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鲁迅的一封信

时间:2024-09-12 13:01:43 书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鲁迅的一封信(合集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书信的身影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书信要怎么写才能发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鲁迅的一封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鲁迅的一封信(合集15篇)

给鲁迅的一封信1

亲爱的鲁迅:

  又想起了你。

  我是一朵野花,不起眼的野花。我不美,鲜艳的红色让人感到恶俗,羸弱的绿叶,纤弱的茎让我看起来随风飘扬,小小的花托彰显的只是我的渺小。我孤独,我无助,我害怕。我从小便是自己一花,本有几颗年迈的老草陪在我身边为我遮风挡雨,可是,他们也都不见了……我亲眼看着他们释放出最后一口氧气,亲耳听见对我说最后一句“别哭”。他们走了,安详的走了,留给我的.便是那好似涟漪的点点愁绪。

  幸好,他们走后半个月便有朗朗读书来陪着我了。自从知道这个消息,我心底便洋溢着淡淡喜悦。

  我清晨一张开眼,我便能闻到那香醇墨香。我最喜欢那些人上语文课了,语文课不比数学要画图,我太矮,看不到,但是语文课上我就可以听着老师学生们的读书声,讨论声。不时的笑了,因为那些都是我所向往的。喜欢语文课不止因为我听得懂,更因为那老师,他的声音像那几颗年迈的老草的声音。

  那天,是我第一次听见你的名字。他们说,你的笔名叫鲁迅。

  我清清楚楚得记得,他们念的那篇课文是《故乡》。我读懂了那是你对回不去的时光而感到的悲哀。闰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闰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你的闰土变了,我的老草也走了,再也不能为我遮风挡雨了,甚至不能让我再说一句:“我很好,别担心”。那一次,我歇斯底里得哭了。

  时光如白驹过际。转眼几个月又过去了,我依旧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想着你当年面对闰土的同情与悲伤,想着老草带给我的感动与离殇。可是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也该走了。

  可是我还有三个心愿,完成了就好。

  第一个愿望:我还想再听一次那个语文老师的课,听他的教导。

  终于,我完成了第一个愿望。

  第二个愿望:我还想再听一次《故乡》。

  支撑了三天,我已经筋疲力尽,奄奄一息。我终于听到了那梦中的故乡那已变的闰土和你那无尽的悲伤,可是,又有些不同了。你的悲伤中仿佛又多了些什么。

  是什么呢?等不及我的思考。

  是否是回光返照,为何我的心忽然清明了,懂了,原来是你那悲哀背后的奉献!

  我该完成第三个愿望了,我愿和老草一样释放出最后一口氧气……

  永别了鲁迅先生,你的悲伤陪我走过风风雨雨。我终于在最后一刻懂得了你的奉献。也懂了为何老草走了后的离殇久久不散去。也懂得了为何我会喜欢那位语文老师。

  现在,我只是春泥。

  祝

  精神永存!

  一朵不起眼的野花

  20xx/4/8

给鲁迅的一封信2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最近读了您的《朝花夕拾》,心中大有感触。

  您的文笔真是极好的,文章十分优美。这些散文形散神不散——都是在批判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

  通过您的文章,我看到了那个黑暗的社会,那个社会真黑暗呀,伸手不见五指。而您的文章就像一束阳光,刺穿这黑暗,照在那些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们的心头。而您,就像是一轮太阳,不断将这些阳光,照向大地,照亮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在每个人的心中,点上一盏明灯。

  《朝花夕拾》中还写了不少您童年时的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面的您简直与我小时候一模一样,都是那样的淘气。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您笔下的那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鲁迅先生,您可真是一位人民的斗士,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可您在工作时实在太拼命了,那是为什么呢?如果您多休息休息,保护好身体,不就能更长久地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吗?但您这样工作,我也并不是不理解,您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无论您怎么做,只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那就是正确的。

  我最近还读了您的《故事新编》,可这些故事表达了什么,我可真是想不出来——是对旧社会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真是想不出来……但这也很正常——毕竟我们是相隔了半个多世纪的人了。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11月13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3

