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推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提供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经历退位减法算法的探索。
3、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阅览室去看一看,就在阅览室里来学习借书的数学题,(出示第75页例题)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根据统计表里的内容,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生答)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又多又好。(可以借助小棒动手摆一摆、口算、拨珠、画一画、笔算等方法。)30—7=?
二、引导交流,总结
1、汇报。
(1)用小棒或计算器来边演示边说。(指名在黑板上演示,进行演示,易于突破重难点)
(2)挑你最喜欢的一种口算方法练习讲讲。
(3)因为10—7=3所以30—7=27。
(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
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指名找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释,后老师补充。
(其实,这道题和前面的加法一样,也可以竖式求结果,你能运用加法的书写方法,结合减法的口算方法自己列竖式做做吗?边写边想: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办?)
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回答问题。
2、总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3、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自己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先自己独立完成,在同伴间交流。
4、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尝试着用竖式解答,和同伴说说自己的算法。
三、知识拓展、加深理解
(数学书76页)试一试:
自己观察图弄懂题意,说说你的解题方法。
35—8=为什么用减法?
35表示:
8表示:
怎样计算:
①订正竖式计算,为什么个位结果是7不是3。
②再依据数线分析,体会减相当于倒着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2
第六课时: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数射线、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利用有趣的情境和轻松愉快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0~9的数字卡片
学具:数字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绵羊村跟喜羊羊他们一起玩吗?
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面露难色地)可是绵羊村该怎样走呢?我们先去问问路吧!在路上,我们看到两只母鸡,(课件对话:“母鸡阿姨,请问您知道去绵羊村的路吗?”,“我们有个难题解决不了,想先请你们帮我们评评理,一会才带你们去绵羊村。”原来它们正在比较谁下的蛋多。(课件对话:“我下了9只蛋,我多。”“我下了26只蛋,我比你多。”)小朋友们,你能帮帮它们吗?
板书: 26>9 看位数
(二)以旧引新,提出问题
正当第二只母鸡洋洋得意的时候,又来了第三只母鸡。(课件对话:我下了28只蛋,我才是最多的。)28和26都是两位数,应该怎样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鸡蛋图,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比较的?
课件显示实物图
集体交流比较28和26大小的不同方法
生1:我是看图的,第一幅图是5行多3个,第二幅图是5行多1个。
生2: 我也是看图的,第一幅图差2个就满了,第二幅图要差4个才满。
生3:28在26的后面(或26在28的前面)
生4:28里有2个十和8个一,26里有2个十和6个一
生5:28和26是的十位是一样的,都是2,再看个位,28的个位是8,26的 个位是6。
……所以28大于26
板书:28>26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但是如果没有了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方法呢?
下面我们借助数射线来探究一下。
2.借助数射线比较数的大小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交流。
比较39和45,32和30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听要求:(1)把数标在数射线上(2)轮流说说比大小的方法,看谁的方法较方便。 (3)说完后,把纸放在组长的桌面上,马上安静坐好。
(学生交流时,板书39○45 32○30)
师:××小组,我发现你们刚才交流时非常认真,讨论得很热烈,请你们组的这位同学来说一说吧。
全班交流,注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数射线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讨论如何比较熟的大小.(同桌合作.)
小结 :位数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的数大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就大(板书)
三、练习应用,及时反馈
母鸡齐说:我们终于知道比较的方法了,你们真厉害啊。好吧,我们带你们去绵羊村啦。
但是,聪明的喜羊羊为了防止不爱学习的灰太狼来偷袭,设置了三道机关,只有答对了题才能进入绵羊村,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关吗?
(一)过关巩固
智慧过三关(□里可以填什么?)
第一关:25>2□(有什么要求呢,能不能随便填一个数?)
第二关:46<□6
第三关:79=□9
顺利过关了!见到喜羊羊真开心,大家一起玩游戏。
(二)乐中求学
游戏比赛,抽卡组成两位数比大小
说明游戏规则:
(1) 全班分两队(男同学是喜羊羊队,女同学是美羊羊队)
(2) 每队排一名代表抽数字卡片:
第一回合:第一次抽的放个位,第二次抽的放十位,数大的就赢。
第二回合:第一次抽的.放十位,第二次抽的放个位,数大的就赢。
第三回合:一起抽两张,自己决定放在哪个数位上,数大的就赢。
板书: 喜羊羊队(头像) 美羊羊队(头像)
从这个游戏中,你学会了什么?
