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观后感作文550字

时间:2024-06-24 15:48: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汇编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鹬》观后感作文55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汇编15篇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

  流年似水,经不起跌荡的年华。岁月轻愁,抵不过耳鬓的白丝。总在夕阳坠落的傍晚,眺望失落江山;总在滴答漫长的雨夜,辗转无眠躯体;总在秋风萧瑟的落叶中,彳亍待人归。在无才是德的摧朽年代,情之所获浮动于世;在战乱国破的流离年代,心之所向愁苦满肠。

  秋似乎来的太快,虽未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窘境,却也满心的凄凄惨惨兮兮。看罢,湖上的荷花已然凋谢,芬芳早已破败,夏末的风迎面吹来,增添多少的凄凉;一个人待的久了身心疲惫,而随着秋意逼近,竹席小憩不禁有些凉意。心中的哀怨不由言表,暗暗思来,自己妄为一代宦家才女,妄读了圣贤的谆谆教诲,烦闷神伤何苦来哉,君子立于世而不倒,女子谙于俗而情牵。

  不想太多,轻轻解开衣服,拿上一壶好酒,独自划上小船,畅游在稍显落寞的湖面上,小船轻轻波动清水,喝着好酒,好不痛快自在。举头向天,明月圆圆;低头观水,明月盈盈。中间却只立着一个贪恋凡尘的女子,无人相伴。不知不觉已然昏睡,可恨自己文不能千杯不醉,武不能驰骋沙场。后知后觉间被一群鸥鹭的飞鸣惊醒,双双逃离巢穴,不禁酒醒一半,觉得自己甚是可怜。月影双双照,鸥鹭齐齐飞,而自己孤独一人放逐湖上,与破败的小船相拥,冷笑一番,不知又增添多少白发。

  回去吧,很快回到岸边,湖上豁的静了许多。突然家奴跑来,携带一封家书,是谁从远方稍来的书信?大雁迎着风,结队的飞过晴朗夜空,此刻月光撒满西楼,空气中增添了怎样的落寞,想到梦里的'“人月两团圆”,这种心境何人能懂?是那皎皎的明月,还是那排排的大雁,不知良人何时回,空许佳人待闺中。

  急迫的打开停留在手中的书信,知晓良人笔迹,满心的欢喜,细细浏览,良人此刻定是牵挂着我,信中写道:“落花飘零卷入泥尘,水自东流无留意,一样的相思带来的却是两地愁苦。”郎情妾意不相负,待到他日,这样的爱情定会成为佳话而流传千古。

  寒意刺骨般灼痛,似乎是从月亮上照射出来的,来到楼上,关上闺门。信还拿在手中,久久不肯放下。安卧在床上,想到良心写信的样子,不禁舒展开紧锁的眉头。可是看看空荡荡硕大的屋子,满屋的珠光宝气,荣华富贵系一身那又怎样,一股浓浓的别愁却又涌上心头。席子的凉意与心中的不快相互交织,酒喝的也好不痛快,愁没浇灭,反而徒增许多,还有这及时的家书。睡意全无,此刻的心境冰到了极点。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2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我因耐不住寂寞,从死气沉沉的闺房中走出来,驾着小舟划向溪亭。

  蛙声,虫鸣,蝉叫。我悠闲地漂在水上,与山光水色为伴,与鸟语花香为友。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怎么能少得了美酒来助助兴呢。于是,我给自己斟满了酒。岁月静好,流连其间,我一口一口地抿,不知不觉已是黄昏。

  小舟,落日,余晖。傍晚,蛙声阵阵,驾舟遨游。无风,水面如琉璃般闪着五彩的光。小山,被余晖照耀着发出金色的光芒。更喜人的,还有那七彩的晚霞。这美丽的景色,宛如一条鲜艳的红绸子挂在天边,染红了山,映红了水。欣赏着美丽的晚霞,就好像喝了一杯香醇的美酒似的,不由得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里。

  窈窕的少女,潋滟的水光,田田的荷叶,足以让人酣醉了。真正酣醉的,是那日的我。或许是太幸福,多饮了几杯酒,竟不胜酒力,很快就迷离了。待到兴尽,欲归,可醉意如潮水般涌来,我昏昏沉沉地解开绑在岸边的绳子。谁知,究竟是辨不清方向还是小船捉弄人。划着,划着,小舟竟飘入了藕花深处。我,徜徉于荷塘畔,微风轻拂,翠绿的荷叶上有无数晶莹的`露珠滚动着,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荷花的清丽,荷塘的芳香引来了一群飞鸟前来赏荷。一只羽毛丰满的美丽的小鸟昂首伫立在翡翠般的荷叶上,神气十足。它时而飞跃,时而在碧玉盘上站立,真令人羡慕。如果我是一只玲珑的小鸟,那该有多好…… 惊叹之余,酒醒大半,很快确定了归去的方向。然而,游兴正浓,却不想归去,因为醉于眼前景致,便划着小舟继续前行。暮然间,无数只鸥鹭掠起,振翅纷飞,消失在天际。