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来感谢您的,您身上的那些精神,让我受到很深的教育。

  在我们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早》,这篇课文就是专门写您的。

  在课文中,说您有一次上学迟到了,被寿镜吴先生批评了一顿,从此,“您”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之后你发愤图强,再也没有迟到过了,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我知道了你拥有着和腊梅花一样顽强不屈的精神,从您的身上学到的精神不能光在嘴上说说,您可能也不相信,把我的实际行动说给您听听吧。

  以前,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半睡半醒中起来上学,几乎每次都是老师到班上的时候我才到班,然后慢腾腾地拿出书本开始读书,那天语文课上正是讲的《早》这篇文章,当老师讲到“鲁迅先生就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时,我突然一惊,难道我天天懒懒散散的,天天不愿意起床,天天都迟到,能出好成绩吗?真的能有收获吗?第二天,我没有等妈妈叫我起床,我自己就起床,早早去上学了。妈妈感到很惊讶,但更多的是表扬,我真的非常感谢您。

  你拥有着和腊梅花一样的精神,腊梅花是“东风第一枝”也是“报春使者”,可我认为您就是“人类光明的`使者”我从您身上得到了许多收获。“时时早,事事早”要像梅花和鲁迅一样,在逆境中生长。

  谢谢您,鲁迅先生,您那顽强不屈的精神,让我受到很深刻的教育。

敬仰您的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4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很高兴能给您写封信。我不止一次听过您的事迹,从对您略知一二到深知熟解,对您的敬仰之心也日益增强。

  最近读了您的作品,我受益匪浅。您的作品都充分表现出您对封建社会的无比憎恨,对人们受到封建社会的毒害而感到悲伤。

  细读您的《三味书屋》,仿佛看到了您幼年的.时候,您为了上课不迟到,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仿佛看到您,在微弱的烛光下,刻苦学习,奋笔疾书的身影。

  在这篇文章中,每当读到您在幼年时,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的片段,我就会想到自己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我正在写数学作业,可是遇到了令自己头疼的题目,我烦躁的算来算去,怎么也做不对,我一气之下把作业重重的摔在地上,第二天早上,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可我心里始终不服气。您勤奋学习,遇到难题努力思考,可我遇到难题就不肯做,我不禁为自己感到惭愧。

  鲁迅先生,我知道您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我却能从您留下的文章中,知道您是个工作勤勤恳恳的人,为了革命事业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工作里。因为您忘我献身的精神,让后人永远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鲁迅先生,我也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在生活中,我会牢记您的教导,在学习中,我也会投入您那种忘我的精神。

  此致

  敬礼!

给鲁迅的一封信5

鲁迅先生:

  您好!我是来感谢您的,您身上的那些精神,让我受到很深的教育。

  在我们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早》,这篇课文就是专门写您的。

  在课文中,说您有一次上学迟到了,被寿镜吴先生批评了一顿,从此,“您”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之后你发愤图强,再也没有迟到过了,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我知道了你拥有着和腊梅花一样顽强不屈的精神,从您的身上学到的精神不能光在嘴上说说,您可能也不相信,把我的实际行动说给您听听吧。

  以前,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半睡半醒中起来上学,几乎每次都是老师到班上的时候我才到班,然后慢腾腾地拿出书本开始读书,那天语文课上正是讲的《早》这篇文章,当老师讲到“鲁迅先生就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时,我突然一惊,难道我天天懒懒散散的,天天不愿意起床,天天都迟到,能出好成绩吗?真的能有收获吗?第二天,我没有等妈妈叫我起床,我自己就起床,早早去上学了。妈妈感到很惊讶,但更多的是表扬,我真的非常感谢您。

  你拥有着和腊梅花一样的`精神,腊梅花是“东风第一枝”也是“报春使者”,可我认为您就是“人类光明的使者”我从您身上得到了许多收获。“时时早,事事早”要像梅花和鲁迅一样,在逆境中生长。

  谢谢您,鲁迅先生,您那顽强不屈的精神,让我受到很深刻的教育。

  敬仰您的人:王俊淇

  20xx年3月3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6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位来自光明中学八年级的初中生,我叫韩传莹。我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你的课文,我对你的感受非常深,您让明白了您那个时代是悲惨的。我知道你的身世您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你是一位伟大的名人,我从历史资料中学到了关于您的斗争气精神。您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您是一位不怕屈服,勇敢向前,遇事不害怕,不畏惧的一伟人。在新文化运动后您的名字永远的记在了后人的心里。毛主席曾经高度的评价您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您以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赢得了后人高度的评价。您还记得您写的《藤野先生》吗?您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的.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您弃医从文,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在这之间您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不管是学医还是学文,都倾心学这是我们很难才能办到的。

