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8 11:12:5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1

  教学要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 

  二、结合之前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三、欣赏诗歌

  (一)读懂大意

  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四、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2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

  2、目标定位

  (1)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祥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运用的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3)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练习归纳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理清全文的结构。

  3、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可从“赏析指导”部分切入,围绕“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把握形与神的关系,探究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用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都是值得反复诵读的名篇,切不可只把疏通词句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对这些文章的品读。还可以分别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延伸。可分别2课时完成。

  (2)《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结构看似闲散随意,但是如果逐段理清主要内容就不难发现,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文章始终都是以画竹及苏、文二人的情谊为中心点的。可用1课时完成。

  (3)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可合用1课时完成。

  (4)注重比较阅读。可以在比较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体味作者的感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如韩愈、欧阳修、“三苏”等作家的一些情况。

  二、专题研究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中可明显看出来。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做如下安排:

  1、《六国论》是一篇史论,可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作者十分关心政治,本文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学习时要注意的。

  首先,采用“立片言以居要”的方法,把六国灭亡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地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文章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这样总体的战略设想是为后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第三,本文的论证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还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上,设问、对比、排比句式的运用恰到好处。

  第四,本文是名篇,最好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可采用诵读法,疏通文句;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还可运用比较阅读法,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同题文章《六国论》全文或片段,扩展阅读面,并作比较阅读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伶官传序》是欧阳作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开篇就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论点,之后引史论史,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议论分析,对史实进行评论,从中总结历史教训,以古讽今。

  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表明“成则由人”的道理。然后写庄宗大功告成之后不思进取,宠信伶官,国家由盛而衰,最终众叛亲离,被乱箭射死的惨状,证明“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引人深思。

  教学中应注意:

  (1)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学习根据史料提炼出观点的方法;

  (2)体会作者感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3)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祭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古时候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主旨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本文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欧阳修《泷冈阡表》、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的《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倾吐了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文章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练习题设计

  (一)积累和运用

  1、韩愈是        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提出       的文学主张,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          之首。代表作有      、          等。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   、   、   ;“初唐四杰”是指   、   、   、   ;“三苏”是指  、  、   。

  3、写出下列空缺的文句。

  (1)以赂秦之地,       ,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自然之理也。

  (3)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趋于亡。    !

  (4)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       ,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窆不临其穴。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苏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5、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     

  ②至于颠覆        古义:      今义:     

  ③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今义:     

  ④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今义:     

  (二)能力与拓展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辍:停止,这里指离开;就:就职上任)

  B、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旦暮:早晚;戚:忧伤)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具:全部;羞:同“馐”)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

  2、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苏洵互有同异,读后请作答。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苏洵认为:                             

  苏辙认为: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你学了《伶官传序》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在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例子?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古文运动 唯陈言之务去 唐宋八大家 《马说》《师说》

  2、曹操 曹丕 曹植;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苏洵 苏轼 苏辙

  3、(1)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

  4、C

  5、①祖辈父辈;爷爷。 ②到了……地步;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③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旧事,先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

  (二)能力与拓展

  1、C 2、D 3、(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翔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上进行思路详明的辩论,意有超越前人之处。(3)①用四个无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临敌寇的韩国、魏国,使他们没有顾及东边的忧虑,而能为天下挺身而出抵挡秦军。②不知道这样,却贪图战场上获得一点点土地的好处,背弃盟约,自相屠杀,秦兵还没出现,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自己受困了。4、启发:①小事不小;②玩物丧志;③事在人为;④以古为镜(事例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02-05

欣赏猫作文12-02

欣赏沿途的风景作文03-29

欣赏记叙文11-18

欣赏大自然作文12-01

学会欣赏议论文04-04

精选欣赏风景作文三篇03-09

学会欣赏500字作文02-26

欣赏风景作文三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