(三)提高练习
练习题4:
三月份是植树节,为了绿化绵羊村,它们进行了一次植树比赛,喜羊羊种了79棵,美羊羊种了60棵,沸羊羊种了98棵,慢羊羊种了38棵,懒羊羊种了58棵。请同学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它们排排队。
( )<()<( )<( )<( )
绵羊村真美丽!我们也要向喜羊羊学习,多种树,绿化大自然,使大自然更美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提高题,从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提升到比较多个两位数的大小,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多个两位数的大小,在这也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小结
开心的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你们今天去绵羊村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实际应用
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要离开绵羊村了,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拿出喜羊羊送给我们的数字卡片,按要求从绵羊村的两个出口离开。
前门:班长高举写着“大于50的数”的牌子。
后门:副班长高举写着“小于50的数”的牌子。
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6>9 看位数
39<45 位数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的数大就大
28>26
32>30 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就大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3
教学背景:
十几减7、6的教学是在原 有 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单快捷,从而比较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法”来计算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从 实际情景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计算十几减7、6,从而进一步理解“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这一过 程,让学生能够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7、6的多样性教学方法。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探索新知
1、情景引入,PPT课件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真适合去游玩,一(2)班的师生们今天一起去水族馆参观呢。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1:他们在看金鱼。
生2:他们在数有多少条金鱼。
(2)师:从图中你发现哪些信息?
生1:小男孩说,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条。
生2 :小女孩说,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条。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明亮,观察的真仔细!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提出了一 个问题,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好吗?
2、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1)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13-6= □
13条金鱼,黑的有7 条,红的有几条?
13-7=□
(2)帮助学生理解, 初步建模。
13和6(7)分别从哪里来?
13是总数,6(7)是其中的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 以用减法来计算。
3、尝试计算。(PPT课件出示)
6+( )= 13 7+( )=13
13-6=□ 13-7=□
想加法算减法 想加法算减法
13-6=7 13-7=6
三、巩固练习
见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你都学会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1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学生汇报。
“你们想知道大耳朵图图在看动画片前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屏幕演示:图图和妈妈商量看动画片的情境,并将钟面上的时间定格在5时35分。
“图图不认识这个时间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谁认识这个时间?”生说后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和图图一起来认识时间。”(板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学具袋,这是一个钟表模型,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再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学生观察后汇报。
教师重点处理大格、小格,使学生明确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一大格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并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2.认识“分”。
(1)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知道分针从12走到1、走到2、走到3……,走一圈各是多少分?
3.认识几时几分。
从认识5时、5时半复习引入,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6时10分、6时20分、7时25分……,师生共同总结概括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4.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听1分钟的'歌曲,歌曲没听完,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短暂,渗透珍惜时间的意识。
5.读写几时几分。
出示11时5分的电子表,明确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在圆点右边第一位添写一个“0”。
学生试写2个时间。
三、拔钟演示,认识时分关系
媒体演示: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再让学生自己拔拔,得出1时=60分的结论。
四、实践应用
1.结合图图一日的时间,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并拔出自己晚上休息的时间。
2.出示天安门前升旗时间、车票上、钟楼上的时间,让学生感知时间的广泛应用。
3.借用刘翔110米跨栏的成绩12秒91,引伸时间单位——“秒”。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景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今天老师就首先带领大家来到热闹的操场上,你们看,有位老师和孩子们玩得正起劲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师生玩游戏的图片。(教师做母鸡,一学生做老鹰,其他学生做小鸡)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排列的队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特点。比如学生说队形成“一”字形,教师马上追问:“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怎样站成这个‘一’字队形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是面对着当老鹰的同学站的,还可能会说教师是背对着小鸡们站着的。学生还可以说当老鹰的同学是面对所有的同学和老师站着的。通过这样一些追问和观察,让学生关注图中人站的位置,从而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回答进行总结,有意地引进这节课的主题。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面对和背对,这正体现了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小朋友最熟悉的方向开始学习认识前后。(板书课题)
[点评: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情景中初步感知人们所处位置的前后顺序,同时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回答一些问题,从而感知方向与位置问题随时存在于我们周围,激发学生学习方向与位置的兴趣和动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6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能力训练点: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7
教学目标:
1、在《采松果》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目标定向,激趣导入。
1、孩子们,今天的课堂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看看他们是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然后粘贴到黑板上)大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吧。(松鼠妈妈好,小松鼠好)小松鼠想邀请我们到他家的森林里采松果,你们想去吗?(想)那得完成松鼠妈妈给我们出的几道口算题。
2、课件出示口算题:我是口算小能手。
4+3= 9—7= 60+4= 12+6= 18—3= 30+40=
3、过渡:同学们个个都是口算的小能手,走吧,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采松果去。(板书课题:采松果)
二、主动探索、顺学而导。
(一)出示采松果情境图。
1、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回答)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
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
4、小松鼠再采几个松果就和 妈妈一样多了?
