是武松行侠仗义的特点,又是武松打抱不平的写照,力、勇、智使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武松力大无穷。在景阳冈,他独自一人赤手空拳对战一只老虎。只见武松先是一闪,再是一躲,摸清老虎“一掀,一扑,一剪”的套路。等那老虎复翻身回来,武松一棒,二跳,三拎,把那老虎按将下来。见那老虎挣扎,他便往老虎脸上乱踢。又见那老虎咆哮,一边用左手揪住顶花皮,一边用铁锤般的右拳击向老虎,打得老虎眼鼻口中鲜血四溅。
武松勇敢无畏。为了亲情不顾三七二十一闯入酒楼,左手拎着人头,右手拔出尖刀,往那西门庆脸上一扔,吓得西门庆魂飞魄散。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武松怎会饶过西门庆,他一钻,一带,一提,一抓,便把西门庆扔下楼去,又纵身一跃,跳下楼,手起刀落,剁下西门庆的头。
别看武松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智却不容小觑,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他从馒头中便看出异样,当其他两人因为饥渴喝了放入的酒时,武松却临危不乱,偷偷把酒往角落一倒,假装晕倒,等孙二娘一过来,就立即翻身而起,将孙二娘绊倒在地。
从景阳冈打虎,我们见识了一个力大如牛的武松;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到血溅鸳鸯楼,我们见识了一个嫉恶如仇、秉性刚烈、勇敢无畏的武松;从大闹飞云浦到智打孙二娘黑店,我们更见识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武松。
这就是武松,一个武艺高强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智勇双全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敢作敢当的好汉;这就是武松,我心中的英雄好汉。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5
“万古共称秦桧恶,千年难没岳飞忠。因将武穆终身恨,一假牛皋奏大功。”这是《岳飞传》的开篇诗。《岳飞传》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感慨良多。《岳飞传》主要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的故事。岳飞出生于一个普通家族,他从小刻苦学习,练就一身好武艺。他先后四次从军,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岳家军,他的军队以军纪严明著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岳飞曾大败金兀术的铁浮屠和连环马,元术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是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时,赵构听信秦桧奸计,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师,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岳飞回到临安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年仅三十九岁。
“岳母流着眼泪说:‘针虽然刺在你身上,却疼在娘心里。’”这是我最印象深刻的情节——岳母刻字。岳飞刚生下来,他的父亲就因为一场洪水去世了,只剩下他们母子俩。岳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岳飞身上,她知道如果岳飞从军,随时会死在战场上。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岳飞送去从军,足以可见岳母对孩子的爱和对国家的大爱。这世上也没有几个父母能有这样的大爱,这是多么难得呀!
纵观古今,不是也有这么多与岳母一样深明大义吗?大禹治水十三年没回家看望孩子,三过家门而不入;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死,毛主席把他埋在朝鲜……还有许许多多的父母舍小家为大家,想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是啊,大爱无疆!要不是战士的父母舍得牺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现在繁荣富强的中国了!我从心底里佩服这些英雄,他们的伟大将流传千古,永世流芳!
【历史人物的作文】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作文02-18
历史人物的作文01-03
(经典)历史人物作文01-11
历史人物作文04-16
写历史人物的作文05-04
(热)历史人物的作文01-09
历史人物作文[优秀]01-11
历史人物小学作文04-17
关于历史人物作文04-22
历史人物小学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