  还有一点让我非常的敬佩,那就是您在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与残害,您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到一样的笔刺向您所憎恨的一切。“我对您的精神十分的同意,您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7

亲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自从初一开始接触您的小说,从《社戏》到《故乡》,这么多激扬的文字,对您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下面是我对您小说、对您思想境地的一点感受,希望与您交流。

  生在一个战乱绵绵、人心冷漠的时代,注定造就了您的文笔。几乎您所有的小说的背景都在一个封建麻木的大环境下,这必定是您为了拯救群众麻木的心灵而刻意营造的吧!从您小说中流淌出来的,有《社戏》里飘散的.温馨,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迸溅出的不满,有《孔乙己》里爆发出的悲哀,有《故乡》里流淌的悲凉。尤其是《故乡》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整个思绪随着回乡跌宕起伏。故乡的破坏引人回忆而不可得,终于在母亲的提醒里回忆起了美妙的故乡,然而事与愿违,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又将这一切无情击碎。离乡之际,“我”终于揭开了一切,向往新的生活!我认为这正是您小说的精髓之处,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初读有一种平静温馨之感,然而细读,仿佛棉中藏刺,让人体会到心得刺痛。封建观念和意识正在悄然腐蚀每一个人的心时,您却用笔,狠狠地将它们揭示出来。更可贵的,更令我敬佩的,却是小说温馨而复杂的结尾。如果失去了结尾,文章就过于消极颓废,而“走出新路”的结尾如同浓浓云雾中的一缕阳光,充满了新的希望。这让我仿佛一下子冲向天宇,在小说沉闷的回乡失望中解脱出来。这不仅是您的妙笔,更是您的思想境界。

  当别人还在封建思想压迫下等待死亡的时候,您却挺身而出,为一个民族的苏醒而奋斗。我无法揣测您心里到底包容了多少。但至少,您早已把中华民族包容在心里。您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对未来启迪。您弃医从文,用心灵的制剂来唤醒一个个被麻醉的人。您虽然饱经风霜、苦难,却依然追随光明、追随未来。您化身为一名战士,用笔作机枪,向意识上的敌人开枪。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您用特殊的人格魅力,开辟了新的道路,来拯救民族。我将永远崇敬您,为您的小说,为您的人格和思想。

此致

敬礼

  xx

  20xx年10月29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8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今天,咱们高67班的全体同学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学完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的课文《阿Q正传》,那是您的经典佳作!

  你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自己对阿Q的态度。您自己说,您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先生,我很佩服您的洞察力,阿Q给后人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色情狂……说不尽的阿Q呀,给咱这群衣食无忧的“90后”的学生引来激烈的讨论:吴妈该不该那样做?阿Q应该怎样革命?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久,李老师将“走向鲁迅”的征文活动通知张贴出来时,马上有较多的同学围看:“为促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引导广大中学师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把握鲁迅作品的美丽和价值……”李老师在旁边加的提示语更惹人注意:“中学语文教材所收作品论数量及范围之广,非鲁迅莫属。让我们用笔发自内心地怀念这位中国的和世界的文学泰斗!

  ”先生,您是我崇拜的偶像,每每老师讲解您的文章,我的回答常常能得到他们的喝彩!