  一瞬间,周围又只剩我一人,惊喜之余,感慨之余,空空荡荡。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3

  “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她就是古代第一位女诗人—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爱人离世,山河破裂,颠沛流离,发常人悲世之感慨,心怀家国天下。她凛然执行笔,讽喻今古。

  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刺骨的悲,惹人慨叹,惹人怜惜,惹人心疼。

  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放大光彩。

  我也十分喜欢她的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4

  我眼中的李清照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宋代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似乎是从那首《如梦令》开始的吧!西亭日暮下,藕花幽深处,一切都显得那么闲暇、惬意;沉醉失归路,兴尽乃回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古代女子所特有的矜持,此时,我眼中的她是个率直开朗、为受世俗束缚的女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满载的是李清照对新婚不久便外出求学的丈夫的无尽思念。空中有雁飞过,左等右盼,都始终等不到她朝思暮想的'人捎来的书信。孤孤单单的她只能望着园中的花朵在风中渐渐凋零。独上兰舟,回忆起昔日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惆怅更是无穷无尽。初为人妇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

  南北两宋交替兴亡,历史巨变让李清照经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夫亡家散之痛。命运的无情捉弄令她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从此,她所作之词不再如早期那样充满着闲情雅致,更多的是对故国、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仅这一句便道出了她心中无限的苦闷孤寂。梧桐兼细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季节,伤心的人,一片凄凉。惨遇不幸后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无依无靠、孤孤寂寞的女子。

  这样的一个女子,才华洋溢却命运坎坷。我同情她,为她不幸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时常有着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李清照是活在当下,活在国泰民安的现在的生活,那么,她也许就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词。不过,后来一想,不过,这样一来也许她会什么也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词再也无法与以前的一样好了。

  生活的磨难让李清照饱受煎熬,却也让她的心智、情感越来越成熟,我们才能够读到这么多这么好的词。她在我的眼中无疑是一个传奇,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我眼中的李清照

  细雨如丝,淅淅沥沥,无序而孤单地滴落在易安君的思绪上,溅起一个又一个的回忆:欢乐,甜蜜,寂寞,忧伤……它们交织着,拉扯着,混杂在一起,像是易安君面前那一杯浑浊的糯米酒。她举起杯子一饮而尽,闭目凝思,而那些画面却更加清晰了。

  艄公摇一支长长的橹,划破湖面上的火烧云的倒影,荷花怒放像微醉的少女,稍稍解开衣襟,吐着鲜黄的蕊,沁着醉人的清香。我和侍女萍儿坐在船头,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玩喝“家家酒”。轻轻抿一口,舌头都辣麻了!两个花似的女孩边咳,边相互嬉闹着。脸蛋儿透着淡淡的红晕,不知是夕阳,是胭脂,还是酒在捣怪。船儿摇,两人相依着睡去,而艄公深沉旷远的渔歌恰是最美的摇篮曲,给水天相接处抹上一层琉璃般的色彩。

  易安君看着杯中酒里自己的影子,感叹时光易逝,少女时代的安闲,如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她说着,从腰上解下一块玉玦,色呈淡黄,仿佛浸透了书卷残存的墨气和漂泊半生的特殊回忆。

  “明诚君啊!你如今可曾记得我们初见的情景?”

  单纯而又洁净的阳光,倾泻在我十六岁没有一粒红尘的青丝发带上。我与侍女们在花园里无忧的嬉戏,直到看见爹爹身后的你:一个面容俊朗的少年,灵光聚顶,雄姿英发,身穿一领巴山长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足蹬一双黄皮衬底靴。温文尔雅却意气桀骜,身佩一块淡黄色的玉玦,走动时清脆地碰撞声,映射着你的抱负与梦想。我不敢未经爹的允许就出来待客,只好狼狈的跑到院门后,折一枝青梅假装嗅着,久久驻足相望。明诚君,你可知晓那青脆的梅枝被我握得比草根还软啊!

