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游记散文 推荐度:
- 山水游记散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优秀)山水游记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水游记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山水游记散文1
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 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琅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参考译文】
辛丑那年面君回来,由于两亭(丰乐亭、醉翁亭)官员接待我,让我住下来(游玩)。适逢有公文,命令催促我尽快赴任,我洒脱放逸的兴致全被阻断了。我打算趁癸卯年入朝见君的机会,定要游玩一下丰乐醉翁亭。我们骑快马登上丰乐亭,门生孙教、举人养冲氏反复地请我饮酒。观赏苏东坡书写的“丰乐亭记”,笔力雄健超拔飘逸可爱。登保丰堂,拜谒五贤祠,却不如门额之开阔。登上醒心亭,读曾子固《醒心亭记》,放眼望去庭外古树枝丫层层叠叠,倒也深邃值得探看,而我内心并不想旁及其它景点,因此走过薛老桥,登上酿泉井台,品尝酿泉之水。不一会儿直入欧门,登上醉翁亭。又游玩了意在亭,途中观看了梅亭,观赏玻璃亭,而最后到了老梅亭,梅是东坡亲手栽植的。我认为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个牌匾,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欧阳修争高下吗?如果有人又建一座解酲亭,来效仿古代反驳文章成名的圈套,就迂腐鄙陋令人厌恶了。返程时拜访了智仙庵,想拜进开化寺,在琅玡纵情游玩,随行的人认为天色已暗,就离开了。
滁水北岸的群山,跟我家乡的山崖沟壑相比,只不过是几处小土丘而已,(然而)有欧阳修、苏东坡二老涉足骋目其间,就可以与天下胜景比千古价值,难道不是名人效应吗?读欧阳修《醉翁亭记》,白发太守与老人孩童一起高兴游玩,差不多就是上古理想之国的风采,这定是有欢乐游玩的原因而后才能欢乐游玩的啊。先生贬谪到茶陵的时候,寻找《史记》,不能读下去,非常怨恨议罪之辞的.荒唐,所以先生用来治理滁州的理念,定不在闲适欢乐昏然无知之内啊。全部升官或者降职,都把它当做转换旅舍(写:移置),那些(所谓)贤能的人在烟云水石前作诗饮酒,然而叫骂怨恨叹息酒酣耳热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忘怀。先生以中央大臣身份暂时治理滁州,淡然忘记自身处境,好像是管理自己的家园那样,这种忘怀得失没有物我区分的表现,襟怀气度哪像被贬之人?再说用丰乐夸赞他的老百姓,这是现任官为自己立碑啊。醉翁可修建亭子吗?亭匾墨迹初干,可是轻浮急躁的议论已经到来矣。先生难道不可以(为自己)辨正名分(正、方:使动用法)吗,(题名)却反而不嫌“乐”、不忌讳“醉”。他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不忌讳了。而崔文敏还议论这些,认为是不教育百姓栽种,却诱导他们喝酒。哎!先生地下有知,岂不是要笑脱了下巴?苏东坡领悟了欧先生的见解,所以特书大书,表明自己是先生门下的学生,不可以推辞题写亭名。他们师生双方,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太深远了啊。我与养冲君在这次游玩中终于醒悟了这些道理。
山水游记散文2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山水游记散文3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恬美静谧的丹崖山位于美丽海边小城蓬莱,这里群山怀抱,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百鸟争鸣,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给人如诗如画之感。在丹崖山的怀抱里,我身感心受的领略了山间的静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觉心旷神怡、清澈心肺,远山从上而下那满山的“绿”,给于了这个世界以无限的美和静。
我想,千年前,秦始皇一定是读过《山海经》,被书中仙山所诱惑的他不远万里到蓬莱寻求长生不老药,当从龙辇上下来时,与黄海渤海对视一眼,心中一定是无限感慨。
可说起来,这么美的地方从何而来呢?
