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景,那情作文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人,那景,那情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人,那景,那情作文1
终于,在许久的别离之后,我回到了故乡,却发现一切都变了模样:黄土路成了柏油路,油菜花田成了健身广场,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而爷爷为我种下的那一排白杨树,仍矗立在风中。心底不禁有了几分庆幸。
“爷爷,我来啦!”我笑着说。可爷爷只是蜷在沙发里,双眼浑浊无神地望着地面。我又提高音量:“爷爷——我来看您啦——”这次,爷爷好像听见了。他微微地仰头,努力地想要看清我的面庞,可也只是徒劳。他漫无边际地点头回应着:“啊——好,好——”
忽然鼻头一酸,我盯着爷爷头上的大棉帽,不敢眨眼睛,我怕眨眼会把泪珠挤得掉落。在朦胧中,我似乎看到了曾经的他。
意气风发的年纪里,他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去参军了。残酷的战争没有打败他,枪林弹雨之后他选择了回家来,老老实实地种田,种田。爷爷没有赚大钱的商业头脑,有的,只是庄稼人最基本的老实憨厚。人家卖东西给他缺斤少两,他笑笑;人家把他的'瓜果顺手摘走,他笑笑。褪去年少轻狂的一腔热血,后来的他伟岸、正直又朴素,就像门口的白杨——
所有枝丫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树干粗直,不断向上发展,似是要插入云霄才肯罢休,铁青的树干给人莫名的敬畏之感。
爷爷也是这么教导我的——做人一定要正直朴实,像白杨树一样不停歇地专心往高处生长。
童年的早晨,都是被爷爷唤醒的。他不许我睡懒觉。早饭前,他总要带我去田里走走,看看。我常能看到最美的乡村早晨。
清晨的到来总是伴着丝缕的雾气,天地间仍是一片朦胧,似是未睡醒的孩童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睡眼,一排高大的白杨树在风中挺立着。他领着我,向村口的田地走去……这就是记忆中的故乡的晨景了。
时光的流水不断冲刷,可童年里的那些早晨却越发清晰了——以后的每一个早晨,每一天,我都不曾懒惰懈怠。现在,我长高了,爷爷老了,那些白杨更粗壮挺拔了。
我想:时光,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滚滚浪涛,他冲刷侵蚀着爷爷的韶华,但是,他的言传身教已经给予了我深深的烙印——正直朴素,如白杨一样。
那人,那景,那情作文2
假期里,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回乡下老家看望外公,浸润了一天田园农家风光。这会儿还真像宋代诗人翁卷说的那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
乡村里可真多花!山上有数不清的映山红。那一朵朵映山红就像孩子们玩耍时的笑脸。乡下人家总会在门前屋后搭一个棚架。在上面或种南瓜,或种丝瓜,或种百香果。当瓜果成熟了的时候大人们把它们摘下来,孩子们就一拥上,生怕自己吃不上甜蜜蜜的瓜果。
如果你到了乡村总会在每一个房前看见一只母鸡率领着一群小鸡在附近觅食。而公鸡总会跟在他们后面,像一位威猛的战士,守护着自己的家,又像一位尽职的父亲保护着自己的家人。母鸡一旦找到食物总会先让给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先吃,自己再吃。看来鸡群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家庭呀!
几场雨过后,你总会看见天边那美丽的一道彩虹。小溪的流水声像是一曲美妙的音乐,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着调子。杜鹃鸟像是给自己找一种娱乐的方式,于是高声啼叫。这位"钢琴家"与这位"歌唱家"配合的是那么默契。再看看乡下人家,他们早已跑到田里干活去了!那水,那鸟,那人家,构成了一道别有趣味的风景画。
傍晚,红霞印在天边,霞光是那么的耀眼。鸟儿一家搂在一起,仰望天空。周围一片寂静,鸡不叫了,杜鹃鸟也不再歌唱,小溪也渐渐的平缓下来。但这时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醒这个寂静的傍晚。"孩子们,吃饭喽!"外公的'话语显得是那么的亲切!
晚饭过后,我们搬着凳子跑到屋外,边欣赏着天边的一轮明月,边闲话家常,让人感觉身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我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空,银河好似已凝结成冰,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月色如水,轻轻地抚过大地。
夜深了,窗外黑黝黝的,寂静的夜空中透露出一种神秘的色彩!叶子翻了个身落在地上安详地睡着了。
【那人,那景,那情作文】相关文章:
那人那景那情作文09-17
那景那情那人家作文08-31
那人,那景05-06
那山,那景,那人作文09-28
那溪,那景,那人作文09-22
那人那事那景作文09-14
那人,那景作文08-14
那情,那景作文11-06
那人那景那车作文11-14
那时那景那人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