  易安君再次饮尽杯中酒。窗外雨更密,风更杂,梧桐树的.枝叶无力地摇动着,就连烛台上的残火也摇来晃去,站不住了。

  她沉默片刻,放下玉玦,站起来。“人不似人,家不似家,国,恐怕也要守不住了吧!软弱无能的朝廷,你总有一天会亲眼目睹金兵铁骑的马蹄,踏碎这先祖世代相传的九州大地!只可惜,我是一介女子,年老体衰,不能够如男子一般身披战甲,手握宝剑,抗金报国,守护大宋山河。像我这样暮年失意,体弱多病,流离失所,丧父丧夫,家徒四壁的人,又有多少呢?”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易安君坐倒在我面前。欲哭,可她的衣袖已容不下另一滴泪;欲泣,双眼里擒着的,七分迷茫,三分向往,心中抑着的,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我眼中的李清照么?

  是吧,兴许就是。

  少时点绛唇,暮年声声慢。

  人生如梦令,别离醉花阴。

  不能永遇乐,何须一剪梅?

  难度武陵春,感作漱玉词。

  我眼中的李清照

  不知道李清照是不是个美人,不过至少,她自信自己的容颜。你读她的词,什么“人比黄花瘦”,“新来瘦”,人清瘦苗条,符合除唐朝以外一般人的审美观。《点绛唇》里那名活泼娇美的荡秋千少女,谁也不必怀疑说的就是她自己。女子总无可避免有些自恋情结。然,若非确有几分姿色,也是断不敢写下这等绝句佳词供世人把玩流传。再看她后部分作品,总有“起来慵自梳头”,“日晚倦梳头”,“任宝奁尘满”一类表达消极心情的句子。一名懒得梳妆打扮的女子,若丑,就更显得邋遢,不讨人喜欢;若丑,她也不敢在那么多文章中公然描述自己不梳头的情景。然而,她是个美丽的女子,即便不梳洗,也自有那慵懒迷人的风情,非但不丑,反惹人生怜惜之情。

  在我的眼里,毋庸置疑,李清照也应是美丽万般的。看她的诗、词、文,无不被那绝佳的文采所折服。所谓“秀外慧中”,当是作女子的最高境界。她的文思才情,套用一句时髦的话:为她更添一份“知性的美丽”。

  除美丽之外,应又是豪爽的'。豪爽的女子可爱,豪爽的美丽女子更可爱。李清照对酒的感觉、及对酒的感情,至真至纯,令人感动。与友赏梅,便劝“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还有喝到“浓睡不消残酒”,“沈醉不知归路”,几分率性,几分率真,比一般故作娇态的庸俗女子不知道强多少倍,甚合我意。

  所以,我是喜欢李清照的。虽然我们之间隔着深远不可逾越的时空鸿沟,我觉得她仍象是我身边一个投气的朋友。

  我眼中的李清照

  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春季,你穿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男儿差!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于是,上天斩断了你的爱河。你的愁绪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人也不是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事;你想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千古骂名;你想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

  你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想统治者的过错,想国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

  当你看到元夕时的'少女,你回想以前,女扮男装,与丈夫看花灯,想到了曾经的那般快乐,你默默地从书架上取下丈夫的书,在微弱的灯光下,轻轻抚摸,你闭上双眼,两行泪光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凄惨的光……。你继续乘一叶扁舟四处游走,在黄昏,你独自倚在窗前,一排大雁飞过,又不知几何,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你在窗前不禁喃喃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着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

  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

  我们如果有安静的心,即使默默地坐着,也可以感受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但纵然时间流逝,历史轮回,也无法抹灭文学在我们灵魂中留下的烙印。

  爱读古诗词的我,就与词人李清照相约在藕花丛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朋友一起游乐时的欢快之景,让我看到了快乐无忧的清照。

  “低头却把青梅嗅”,一位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看到了天真烂漫的清照。

  读到词人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不知其中的深意,只知道这句诗是赵明诚和陆德夫等人推崇的。我反复吟咏,似乎看到了词人形单影只,仰着瘦削的脸,披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菊花丛中,含忧的眼眸里透出的是彻骨的爱恋和深深的思念。秋风黄花表现的相思之情真是淋漓尽致,我眼中的清照是如此多情脱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双泪流。”几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黄花开了千百回,却已不再是那时的黄花,李清照寂然站立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放大,国恨离愁,家破人亡,词人眼眸中的泪何时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的词人历经金兵南侵,靖康之难,她夫死无子,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哀,孤寂冷落之感,身世凄苦之痛凝为浓愁,永恒之愁。这么多的愁苦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孤单瘦弱的女子身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我更敬佩的是词人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清照不能上阵杀敌,虽然清照不能为国分忧,但贫病交加的`词人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我眼中的清照抛却了个人的离愁忧伤,面对滚滚江水,高举酒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真诚。她就是人杰,她不仅以风韵优美的词作,传神凝练的抒情笔法为后人称道,更因那关怀天下的精神,坚守的气节留在世人心中。

  今天,手捧一卷书,我与词人相约在秋风黄花中,黄花已成了往事,可是清照饱含心意的词句还在我心中流淌。读着词句,词人呼之欲出,我的眼里心里盛满了词人的情和意……

  我眼中的李清照

  愁……

  一个字凝聚了多少个不眠夜。推开历史的大门,一个瘦弱的身影隐约可见,是她!