5、松鼠妈妈去掉几个松果就和妈妈一样多了?
6、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
(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解决问题,探索算法。
1、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
(1)读问题。
(2)列算式(孩子们都会列算式,而且能说出得数)
(3)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师:25+4=29(个),29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验证一下,请同学 借助于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开始吧。
师: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用小棒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抽生到台上演示摆小棒的方法,要在展示台上边摆边介绍自己的方法:先摆两捆和5根,再摆4根,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捆和9根合起来就是29。)
师表扬:孩子们,听清楚了吗?看明白了?(听清楚了,看明白了)孩子,你的展示很出色,你很棒,谢谢你,请回吧。
师:不懂得不要着急,老师再用课件给大家演示一下,老师一边演示,你们一边说。
师:谁愿意到台前给大家分享一下拨计数器的方法?
生:先在十位上拨两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是9,和十位上的两个十合起来就是29。
师:嗯,你的展示很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还想采访你一下:为什么要在个位上加4颗珠子呢,而不在十位上加4颗珠子?
生:25+4加的是4个1,而不是4个10,所以,必须在个位上加4。
师:老师的问题都难不住你,你真是一位小小数学家,谢谢你,请回吧!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不可能带着小棒和计数器,我们到商场里买东西,想先算一算自己花了多少钱?一般用什么方法?(口算的方法)
师:谁能把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转化成口算的过程?
生:把25分成20和5,5+4=9,20+9=29
师: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你很聪明。
师: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要列算式,算结果,带单位,还要会答,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要求把答写下来,要会口答。(提问学生口答一下)
(让学生多说一说口算过程)
过渡:经过大家的努力,顺利解决了第一个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
2、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
(1)读问题。
(2)列算式
(3)验证结果。
(4)展示交流。
过渡: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可真强啊,第二个问题也顺利地得到了解决。课前,我们提出了那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余下的问题。
3、解决余下问题
先列式,在观察这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发现解决几个问题的算式是一样的,老师告诉学生,这几个问题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求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
4、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计算法是:
1、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2、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3、再和整十数相加。(十位不变)
让学生读一读这种计算方法。
过渡,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老师考考你们。
三,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1、第一关:齐心协力勇夺红旗。(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2、第二关:大显身手解决问题。(完成书上52页第三题)
3、第三关:英勇无敌超越自己。(完成书上52页第五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最后像上面那样写出两组算式。
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一个比一个棒,本节课你们愉快吗?在愉快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采松果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5+4=29 (个) 25—4=21(个)
20 5 20 5
5+4=9 5—4=1
20+9=29 20+1=21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8
教学目标:
1、了解每个数在“数龙”中的位置及与相邻数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认识百的数列,能说出百以内的一个数的邻数,会根据要求将一个数添加或减去成整十数。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百的数列。
难点:1、掌握找邻数的方法,结合数射线进行凑整、推算练习。
2、探究回到整十数和进到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数学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数数练习,10个10个数。数单双数。5个5个数。数字接龙游戏。
一、数射线上标数。
1、出示书本P16数射线
将39、83、45、54、96、97在数射线上表示出来。说一说是怎么找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将数表示出来,复习的同时,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将百以内的数表示出来。)
二、在数龙上探究
(一)找邻数
1、出示数龙。
师:今天我们要新认识一个学习数学的工具:数龙。
(1)问: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数的排列顺序、邻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导、补充。
(2)在数龙上标数。
2、找邻数。
(1)先说说65、50、85、20、35的邻数,并在数龙上找一找。
(2)同桌交流找邻数的方法(进一格或退一格;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1,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1)。
3、练一练:
(1)找邻数(任选一列完成)书本P16/2
重点说清如何找100的邻数。
(2)通过向前、退后找邻数。书本P16/3
4、小结:找一个数的邻数,不但能在数龙上找,还能通过-1和+1的方法找到。
(二)找相邻整十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找邻数的方法,如果要找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数,你会找吗?
