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作文【实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人物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人物作文 篇1
他是一个外交官,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他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他就是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蔺相如。
蔺相如是一位文将,他温文尔雅。蔺相如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在赵惠文王时期,秦王得知赵王有了和氏璧,就想骗取和氏璧归为己有,而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面不改色,毫不畏惧,他和秦王进行了巧妙周旋,最终完美地保住了和氏璧。秦王在求得和氏璧无果之后想要再次刁难赵王,约他在渑池之会上相见,想在此让赵王屈服于他。于是赵王去渑池见秦王,蔺相如拼命要挟秦王为赵王击缶,夺回了赵王和赵国的尊严。因为蔺相如有胆有识,为赵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赵王又封他为上卿。这就是渑池之会的故事。
蔺相如的职位要比廉颇高,廉颇很嫉妒,于是廉颇想要狠狠地羞辱一下蔺相如。蔺相如每次上朝时都谎称自己生病因而不能出朝,避免了与廉颇的.会面。可一次偶然的相遇,蔺相如一看见廉颇,就连忙叫车夫往回赶。蔺相如的手下见了,说蔺相见到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趁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呀。”
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后惭愧不已,于是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蔺相如这种爱国,顾全大局,有胆有识的精神,真值得让我们欣赏。
历史人物作文 篇2
"跨过历史,转身回望,浮华散尽,汉宵苍茫,一切沉寂。——题记
曾经,历史被时光的细沙掩埋,当我们回首时,一切依旧。抹去覆盖在上的细沙,抖落飘落在上的尘埃,再一次翻开这本放置许久的史书,这个熟悉的名字仍在。
纵身历史,孰能无过。他的功与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他六国,他是我国第一位封建帝王,他是上的天才,他名垂青史。他,就是争议的帝王——赢政。
他年仅三十就已登基即位,他嫪氏叛乱,扫除吕不韦,连杀带流放上万人!有人说他,没错,可是这也显示出了他果断的大略。
他仅仅花了九年的时间将战国六雄打败,他的丰功伟绩无人能超越。由此可见,他非常有才智和策略。
在六国后,他又了文字、货币,这些成就,又有谁可以超越?
他自夸自己是“始皇”,有人说他,骄傲,敢将自己的功绩盖过三皇五帝。然而,敢如此夸耀自己的,我想也只此赢政一人。正因为他的霸气,成就了他在上无人可敌的地位。
他开始修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当时千里之地尽是尸骨,百姓生活并不如意。也反映出了当时赢政的。然而,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当时没有赢政这个,那么哪里来如今的历史,哪里来这世界独一无二的长城?如果当时没有修筑长城,那么之后的朝代又是如何抵抗外敌的?
他即位不久,便有人为他设计秦始皇陵。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如今这世界的“兵马俑”。
他曾经为了国民的思想,做出了的举动。这又成了后人争议他的功与过的依据。是的,他是曾经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可是又有谁理解他真正这么做的目的?他也许只希望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也许只希望能够国民的思想。你可以说他只是为了地位,可是又有哪位不这么希望呢?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说秦始皇的功绩有多伟大,只是秦始皇的'功与过,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定义,你可以说秦始皇是,就连当时的百姓也秦始皇,“秦始皇,夺俺粮,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喝吾浆,食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这些足以证明他的“过”。
但是人无,秦始皇赢政也是如此。我们无法用好与坏去断定一个人。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虎视何雄哉!”,也曾评论赢政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他为中国屹立于古代东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若是没有他,中国的史书上将会有多大的一片空白。
没有人可以完全地诠释他的好与坏,那么就用每个中的答案来回答他的功与过吧。"
历史人物作文 篇3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第一感就是:诸葛孔明真的好神奇,好伟大。似乎,他就是一个神。
的确,一个人生前神机妙算,如有神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的确很了不起。但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此人还能预测出他死后的事,这就让我有些不可理解。尤其是他能够预知“魏延必反”,这的确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知道了《三国演义》仅仅是小说而已,不可以当做历史的 。
魏延,蜀军五虎上将之一,在后刘备时期他是最为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屡出奇谋。应该说,他为蜀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他却被丑化成了一个叛徒,令我为这位大将有些打抱不平。毕竟,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说到魏延,就不能不说那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事情是这样的: 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客观地说,诸葛亮的方案虽然比较保险,但敌军布防严密,难有斩获,不过作为指挥官,稳扎稳打的方法无可厚非,但如果真的按魏延的.计划作战,历史会不会就改写了呢?