  她,一个乱世中的女子。

  18岁嫁给赵明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宛如一幅清丽的画,一首动人的诗,一支悠远的曲。

  当她还沉浸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时,突如其来的战争令她有些不知所措。丈夫的远调,让她饱尝相思之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战乱纷纷、硝烟四起的年代,让她历尽其中的酸楚与无奈。她的幸福如同水中的浮萍、风中的飘絮、空中的浮云,随时都可能湮灭。

  当她还在思念中苦苦挣扎和徘徊时,丈夫病逝的噩耗。这如晴天霹雳,让柔弱的'她差点承受不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她的人生开始了支离破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含泪回忆与丈夫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企图以从前的幸福碎片来掩盖她的凄苦生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一个举杯对月,起舞弄影,却怎知举杯销愁愁情更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半昏半醉,半梦半醒,半愁半苦,又孤单回到闺房,身后追来一袭凉风,悲秋伤别,销愁无计……

  她在凄惨中奋起,在愁绪中找到永恒。她用那满腹的才华,婉约的风格,生花的妙笔;诉内心之感,怀故土之思,抒爱国之情。

  战争把她的幸福推人深渊,她只能用一首首忧愤的诗词来诉说她的哀愁与无奈。从此,“愁”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

  当她徘徊在秋天的某个黄昏,看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看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时,她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叹”,愁凝成了她的灵魂。当她完美的人生被战争打破时,是她将那独特的“易安体”化成美丽的风景,把凄迷的人生演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苦集《漱玉集》,泪洒《金石录》,李清照啊,你的人生,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我眼中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词人,她年轻时的生活十分富贵,中年开始,生活变得落魄,她所写词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变得有些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擅长写词,偶尔也写诗。但她写的诗并不比她写的词逊色。就拿入选《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里的诗---《夏日绝句》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也表明了李清照的风骨。

  李清照的诗都那么的有名,那她的词就更不用说了。她青年时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让我知道了李清照家当时十分富裕,从“卷帘人”、“应是绿肥红瘦”等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同时,李清照又是一个仔细的人:她知道昨晚刮了一阵大风,所以很多花瓣都打落在地---“应是绿肥红瘦”。

  再看李清照中年时期写的《声声慢》。这是一首凄凉的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头,就让读者感到她格外的.凄凉。经过我的查阅、搜索,我还知道了,这时的李清照,不仅有着凄凉,还有一种悲痛。

  在我眼中的李清照,她是一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才女!还是一位坚强、不贪富贵的人。

  李清照的一生,随着家庭的富贵、衰败而跌宕起伏。我想,也许,就是这样的遭遇,才造就了她的性格,创造了她的杰出的诗词。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5

  身着布裙,戴上金钗,携一把轻扇,颂着诗词,我来到了千年前的宋朝,遇到了那身世凄惨,却心怀坚毅的女子——李清照,遇见她和她的诗词,在这遇见中,我感受到了在那乱世中,一名女子的坚强与孤傲。

  在夕阳下的荷塘边,我遇见了李清照,那时的她,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女,还不懂得后来伴她一生的愁,在溪边,她快乐地游玩,观赏着,沉醉于美景之中,几乎忘却了归途,兴尽了,她回到舟上,却一不小心划入了荷塘之中,她奋力地划着桨,可又惊起了一滩鸥鹭。

  在无尽的云海之中,我遇见了李清照,那时因为丈夫赵明诚醉心金石误了朝廷之托被牵连妄加指责,而他们倾尽心血的金石珍藏也在战乱中失去颇多,无尽的痛苦,无端的指责,让她几乎无处可逃,只得在梦中寻求慰藉,“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个温和的`声音询问着她,可她说“我报路长蹉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在无尽的悲苦中,她差点就要放弃了,可她又说,她要像大鹏鸟一样,朝着远方的梦想飞去,她的信念、坚毅,让她在那悲苦的后半生,活了下去。