1、找与某数相邻的整十数。
(1)在数龙上找一找47,63,99,16,34分别位于哪两个整十数之间。
(2)用找到的方法说说52、76、85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
(3)回到整十数和进到整十数。
尝试第一列后交流方法,再完成第二、第三列。
21 - =20 97 - =90 25 - =20
22 - =20 77 - =70 25 - =20
23 - =20 57 - =50 25 - =20
24 - =20 37 - =30 25 - =20
25 - =20 17 - =10 25 - =20
交流完成后的发现。
(2)小结回到整十数的方法:
一个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回到整十数。
(3)进到整十数(先讨论方法,再实践练习,任选一列)
39+=40 26+=30 25+=30
38+=40 46+=50 36+=40
37+=40 66+=70 49+=50
36+=40 76+=80 64+=70
35+=40 86+=90 81+=90
(4)小结进到整十数的方法:
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加上某数后得到十的数,就能进到整十数。
(三)推算
1、推算。
7+3=4+6= 8+2=
17+3=24+6= 28+2=
37+3=44+6= 58+2=
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2、补充成整十数。
6+ =10 4+ = 7+ =
66+ =70 24+ = 47+ =
86+ =90 54+ = 77+ =
理解要求、观察算式、说说想法、谈谈疑问、动手完成、在数龙上检验。
三、总结
说说你的最大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
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1、找规律填数
78,75,72,_____,_____,_____ 40,45,50,_____,_____,_____
2、5个一,3个十是()。74是由()个(),()个()组成的。
3、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十位上是2的数是()。
4、100里有()个10,()个20,()个25。
(2)根据要求填数
①写出a、b……表示的数。(4%)(每格0.5分)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②写出与a、b、c相邻的数。
_____a_____ _____b_____ _____c_____
③写出与d、e、f相邻的整十数。
_____d_____ _____e_____ _____f_____
板书设计:
小练习
相邻数
相邻整十数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搭、拼。
教学难点:
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五个平面图形好朋友,你们能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吗?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
师:现在我们看看下面这幅图藏着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集体回答。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全答对了,这节课让我们快来试试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更多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从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中找出基本的平面图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复习了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及表现自我的空间。
2.拼一拼。
课件出示动画:
用5个基本图形拼一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种平面图形的的特征。
要求同学拼一拼。
(1)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我拼出一个三角形。
……
(2)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自己动手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怎样的图形?(学生独立拼组,同桌互相交流)
把同学们拼好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是不是所有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呢?
学生展开讨论,集体交流,用另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一拼,看一看,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
(4)拿出事先准备的`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选取两幅作品贴在黑板上,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分别拿出2个、3个同样的正方形再拼一拼,使学生明白:不是任意个数的同样的正方形都能拼成大正方形。
设计意图: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
(5)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
1.用4个和4个拼一拼。
同桌合作,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试一试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呢?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最漂亮!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2.练习题。
缺了()块。
答案: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将下面的图形剪一次分成2块,然后拼成长方形。
例:
答案:
设计意图:设计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
4.用10根小棒可以搭一座小房子,前面是朝左侧的。你能只移动2根小棒,使它的前面向右侧吗?试一试,把你搭成的图形画下来。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搭、拼。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其他的平面图形,我们一起来总结下吧。
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2.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3.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等值间的换钱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观察人民币、数钱、换钱的活动,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交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在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个存钱罐
学生准备:自己存钱罐中的人民币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拿出存钱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谁知道这是一张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在你的存钱罐里找出这样的人民币。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1元的人民币的?
生:上面写有“1元”。
师:写有数字的这一面叫“正面”,印有图案的一面叫“反面”。1元的人民币反面有什么图案?
找一找,你手中还有那些也是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
生:2元、5元、硬币······
2、认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你能找出以“角”作单位的人民币吗?说说看,有哪些?
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单位不一样。
生:图案不一样。
生:2角短一些,2元长一些。
······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找一找,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都有哪些?你发现了什么?
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师:老师想用1张1元的人民币换成1角的人民币,谁能帮帮老师,应该换几张?为什么?
生:10张。1元=10角
师:1角可以换多少分?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能数数你的存钱罐里有多少人民币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搭一搭、画一画、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4种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间的联系。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丰富识别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主动寻求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摆一摆(练习四1)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能不能摆出一些图形呢?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摆出题中的图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练习四2)
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说折出了什么图形?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3、画一画(练习四3)
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折一折(练习四4、5)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的三角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集体交流,反馈。
(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请学生扮演,交流,反馈。
三、找规律
照样子接着滑下去(练习四6)
学生观察图形排列规律,自己试着画一画。
小结:在这些动手实践中你对学过的图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四、启发思维,隐身拓展
1、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看图,明确没副图下面的填写要求。
引导学生数一数,结合交流适当指导。
2、组织“动手做”
让学生说说课本上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图案。
引导:你能拼成怎样美丽的图案?在小组里试一试,互相交流。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课件,学具。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咱们来猜个谜语: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风车)
师:大风车转起来可真好看。有个小朋友用几个图形拼成了一个大风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大风车呢?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分类是按一定标准把一些事物分组。)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风车图片
问: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可以怎样分?(按形状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形状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生:三角形最多。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注意:一一对应)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2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都表示这个形状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形状分为4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做下总结。刚才我们把风车用了哪些图形,每种形状有多少个,做了分类整理。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做的吗?第一步是什么?然后做什么?