  这种成就感源自您的作品,我无法回到您的过去,我只好在文字中默默地与您对话——深夜,灯下漫笔的您是孤独、寂寞还是伤感的?朝花若能夕拾,惆怅是不会浮现于字里行间的。眼下,我已慢慢融进您的思绪,随着飞扬的思情在解读“嬉笑怒骂皆是文章”的您。

  解读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时代赋予您的使命。当所有人都在沉睡中您却是醒着的。您以笔为剑,用犀利的语言刺醒沉睡中的人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遍体鳞伤的您仍奋然前行。难怪至今人们一直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评价您的话语:“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先生,在黑暗中,您就是一抹希望的亮光,照亮了那个黑暗、阴森的冷酷世界。回想往事,记忆里仍有浓浓真情的流露。

  您回忆着充满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您怀念着采桑葚、拔何首乌、捕鸟的日子;回忆水乡故里、寄托思情——儿时的闰土给您讲述无尽趣事;回忆里得得锵锵的戏曲声,夹杂着香气飘然的豆子——简单的水煮豆,吃在嘴里却是无上的美味;回忆里那本“三哼经”,它倾注了多少长妈妈对您的爱,以至于您最后说:“黑暗人后的地母啊,远在您怀里永安葬她的灵魂吧!

  ”这些往事您都记着,怀恋着。

  然而,现实很难让您以悠闲的心情去欣赏美丽的田园和享受淳朴的乡情。现实让您紧握秃笔发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个病态百出的社会里,使您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您活灵活现再现现实中的“病”,“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最后,笔尖挥动,您一发不可收拾了。

  您选择了穷困潦倒,守着孤灯,于是,有了破布长衫挂在身上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败在这“之乎者也”之下;有了在飘荡祝福之声的雪夜中死去的祥林嫂,她悲惨的人生际遇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欺凌怕势的阿Q,心里的“得胜法”使人感到悲哀,就连死到临头也不明白是怎么死的;再有一位以为有一剂“什么痨病都包好”的“良药”的华老栓,愚昧无违让他走向老年丧子的惨景。“人血馒头”,烤得焦黑的人血馒头,是现实最贴切的写照。呵,好冷,那时一种彻骨的凉风吹遍祖国大地。问苍茫大地,谁能“救救孩子”?就这样不幸中的人展露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够冷漠,够可悲,够诙谐的了。您的笔下驰骋纵横,把文章做绝了,散文够散了,杂文够杂了,小说够味了。您吹起革命的号角,号声震荡人心,余音绕耳,快醒醒吧,沉睡中的人们,您疾呼!

  您诠释自己的笔名——迅速猛烈!

  彷徨之后的声声呐喊如战鼓!

  1936年10月19日,您生命的“鼓声”骤然停止,遗憾啊,举国上下抚胸悲叹,慨叹您为何没等到国民彻底醒来的那天。一面鲜艳的旗帜覆盖在您的灵柩上,先生,九泉之下您知道国人看到这面旗帜的无限感慨与悲痛吗?阿累在一面中说道:“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走完就倒下,我们只能踏着他血的足迹继续前行。”先生,听到这句话您一定倍感欣慰,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这条路上您并不孤单。残阳落日,不是消逝,而是另一种重生!

  今天,我从您的格言中重生——“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您姑且尝试做一回狂人,呐喊的最后余力,终于走过彷徨。朝花夕拾的美好岁月,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袭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今天,那气势壮阔的文浪,经久不退,到了不可磨灭的地步。先生,您留下的不只是墨宝,而是您整个瑰丽的人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生,您一定是永远活着的那个人。百年后的今天我以我的方式悼念您。因为,在您身上分明写着——文无止境,那是一种激人上进的不屈的力量。

  先生,正是有您这种不屈的力量,凝聚在您灵柩的旗帜上,形成三个震撼人心的大字——民族魂!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9

  鲁迅先生:

  你好!虽然您已逝世多年,但当我们学到您写的文章时,我不禁又想起了您。当我读完您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我不由得大为感叹。那些原来枯燥乏味的事情,怎么到了您的笔下就变得栩栩如生,生龙活虎了?仿佛那些静止的.事物,只要到了您的笔下,读起来就会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流连忘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我体会到了您在百草园的那些乐趣。

  我甚至有点羡慕您,可以吃到那些美味的“小珊瑚球”,可以在泥墙根一带见到那么多昆虫的生活场景。和我们现在的城市生活比起来,那简直有趣极了!我读过您的一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是啊,当别人在午后慢慢地享用咖啡时,您在干什么,当然是在工作。您的“大文豪”这个荣誉称号不是白得的,在这个荣誉称号的背后不知付出的心血有多少,其中的酸甜苦辣谁能体会!鲁迅先生,当我看到您的遗像时我不知不觉流下了两行热泪。您的面容是那么憔悴,那么干瘦。但我还是在您的双眼里看到光芒,一束灿烂的光芒。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真伟大!