  在满地的黄花旁,我遇见了李清照,那时的她,心爱的丈夫已经在家国破碎中飘零归去,心怀国仇家恨,想写诗励志为国效力,却因为个人后期遇人不淑反被世人误解和谩骂,在无尽的冷漠讥诮中,她依靠诗词,与愁相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彷徨中,她仿佛寻找着什么,可得到的只有冷冷清清的现实,望着遍地的黄花,她心中的愁苦渐渐涌出,喷发了出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望着她,叹了一口气,缓步离去。

  我遇见了李清照,遇见了她的诗词,遇见了那个写了不朽诗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个女子在乱世中的坚强不屈,比起她凄惨而充满磨难的身世和命运,我平时这些学习生活中压力,又算什么?这几次遇见,激励了我,学习她的坚韧和坚毅,在人生漫长路上,顽强地走下去……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6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少女时期的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美好生活的词文,可是,靖康之耻,加上夫婿的死亡,使她的生活变得居无定所、四处流亡。于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假如我可以遇见晚年的李清照,我一定要将她从悲哀中拯救出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假如我可以遇见晚年的李清照,我会问她:你还记得曾经你和伙伴们一起出游的情形吗?那天,你和伙伴们划着船,喝着酒,一直玩到天快黑才回家,多么自由,多么潇洒,多么开心。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假如我可以遇见晚年的李清照,我会对她说:李清照,我明白你遭遇了人生太多太多的`重创,我也能感受到你内心的愁苦。但是,你是我们心目中的才女,你一定要坚强、振作起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假如我可以遇见晚年的李清照,我会告诉她:李清照,我心目中的你就该像大鹏一样一飞冲天,所以,你要一直这样探索下去,去追寻你心中的梦想。

  李清照,你知道吗?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其中有十五个名称取自于中国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而你的名字“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当你得知天上有颗水星,上面写着你名字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为自己感到自豪,为自己感到高兴呢?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7

  叹一声“凄凄惨惨戚戚”,残酒未消,愁上心头,问花为谁淡着胭脂,花不语,欲言泪先流。

  ——引子

  却把青梅嗅

  一架秋千,载不动心中欢喜。露浓花瘦,一片端春美景。那秋千上的少女,随着秋千摇摆。婉转的眼波,动人的微笑,一袭轻裙。她笑的那样灿烂,也不知她心中在思些什么,想写什么。轻轻站起,正要休息一番,却见有人来。她慌张地跑走了,一只金钗滑落,一双精致的小鞋也落在了小院中。倚着门,盈盈一笑,轻回首,一股清香飘来,是那支青梅。青涩美好的少女时光,也属于正处香闺的李清照。这时候的她,无忧无愁,似一只小鸟,又似一朵微微开放的桃花,娇小而迷人。这时候的她,哪有话不完的愁?只有言不尽的快乐。

  人比黄花瘦

  分别总是愁苦的。挚爱被拆开,虽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也能显出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动人情怀。佳节又重阳,却没了同插茱萸人,半夜凉初透,心也凉了。也许那金如甲的菊花,也陪着一股淡淡的酒香,飘满了小院,暗香也盈袖。香炉中,香料已燃尽,却没人来添加。为何?为何?那纤纤腰肢,载不动销魂之愁?

  也拟泛轻舟

  闭眼想起,是夕阳下,少女嬉闹着轻划小舟,是惊飞的鸥鹭,是映日荷花,是如天之水。睁开眼睛,却见残花断枝,花瓣散落在泥土间。嗅着,却闻不见阵阵清香。想到着白发,想到逝去的丈夫,想到流离异乡、无依无靠的'自己,泪,轻轻流过脸颊。鸥鹭啊鸥鹭!你为何就此离去?命运啊命运!为何把我变得如此悲哀?想不下去,于是望了望碧波荡漾的双溪。偶然发现一叶轻舟漂浮,听到几声欢声笑语,不禁又心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不载愁,心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雨。在茫茫世上的起浮,使她寻觅却只寻到泪水。少时的青梅已落,袖中的淡香已消,只有心中的哀怨不减反增。轻舟载不动愁,此心岂能载动?所以,她魂断泪流。她笔下那朵绿肥红瘦的海棠,也许就是她对自己最贴切的描绘,一番番狂风骤雨,怎能依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8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记忆中的易安,就是以一个天真活泼,自由爽朗的形象闯入我的心里。她的朝气、豪爽,以及那一身的才气,使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她和她的词。