(二)拓展练习
1、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风车图,还能用别的标准分类吗?你来试一试。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形状,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展示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垃圾分类,超市摆放,图书馆图书……)
2、小结: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练习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类按颜色分类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情景图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比鲜吨用妗⑹闭搿⒎终耄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蹦芙岷舷质瞪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教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表。
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教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教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教师:看看早上7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起床)想想(板书:想。)每天早上的7时你经常干什么?
教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教师:这样学会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教师:我们就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
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教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对)教师也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整时?它们的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又指在哪里?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教师:这是几时?(9时)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显示: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9与10之间)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显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教师:请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看、议、想,任选一个钟面来讨论。
学生讨论后,一组一组地上讲台汇报。
教师:有道理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有道理。谁再来汇报?
学生继续汇报,不足的地方同组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刚才你们认识的9时半、3时半、8时半都是几时半的时间,它们在电子表上是这样表示的(显示电子时间),根据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我们把9时半写成9时30分,把3时半3时30分。8时半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8时半写成8时30分。
教师:对了,我们说的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另外你还知道哪些几时半的时间?它们的分针、时针分别该指在哪里?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四)巩固运
(1)教科书79页练习十的1,2题。
(2)利今天学习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来猜一猜。显示以下情景:看《大风车》节目,早上上学,上午第二节课,晚上睡觉。
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猜大约是多少时间。
三、课堂
教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那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显示情景图片:兰兰这周星期天准备洗洗红领巾,看看电视,做做作业,到书店买几本故事书。请你利今天学习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帮她设计,她该什么时间洗红领巾,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做作业。看谁安排得最合理。
学生安排后,集体评议略。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4
【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是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且力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较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发、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们买东西要用( ),人民币的单位( )。
2. 口算
1元=( )角 1角=( )分
10角=( )元 10分=( )角
80分=( )角 50角=( )元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教学例6
小朋友们刚才大家都说出了许多小商品-气球,那你想买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上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列算式并计算答案)
你还能根据这幅画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请其余学生回答,说明解题思路、计算方法。)
三、购物实践活动
1. 看图列式计算
8角 + 9角 =
1元2角 + 9角 =
2. 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发现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
四、教学效果测评。
1. 一共多少钱?
2. 教材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可直接写在书上。
3. 购物。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 )钱。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 )钱。
(3)张刚买上面3种物品,付给售货员2元钱,应找回( )钱。
4. 找回钱的练习。在应找这一栏应写上算式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元=( )角 1角=( )分
10角=( )元 10分=( )角
80分=( )角 50角=( )元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5角+8角= 1元-6角= 1元+3元1角=
8角 + 9角 = 1元2角 + 9角 =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1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50+20——+20——+1647+2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4)反馈练习:完成第75页“做一做”。
32+6=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1)竖式的写法。
我们会用竖式计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样算呢?(板书:34+25=)
教师演示: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算?启发学生得出: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整相的和整捆的相加。(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学生讨论:写竖式时应该怎样对位?启发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板书:
提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先把单报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9根,再把3个整捆的和2个整相的小棒合起来,是5个整相的,一共是59根,所以34加25得59。
小组讨论:计算时先把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数?
引导学生汇报: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9根,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4加5得9,在横线下面个位上写9。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5个整捆,也就是5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5
教师板书:
(3)阅读教科书76页例2,填上得数。
回答问题:①在上面的竖式里是怎样对位的?
②在上面的竖式里,是从哪位加起的?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告诉学生:以后做题虚线方框中的式子不用写。
(4)反馈练习:完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24+63=52+36=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填写上面的括号,再让学生说说从哪位加起,然后计算出得数。
4、看书,质疑
(三)全课
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随堂练习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位加起的
布置作业
练习十八第2题。提醒学生:写竖式画横线时要用直尺,书写要工整,对齐数位,认真计算。
2笔算下面各题。
82+7= 70+20= 61+25=
35+42= 3+44= 30+69=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例134+5=39例234+25=59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相关文章: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08-14
春节英语作文100字07-22
我的妈妈英语作文05-29
我的妈妈英语作文08-27
我的爸爸英语作文12-12
我的春节高中作文10-08
我的英语老师英语作文08-21
我的英语老师英语作文05-19
春节我的节日作文02-11
我的春节作文高三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