给鲁迅的一封信10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晚辈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响彻神州大地。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能与先生比者,恐怕屈指可数。

  你也有很多让后人敬佩的作品。我学过你的一写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也读过你许多代表作,第一篇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

  最初我们见面时是课文当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见了这篇文章最让我难忘的是你小时的调皮,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只是诋毁先生你形象的地方,而我却认为这恰恰正是体现先生你小时候机灵,活泼的完整的体现,这篇文章是我对你最初的映象,我知道了你并不是那么的严肃,你也有小的时候也有这些孩子的性格与行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再然后读到了《藤野先生》一文给我太大的影响,曾一度让疯癫的我,安静下来,想了许多。想必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对我国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奴役,对其可谓是恨之入骨,但藤野先生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您所赞颂的是一个日本人,这让我很想不通,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仔细读后,深入思考后,我发现,每个日本人并不都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尽职守责,对工作严谨、负责,同时也对中国,这个曾一度神秘的国家,拥有强烈的好奇。了解了写作背景以后,我有了另一番看法:呵,好强大的`大和民族,当清朝还在闭关锁国,他们早已引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设备,当清朝的留学生还在摇头晃脑的、甩着长鞭,背诵着四书五经,他们的青年的文娱生活已相当丰富……

  虽然现在您再也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了。但是,我相信您以前的那些作品就已经能够使我们收益一身了!

  在今后的学习中您的每部作品都会时时刻刻的陪伴着我,让我随时想起您给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祝一切会如您所愿,越变越好。

  20xx年4月5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11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信,我不止一次听说过您的事迹,从对您的略知一二变成了现在的深知熟解,对您的敬佩之情日以俱增!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看到了您小时的童趣生活。《藤野先生》中我读出了您在人生选择道路上的纠结。您在日本刻苦学习,而那些富家子弟却在唱歌跳舞,甚至是在同胞被杀害还会欢呼雀跃,举手鼓掌,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您的“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的痛恨

  ……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八年级下册的学生了,老师么常常说这是初中三年的风水岭,进而成龙或退而成虫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刻苦努力,而我却仅仅只知道要认真写完作业,不被老师打骂就“知足”了,有时为了完成作业,我还会去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比如:对不会的题目,就会扔在那,等到第二天早上去早些抄上,敷衍了事。用老师的'话来说:“不会的题目就扔,现在不会,以后更是不会!”

  而且15岁的我,甚至连一个所谓的人生理想都没有,我知道我不能不选择一条路,一条能养活自己一辈子的路。好多人问我:“瑶瑶,你长大以后想干啥?”我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当老师啊。”可我真的想当老师么?我也不知道,我很迷茫,该做些什么呢?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没有理想,就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爸爸妈妈生活一辈子,无忧无虑,多好!

  可我知道,那是错误的。鲁迅先生,我知道你已经离我们远去,被卷入到那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却能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您是个勤勤恳恳的人,您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因为您这种忘我的牺牲让我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向您学习那种奉献的精神,学习那种忘我的精神,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导,在学习中,我也会投入你的那种忘我的精神,如里的寻找适合我的目标为之努力!

  此致

  敬礼

给鲁迅的一封信12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平日翻阅先生您的书,脑海常浮现先生消瘦的面容,抽着烟坐在藤椅上沉思。先生所思关于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代表民族理性的思考,字里行间所透露出尖锐的思想,如一把匕首直刺社会的黑暗与虚伪。

  先生的家乡在绍兴,从先生的文章里也可看出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先生十七岁便离开故乡,走出封建制度严格的大家庭求学。学生心里油然升起一种敬畏之感,对当下的我们而言,十七岁正是思想幼稚,满脑子一些不切实际想法的年龄,悄无成熟的思想,自是无法对一件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思考。况且,这个年龄的我们还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而先生那时已上了新式学堂,以优异的成绩被派遣前往日本留学。而生活水平提高了的现在,我们却抱怨学习太累太苦,盲目地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可以说,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觉悟却在后退,还洋洋自得地夸耀着“新人类、新思想”,却不曾发现自己已远离文明一大截了。