  也许是受她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很早便工书能文,通音律,在诗词的造诣上更是当时无人能及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如此之自然、活泼,充溢着少女生活情趣的词,便是她早期最擅长的。而她的人,也正如所写的词般充满灵性,惹人怜惜。正是如此的出类拔萃,如此的有才气,才使她遇到了懂她惜她之人――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赵明诚由于事务的繁忙,常不能陪在她左右,她便将思念化作一纸诗词,传递出自己的情感。用黄花来比人瘦,用人瘦来说相思的煎熬,低吟中跳荡着她对爱情生活的热烈向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随着时间的流逝,易安婚后在深闺中的寂寞和孤独,向往广阔天地的愁苦却从未消失过――红菏残香,竹席生凉,独上兰舟,望天思夫,月满西楼,更映出她的相思之苦;流水无尽,花自飘零,更突出了她与赵明诚身在两出的苦闷。

  也许天真的不从人愿,越是相思,便越难相守在一起。赵明诚在受命赴任湖州的途中与易安永远的分离了。如此悲痛之情,易安并不是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了更重要,更理智的抱负上――国家安危。“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词中之愁,是对南宋朝廷求和苟安,不思抵抗的忧虑。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可此情又有谁知?一名弱小的女子又能为国家做什么呢?“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蝶恋花》)国破家亡,孤雁南飞,此等沉痛之情,纵是花光月影,春色宜人也是排解不了的。日日梦回故都,醒来时才方知只是梦而已,那种心底最深的.悲伤,相信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体会到的。

  李清照的一身,不可否认,充满着坎坷。也许她曾埋怨上天让她的一生痛苦不断;也许她曾咒骂社会的黑暗;也许她更曾怨恨自己只是一名女子……但她那从未被磨灭的豪义,不是在饱经风霜后显得更无畏么?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错,记忆中的易安,是永远不向困难低头的。她匆忙走过的一生,留下的是永世的敬仰。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9

  “清”不禁让人回想起清波玉珠的画面,晶莹剔透,就像她眸子里闪烁的碧光。她是李清照。就像一幅古封了多年的肖像画,佳作流传至今,未曾褪色。

  古书里写到她的美写到了她从内而外的韵华气质,如诗如歌,被后人传颂回述。但对她的苦难总是悄然带过,被逼疯的痛苦与煎熬,便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命运多舛,以前出身高贵世家身份显赫,有名有利的大户人家,自幼善歌能作诗。因足够优秀而生活美好。多才多艺,向往自由。我相信她也深深庆幸自己少时的年代和生活。在那个相对和平的年代,这么安逸足以让她把头仰起。

  她喜欢收藏各种金石字画,一有钱便忙着去换画换宝,时不时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这便是她和赵明诚最幸福的时光。但这一切像被命运安排好了一般,为下文被张汝舟洗劫一空做铺垫。

  这不怪她,是这个时代和人毁了她。

  家园将灭,赵明诚死了,她自己没发觉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一切美好弃她而去,各色光景一哄而散,哪里还有什么婉约可存,连当年典雅轻柔的小诗也无迹可寻。难过悲伤凄凉无休止的思念如潮水一般围绕着她,芸芸众生无人与伴。

  张汝舟骗了钱还要打人,逼李清照放下了温婉与高贵,放下了身份。他可能如骂过她是寡妇,让一个脱离封建礼教的女性再一次受到其摧折,直将她逼的发了疯却忘了她曾是一个和简一样不屈的人。于是便有了她令人叹惋的往事。

  一个“愁”字,曲折难过被融入进去。我欣赏她憔败的“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看遍往事后平旷的心境再合适不过。

  我曾经羡慕过李清照,羡慕她的好,也曾羡慕过她的悲伤,正是由此她才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才不会被人贴上一个一面的.标签。她独立变强开始不懵懂的时候,就已经赢了。她敢于用雪白的手臂去触碰肮脏的东西,她敢于不受辱,挥手扇在张汝舟的脸上,一纸把他告上官府。我羡慕她的境界,羡慕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啊,一生都这样传奇。她的塑像,她的诗,无不宣告着这个人不可移易的存在。我咀嚼着她的诗作,感受着她的魅力,在今天与跨越时空的她相遇。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因为这首词,我与她有了第一次接触。

  当初乍一看,词风凄楚画面中是匀不散的愁情。又是宋人一惯的命运多喘,天道不公的文弱范。算了,不看也罢。这是一次并不友好的见面。但,命运总会让有缘人再度重逢。

  第二次照面是在语文课上,她的一首《如梦令》尽显小女儿的娇态。原来,她还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作者的信息是要了解的。哦,作者是李清照,我记下了;是个宋代的女文人,哦,记下了;写词很厉害,是个才女咧!好的,我也记下了。一节课过去,我对她的了解无非一些官方简历,两首词,自己的几句评价,她依旧是我不喜欢的文弱女子。