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在渤海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上烟云缥缈,有神仙居住,所以说这三个地方是大海中仙人居住的'仙岛。听说当时在丹崖山上确实曾有人看到过大海中飘渺无定、神奇莫测的仙人仙岛以及岛上的琼楼玉宇,所以就有方士们说,仙岛上长有让人长生不老的的仙草,于是便让秦始皇对此幻景如痴如醉、苦苦求索。迷恋于道学法术的晚年汉武大帝也对长生不老非常感兴趣,可在多次求仙山无望,求仙草无门之时,他就决定在海边筑城一座命名为蓬莱,权当是海上仙山,也算是不枉此行。北宋年间,登州郡守朱处约在此为官,也许是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或者是观赏海市蜃楼的方便吧,就在蓬莱城北丹崖山峭壁上修建了蓬莱阁及大量附属建筑。
而且据说,当年的八位神仙就是在喝醉酒后从这里往海中抛下各自的魔术般的宝贝,变幻成各种风格各异、惊世骇俗的冲浪踏板、游艇快船之类乘风破浪,前往仙山。
手指轻抚城墙,丝丝缕缕的清凉沿手掌指尖传入,闭上眼,感慨日升月落,岁月如梭。蓦然想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想来蓬莱阁上的月亮也一定是格外明亮。
回望夕阳残照中丹崖绝壁上凌空欲飞的蓬莱阁,让人想起了不知谁人登阁远眺时写就的一幅对联: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正如老电影《八仙过海》中所唱:“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
山水游记散文4
俗话说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我终于来到了桂林。来到了书上所说的,梦境一般的桂林。
桂林被山峰所包围,被江湖所保卫,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真可谓“人间仙境”。因街道两旁栽满了桂树,所以起名为桂林。
在我们登上了叠彩山后,眺望漓江,漓江是那么的美丽。山水仿佛融为了一体。但是,当我们在磨盘山登上了观光船后,才发现漓江的水已经受到了污染。随着船往前行,我渐渐的发现,漓江的水再也不像书上所说的清澈见底,而是带有一片片的浑浊。在江边的石头上,还能看见油渍!这都是因为观光船和城市乱排污水的缘故。我不再高兴,而是望着这一片一片被污染的江水和湖水,带着一阵一阵的失望,想告诉桂林的人民,要好好的保护桂林的两江四湖和座座山峰啊!
桂林的山,用七天七夜也讲不完,有几座有名的山,我便讲讲。到了桂林,最不能错过的便是九马画山,这一座山上,有一面是岩壁,上面隐藏着九匹栩栩如生的马,往往游客都想看出九匹马,就有了“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的说法。黄布滩倒影在漓江,就是20元钱背面的景象,山上色彩斑斓的石纹,像一匹匹黄布倒映水中,正好领略“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妙境。
桂林的岩洞以芦笛岩、银子岩最为有名。银子岩数最大,进到洞里,气温比外面热,洞里的世界更是精彩,讲解员的绘生绘色,加上灯光的.变幻和我的想象,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世界,那一串串丰收的果实,苹果、玉米、南瓜、花生,我真想伸手去亲自摸一摸,大自然怎么这样巧夺神功?在芦笛岩里,西游记里龙宫的景象也再现其中,宽敞的洞里,还有着一根顶梁柱——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这次,我看见了桂林的山是那么的陡峭而壮观,岩洞是那么的漂亮而缤纷。下次,我再来到桂林时,希望桂林的水是那么清澈见底!