  先生,如果说当时的社会是由于落败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尚没有新思想的涌现是因为自己的因素。当时和平年代所产生的扭曲的新思想却是常态。像先生这样有尖锐思想又有深刻目光的人,在将来不会有第二人,不会再有达到先生思想高度的人,和先生谈这么多的真的很高兴,有不到之处请谅解。

xxx

20xx年x月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13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希望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鲁迅先生,如果您收到了,我会很高兴的。

  我很喜欢您的作品,特别是上学期和本学期学习的孔乙己和故乡。这些作品都充分地表现出您对封建社会的无比的憎恨,对于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伤。您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穷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惨的孔乙己,冷酷狠毒的丁举人,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憔悴麻木的闰土老兄等等,他们给罪恶的封建思想带来了重重地打击,给读者的思想带来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鲁迅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狂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为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您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您不但注重文学创作、翻译等工作,还很注重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您经常接见一些学生团体,与学生们一起交流问题,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活动等。由此看出,您是多么注重青年人,希望他们多接受新事物,多吸收先进的思想,在祖国危难之际,能够伸出巨手,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贡献!

  鲁迅先生,我以前看过您的一封信,是你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跟读您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你交谈,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您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他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希望您能回信,也希望有机会与您面谈。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给鲁迅的一封信14

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位来自水库小学的六年级的学生,我叫耗子。我最近阅读了一本描写您的一本书籍,我对您的感受非常深,您让我明白了您那个时代是悲惨的,是用鲜血来谱写对反派主义的愤恨。我知道你的身世,您的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豫才。

  您的'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您的政治的远见”敬礼!

给鲁迅的一封信15

敬爱的鲁迅先生:

  幸甚至哉!能够与您穿越时光的隧道同在一块心灵的平台上交流。

  夕阳下,您消瘦的身影留在斑驳的砖墙上,手中的香烟腾着白雾,笼罩着您蜡黄的脸颊。您忧郁的目光射向远方。您是在为神州大地上弥漫的黑色阴支而忧愁吗?

  于是,从此刻,您立志要驱散这团阴云,您放弃从医,您决定选择一种更高尚,更伟大的职业——为那块土地上的一群群麻木的看客治疗精神上的疾病,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来拯救古老的中华民族。

  于是,您拿起了手中的笔,在昏暗的灯光下疾首,您实在是太神奇,太伟大了!那一个个跳运的字符,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像一支支利箭,射入了敌人的心脏,震撼着世人的心灵,使他们觉醒,使他们奋进,直到如今,直到永远……

  您永远也不会向嚣张的敌人低头,您这位黑暗中的刚毅的斗士,您的`一声声呐喊,像春日的滚滚惊雷,撕破了昏暗的天幕,您的一声声呐喊,像蝉夜的一道道霹雳,照亮了灰沉的天宇。

  您的不屈的傲骨,让我由衷敬佩,您的朴实的语言,让我从心底感动。

  但是,天妒英才,您却在中华大地新一轮的革命风暴中倒下,永远地沉睡过去,您是否愿意与我来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看看踩着您的脚步不断斗争的中华儿女的足迹。

  抗日的战场上,枪林弹雨中,英勇的战士高呼着“祖国万岁”的口号,挥舞着钢刀,高举着铁枪,抛头颅,洒热血。这滚滚的热血,染红了新中国的国旗,这面国旗终于在1949年那个深秋的上午,高高的飘扬在了世界的东方,与此同时,中华民族高高地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中。

  从此,平厦大地不断演绎着奇迹,焕发出勃勃生机。“两弹一星”横贯千秋,抗洪救灾震撼大江南北,神舟飞天龙腾宇宙。

  敬爱的鲁迅先生,我知道您一定会为之自豪,您的事业后继有人。可是,在新的世纪,在继往开来的时代,我们仍需要您,需要您的精神。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您忠实的读者:

  一位从心底里敬佩您的学生

寄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鲁迅先生名人故事04-17

鲁迅作文1000字07-04

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06-09

关于鲁迅小传作文初二07-08

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05-27

与鲁迅先生相遇作文600字06-27

鲁迅《一件小事》高一散文阅读题及答案08-27

鲁迅散文读书心得范文06-27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1-08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