  之后又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她的词作,也无外乎什么“买得一枝春欲放”、“共赏金尊沉绿蚁”、“人比黄花瘦”之类的少时欢乐老来忧愁的词句。心中对她的好感度又下降了几分,越来越觉得她配不上那么高的评价。

  忽一天,我看到她的一篇词作。她以傲骨极高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志向是蓬莱三山、九天之上。这到底是怎样的女子?她一个生于封建束缚的弱女子竟然志向九天?我不信。

  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敲开了百度的大门。随着李清照简介映入我眼中的是一张她的雕塑的图片。她的眼中满含的是坚毅、她的周身散发着的是一丝不苟的气息、她的手中是紧紧握住的一册书卷.......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她!原来,我并不了解她。

  她经历过父亲流放、公公惨死、丈夫贬官等生命前期的苦难。待到丈夫复职时她以为自己的幸福来到了,可命运是会捉弄人的。国破家亡后她又拖着重病之身随君南上只为献出珍宝洗清丈夫的冤屈。五十岁时她又遇人不淑,再婚三月,毅然合离又几经辗转重回故土。她,文弱吗?

  不。其实,她并不文弱。一切只因她生在那个朝代且身为女子。一个女子背负了家国的责任,四处迁居,只为还丈夫清白,驱敌城外;一个女子在旧社会的背景下与人合离身陷牢狱;一个女子写下多少名句,在宋词的风烟中留下一道坚毅的背影。你信她文弱吗?

  不,我不信。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1

  昨夜的风可真大啊!即使关紧了门窗,那烛火依然摇曳得让人看不清书上的字句——于是早早睡下。可是即便早早睡下,却不能成眠。漫漫长夜,只看银烛泪流,只听风打树枝,只盼这夜色快些退去……

  恍惚中,仿佛听见了几声鸡啼。抬眼看那窗户,原来天早已大亮——几乎一夜未眠的她,懒懒地披了衣裳,推开门。一股寒意袭来,她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风已停了,只是吹落了满树的桃花。昨天还是一树繁花,娇艳明媚,不想过了一夜竟全被这不怀好意的春风吹落了。只剩满地的花瓣零落着。她踩过去,坐在树下的`藤椅上。

  一阵风吹来,她裹紧了衣衫。几绺发丝零乱地飘拂在眼前。——哦,白发竟如此多了吗?

  唉!她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些年来,她叹气的时候是越来越多了。坐在这把老旧的藤椅上,她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另一把藤椅——那是她的夫君生前常坐的地方。她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也是这样满树的桃花,她和夫君一起唱和着一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日子,再不会有了。她再叹一口气,仿佛是自言自语地:

  夫君,你可安好?你可知我度日如年?你可知我日夜思盼?你怎忍心我孤独终老?……夫君,夫君!你若有知,请来我的梦里吧!夫君!

  她轻轻的梦呓般的话语,湮没在风吹桃花的沙沙声中。

  许久,她站了起来。因为她忽然想起,有人向她提起双溪那边春色尚好,邀她同去。她是动了心的。可是,昨夜的风——她低眉看看满地残花,忽然没了兴致:那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怎么载得动我如此重的愁思!

  她摇摇头,缓步回到屋里,拿出纸笔。稍作沉思,诗句便流淌在纸上: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2

  李清照以其绝代风华,而名动当时。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出生书香门第,号易安居士,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虽说是一介女流,但她性格伉爽,颇有“江湖侠女”豪情。然而,心思却又细腻婉转,写的词清丽温秀,被称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她早期生活优渥,父亲身居高官,亦为当时代的一名学者。也正是这种家学渊源,使得李清照自童年时起便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李清照出嫁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也就是后来有名的金石专家。要说李清照前期过着锦衣玉食、任情使性的生活,并不为过。因为纵使婚后她仍然喝酒好赌,性格温婉的丈夫都一一接受。

  然而,所谓好景不再,世事无常。随着金兵南侵,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作为一名地方官,本应有守土之责,但面对金兵的强势进攻下,竟弃城出逃。就在丈夫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也许是无意,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诗,对丈夫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其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句,更是让丈夫羞愧万分,李清照在这里似乎显得颇为刻薄。当然,话又说回来,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英雄豪杰、在危难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呢?在事业受挫、婚姻见疑的'双重打击下,赵明诚终于郁郁而终。