当然,历史,不允许我们假设,事实就是事实,不可更改。我要说的是,敢于去质疑领导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精神,需要勇气,不管是对是错,魏延的做法都是值得赞赏的。就像在生活中领导、上级或者老师的意见与你不一致是,敢说出来就是值得尊重的。
然后还有一件事,确实更令我感到奇怪:诸葛亮临死前能料到“魏延必反”并且留下锦囊这就让我不可理解了!应该说诸葛亮确实很伟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但这件事,绝对不是历史的事实,而近年来也有不少史学家为魏延“翻案” 其实他是一直忠于蜀国的,我个人持相同观点:毕竟诸葛亮去世时,论军功,论谋略,论威望魏延在当时均是无人可比,这样的战将却得不到丞相的信任,闹点脾气也是正常的如果说这就是要谋反的话,那我们的开国元勋彭大将军岂不成了大叛徒?!
当然,这篇文章绝对没有贬低孔明的意思,只是希望如今的人们能正视历史,尊重史实,不可被带有戏剧性的演义小说所迷惑。让我们穿过时空随道从历史的迷雾中找到真正的历史!
历史人物作文 篇4
李白,一个诗人,一个剑客,一个饮者,一个影响了所有中国人的唐代书生。
在唐代,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有张九龄、骆宾王、杜甫、王维、韦应物、白居易等2500多诗人,但是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白大哥。哎!要是他还在世上该多好啊!我一定要和他做好朋友!
李白太厉害了!他五岁开始就读了很多诗书,二十岁以后就非常有名气了,他的朋友很多,比如杜甫、孟浩然、王昌龄都是他的好朋友,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物。他喝酒也能写诗,旅行也能写诗,而且让人过目不忘,句句经典。最牛的.是,他居然和皇帝交朋友,并且为皇帝的妃子——杨贵妃写了最著名的《清平调》,从那以后,名声大震,都知道了他的大名。其三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写得太妙了!我也要向李白大哥学习,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书生。
历史人物作文 篇5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晏子,他是一个聪明绝顶,随机应变,能力很强的“天才”。
最让我佩服的故事,就是晏子使楚。
有一次,晏子去采访楚国,楚王知道他很矮小,就开了一个狗洞让他进去,换作常人,一定恼羞成怒,可是晏子却镇定地让士兵转告楚王说,这是狗洞,只有进“狗国”才能走狗洞,楚王只好开了大门。
在交谈之时,楚王又想嘲笑晏子,就让士兵,请上犯盗窃罪的齐国人,而晏子却说,这是因为水土不服,来楚国的人都去当小偷了。而在齐国,人们都安居乐业。暗指楚国国风不佳才会让这位齐国人走投无路。
多么强的'应变能力啊!一边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又讽刺了楚王,太厉害了。别着急,他还有更厉害的呢!
楚王问晏子:“齐国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要派你来?”晏子回答:“在齐国,越差的人就要去差的国家。他最不中用,就只能来楚国。”楚王只好赔不是。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怎么样?厉害吧!这可是一位智力超群,随机应变的能人!
历史人物作文 篇6
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次奇遇。一天,诸葛亮在路上走,忽然,迎面走来一美丽的女子,对诸葛亮大献殷勤,诸葛亮也对她心生爱慕。又来一老者,对诸葛亮悄声说,那女子是瑶池中的鸟儿幻化的,诸葛亮不信,那老者就降服了那女子,只见她变成了一只大鸟儿,拔下几根羽毛飞走了。诸葛亮便用这几根羽毛制成羽毛扇,春、夏、秋、冬都寸不离手,有人说诸葛亮是为了纪念那女子,也有说着神鸟的羽毛有神奇的功能,才得以让诸葛亮那么聪慧过人。
这当然只是神话传说,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个人,更愿意信服诸葛亮是靠后天学习以及实践,才获得如此多的知识的。
对于诸葛亮的知识渊博,我们仅靠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可以看得出。刘备,可不是一般人啊,连他都肯放下架子请诸葛亮,还一脸请了三次,就可想而知诸葛亮的聪慧以及他对刘备的重要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颗闪亮的银星,如果没有他,我们的三国史就会少很多趣味,刘备等人之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趣事了。
相对于诸葛亮的“天生聪慧说”,我更愿意信服与诸葛亮的“后生勤奋说”。有史书上说,诸葛亮年少时读书勤奋,长大后被各方权威人士大大赞扬,最终进入政界,成为了军师。这也是我喜欢他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勤学好问,活学活用的精神,并将它长久的发扬下去。
历史人物作文 篇7
古今以来,天下出现了数之不胜,但在我认为,最突出的还要非曹操莫属了,他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使人难以捉摸,历史上对他的看法也较有争议,不过,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诗人。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但是,曹操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作文 篇8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让我推开岁月尘封的门,让我走过清,走到明,走过元,一路走到南宋。就让我和着凄婉的宋词,踩着千年的月光,悄然走进沈园,去寻那清香似旧时。
一、小楼一夜听春雨
那在江南的烟雨中徜徉了千年,忧伤了千年的《钗头凤》。
某一年,当时沈园中应是百芳争艳的时节吧,才华横溢的陆游娶了秀美柔雅的唐婉,过得幸福安宁。
又一年,应当是残灯听落花的时节吧,陆游心爱的唐婉因为“二亲恐其惰于学”遂将唐婉赶出家门“放翁不敢逆尊者意”泪眸中,他依稀的唐婉碧裙拽地。