  金兵继续南追,而她作为大宋的忠实子民,也只得继续南逃。

  就在此时,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从李清照的立场来说,在落魄江湖之际,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倚靠。所以,估计都没有多想,面对追求者,就匆匆结婚了。但这次不同往昔,这次婚姻是她人生中的一个灾难。这个名叫张汝舟的男性,所珍重的只是李清照的丰富收藏。然而,当发现所图难成之时,竟对李清照拳脚相加。

  性格刚烈的李清照自不甘任人摆布,她冒着牢狱之灾,坚决告官与张氏离婚。当然,由于家族势力的原因,李清照并未在监狱滞留多久,九日之后,她得以获释。再次孑然一身,李清照并未意志消沉,相反,她的创作热情进一步高涨,写下了更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结束她可歌可悲的一生,享年至少73岁。

  从李清照个人来说,她的后半生,也许是个悲剧。但对中华文化来说,却又是一个幸事。因为作者以其天赋才华,为古代中国贡献了许多天才之作,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知识宝库。今天,我们有幸读到众多凄婉动人的词作,必须感谢词人的创作热情。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3

  寻寻觅觅,辗转他乡,是否寻得到曾经的他?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是否品得到儿时的温馨?凄凄惨惨戚戚,几盏独愁,是否能够暂时忘却那柔肠百结的痛?醉了吧?灯下,眼前已经是亦幻亦真。你又想起了当年……荡完秋千的你,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纤弱的手。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冰凉,转身,艳丽却不妖冶的花映入眼帘。你微笑,用手接住从娇柔的花一瓣上滚落的露珠,丝毫不在乎自己已是香汗淋一漓。那时的你,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时的你,生活优裕,无忧无虑。那时的你,不解悲欢,只知一味地笑着。那时的你,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

  就算是和丈夫赵明诚结婚后,也是情投意合,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它不会让你永远安逸。或许就在不经意间,美好的生活就会被摧一残。所有的一切,都将如尘埃般,在空气中,消散。哭了吧?月下,眼前已经是如梦如烟,只能回到残酷的现实……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一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

  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袭向你,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倦了吧?伞下,眼前已经是似睡似醒,带着一抹悲哀徘徊百年……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为何悲剧不能修改?那个贡献颇大却受尽人世间磨难的女子,对爱情对国家的梦,该如何圆满?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有抱负之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

  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4

  你的目光似月色散落一地将你的思念揉碎

  一抹余晖却怎样话你的愁悲

  栀子花的渲染将空气点醉你的笑容凝成银河中最美的点缀

  那一杯茶水已蕴起了苦味你的目光又在为谁望落了日月和星辰

  抬头仰望你的泪早已不自觉的渐渐滑落

  又在为谁憔悴啊你难道就不能忘记吗

  真想回到你走过的雨巷然后把那已散落的'目光细细的拾起还给你

  哦对了还有你那无尽的伤也还给你

  只想静静的让你安然入座

  然后给你静静的梳妆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15

  阳春五月,春光旖旎。

  午后的阳光慵懒而热烈,她吸收着日之精华,调皮地笼罩在身边,很久很久。

  我捧着一本书,坐在树影下,眼眸微眯,春花馥馥的香气混合着五月特有的暖风在我的周围荡漾,真是惬意无比!

  翻开书,一阵书墨之气顿时向我袭来,我贪婪的闻着这味儿,看着这书,原本平静的心中这时却不再平静。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易安啊易安,这,就是你的愁么?一个深闺女子,一身素衣微寒,敛着蛾眉,一脸愁怅。我多么想过去为你把眉头拭平,但终不能得愿。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国破家亡,你深有体会。也许也就是这些,才让你有了这么多难以言明的苦思与惆怅吧。我多么想帮你分担一些,哪怕一点点也好,但我们终是陌路人。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读你的《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春梅嗅”一句,我努力想像着你娇羞的`模样:倚着门儿,柳眉桃腮,回头螓首望去,手里却掂着一枝青梅,“装模作样”的嗅一下,脸中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让你从一个青涩的少女成为一个愁苦的妇人。你苦苦寻求着自己的幸福,总是不得愿。你的凄惨是战乱造成的,它同样也铸就了你——文学上的奇女子!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怜惜?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欣赏?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喜爱?

  这样的你,这样唯一的你——李清照!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相关文章:

《鹬》观后感作文550字06-24

《孔子》观后感作文06-13

交通安全作文观后感11-13

雪豹观后感作文300字06-20

杂技观后感作文三篇08-10

杂技观后感作文4篇08-13

【精品】雪豹观后感作文300字06-20

雪豹观后感作文300字经典15篇06-21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300字作文05-27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作文3000字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