两年的时光一晃而过,陆游不记得梦过唐婉多少次,两人终究难舍难分,多次私会,不想陆母发觉,,陆游是个孝子听取母亲之意娶了另外一位女子,最后的悠悠情思也被陆母这样斩断。
陆游的再次娶亲他的婉儿肝肠寸断,第二年唐父便安排女儿出嫁,嫁给当时一个名声显赫的文人—赵士程,唐婉当时入目的应当是满目刺眼红色吧,刺得两行清泪顺颊而下……
再次相见,已是十年之后,陆游故游沈园,走在沈园的幽深小径上,回想着当年与唐婉在一起的时光,低眉信步一抬头,眼前的分明是唐婉,唐婉和赵士程来沈园游玩,唐婉正在给赵士程斟酒,那露出的纤纤细手,拨动了放翁的思绪。是啊,唐婉早在十年之前的泪眸中就不属于他了……只是那一刹那,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二人眼中所包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万千心绪只留下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一生仕途坎坷,遭受排挤,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而一首《卜算子·咏梅》也表达了他“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如梅般高洁品质。
陆游的一生力主抗金,早年便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二十岁的放翁意气风发。
“失夜卧枕戈,睡觉满身霜。”陆游在自己的诗中寄托一缕又一缕的对祖国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前途的满腔愁绪。
他是英雄,提起笔来,挥毫诉出一首永流千年的佳句;
他是英雄,拿上剑来,击狂胡草军书杀敌报国。
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岁月斑驳了过往,人是抵不住时间消磨的,哪怕是陆游。
人终究是会老的,一一生力主抗金的陆游,如今壮志难酬,却已斑白了两鬓,旧日的战袍也被那尘土所盖,锋利的宝剑也被那多年的锈迹所封。他们的主人也早已半面尘埃,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化为一句“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窗外的冷雨,泼打着梦,耳边分明是千乘万骑的声音,落得这般境地,放翁不为自己悲哀,却依旧牵挂着国家安危。
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抗金之志,苍白了自己一生的陆游,在最后的遗愿中仍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多想,踩着那千年的月光,踏过千年的平仄,去读疼那半是当年是放翁,去读疼那“粉壁醉颗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既有雄浑豪迈的大将风范,又有凄婉温柔的儿女情长;
既有要遣天健儿唱的气概,又有一夜小楼听春雨的情调。
放翁,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
跨越千年的韵脚,放翁清香似旧时。
历史人物作文 篇9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浓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就是来自《水浒》的他——武松。
武松自小行武,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刚猛不屈是他刚烈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的英雄本色;满腔热血构成了一个传奇英雄人物。如果用三个字概括武松的性格,那就是力、勇、智。这三个字既是武松行侠仗义的特点,又是武松打抱不平的写照,力、勇、智使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武松力大无穷。在景阳冈,他独自一人赤手空拳对战一只老虎。只见武松先是一闪,再是一躲,摸清老虎“一掀,一扑,一剪”的'套路。等那老虎复翻身回来,武松一棒,二跳,三拎,把那老虎按将下来。见那老虎挣扎,他便往老虎脸上乱踢。又见那老虎咆哮,一边用左手揪住顶花皮,一边用铁锤般的右拳击向老虎,打得老虎眼鼻口中鲜血四溅。
武松勇敢无畏。为了亲情不顾三七二十一闯入酒楼,左手拎着人头,右手拔出尖刀,往那西门庆脸上一扔,吓得西门庆魂飞魄散。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武松怎会饶过西门庆,他一钻,一带,一提,一抓,便把西门庆扔下楼去,又纵身一跃,跳下楼,手起刀落,剁下西门庆的头。
别看武松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智却不容小觑,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他从馒头中便看出异样,当其他两人因为饥渴喝了放入的酒时,武松却临危不乱,偷偷把酒往角落一倒,假装晕倒,等孙二娘一过来,就立即翻身而起,将孙二娘绊倒在地。
从景阳冈打虎,我们见识了一个力大如牛的武松;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到血溅鸳鸯楼,我们见识了一个嫉恶如仇、秉性刚烈、勇敢无畏的武松;从大闹飞云浦到智打孙二娘黑店,我们更见识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武松。
这就是武松,一个武艺高强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智勇双全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这就是武松,一个敢作敢当的好汉;这就是武松,我心中的英雄好汉。
【历史人物作文】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的作文01-03
作文历史人物03-25
历史人物作文03-17
历史人物作文02-18
(经典)历史人物作文01-11
【集合】历史人物作文04-06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01-25
【实用】历史人物的作文04-01
历史人物的作文(实用)06-30
历史人物作文[优秀]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