山水游记散文5
昨天晚上,老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要去千岛湖旅游!乐得我一晚上没睡着。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早早地起了床,打算先去接萧山的潘叔叔一家。潘叔叔是老爸的大学同学,他的女儿叫昕艺,比我小两岁,长得很可爱。潘叔叔一家上车后,我们又去闻堰与赵叔叔一家会合。赵叔叔也是我老爸大学的同学,他的儿子比我小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叫欢喜。
驱车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千岛湖镇上。老爸的大学同学程叔叔带着他的儿子陈默早就等在那儿了。吃过中饭,他便带我们去入住的'宾馆。车子大约开了十分钟,目的地——开心农庄便到了。哇,这个地方真美呀!依山傍水,门口就是千岛湖。农庄周围到处都是果树,有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的石榴树,有结满了绿油油的“小圆球”的桔了树,还有许多我从没见过的果树。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小睡了一会儿后,老爸提议去门口的千岛湖游泳。耶!我们四个孩子以最快的速度穿上泳衣,带上救生圈,冲向千岛湖。下去的陡坡长满了青苔,我们尖叫着滑了下去。啊,千岛湖的水真清啊,热乎乎地,舒服极了。我们开心地打起了水仗。
太阳下山了,老妈们催着我们上岸。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起来了。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山水游记散文6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塌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阅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禽,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山水游记散文7
看湖中,波痕轻扬岁月涟漪。遥望三间,袅袅轻烟,又是谁的魂逝兮。无动于衷?在湖畔,深深感叹。缘起幻灭,梦如人生,何苦视梦若梦。
风不大不小,不狂不羁,却足以吹起岁月的皱纹。
“你,来自何方,少年。”一个孤独的灵魂独自在湖上飘荡着。
我急切地想要回答他,甚至于面部涨红。可是当我的第一个音节还未吐出。我深深的错愕了——我来自何方?我归往何处?此刻,我才意识到我其实也是一名无归处,无始处的游魂!我没有质量,我是透明的,我没有原来身体里的每一部分,我无法像从前一样发音,我焦急。
不过貌似灵魂并未在乎我的回答,也无视我的焦急。
“既然生于无根处,就飘向那无向地吧。”我怅然,却对这句话并不甚解。
不过他也并没有向我解释,像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无论如何,我也无法说明什么,也听不清楚他的呓语,朦朦胧胧。突然灵魂向远处飘去了。我不知所措,茫然的看着一潭湖水。好像有一点记忆了,在我这空白无形的介质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知的少年终日在河畔游走,走着走着,夕阳遮蔽了身影。
我似乎有了一点触动了,然后我茫然而又坚定的决定跟随那孤独的灵魂。
就这样看似漫无目的的游荡在湖畔,这湖真大,让我想起了河畔的少年,我好像越来越看清他的背影了,夕阳照的我好刺眼。他身边河畔上的那块石头,我努力的睁大眼睛。虽然我没有身体,但我仍然感觉到我用尽了全力,猛地一看,上面歪斜而又狰狞的写着“时间”!
我的心猛地一跳,就和记忆中的那个少年一样,我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心悸。
我猛地抬起头,发现一双眼睛注释着我,面前孤独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了游荡,过身来注视着我,在的眼里我好像看到了些什么,严厉?或者说狠狠地!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另一幅场景。我记忆中的少年走出了河谷,走在了一片荒芜之地,满地的骸骨,有大有小,有的还会啼哭,有的还会挣扎,仿佛是一片泥地,可这是平原,不是泥地。
突然少年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倒在地上支离破碎,突然一阵狂风扫过,黄沙迅速讲骨骸淹没,成为了荒芜之地的一部分。
黄沙滚滚,凄厉的叫声,让我觉得犹如世界末日。我要退出这个世界!我尽力的一拉,也不知道在拉什么,发现世界已飞灰烟灭,我又回到了湖畔。
灵魂已经不见了。但我仍觉的有眼睛在注视着我。我向后,向上,向下,四处都找不到,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了我。
突然我注意到这湖水好像本身便是一眸巨大的'眼睛,眼睛里的就是我!我?我原来是这样的。少年?孤独的灵魂?呵呵!
眼睛碎了,就像玻璃一样,破碎了蓝天,绿畔,陷入了黑暗,并闪耀起了光芒,每一道光便是一个眼睛,都写满了莫名的韵味,一双巨大的嘴唇不断的念叨着什么,以我无法想象的频率。我什么都听不见,就像没有风时那么寂静。但我什么都看见了。
凝视,责备,迷漫,责任,使命,荣誉,时间!少年倒下,模糊间,又坐了起来,呆滞地坐在地上,被时间风化。
我快要疯狂了,在这一堆莫名其妙的文字里,我看不清被尘封的过去,看到的是我对时间的罪证。
我感觉,我越来越沉重,无数的文字向我的身体涌来,荣誉,使命,期待,嫉妒,恐惧,我的身体渐渐的浑浊,充实?我的灵魂,嗯!我有灵魂,那份孤独便是我的,只感觉他不断的下坠,下坠,离那些可怕的字眼越来越远,直至浸入了一种冰凉的液体里,是海吗?我被时间放逐了吧!
我对时间的罪罄竹难书,于是被时间放逐。
似梦若梦,其实本就为梦,我的梦尽头在哪?永远放逐的海洋,还是现实的梦……
山水游记散文8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了黄山,一览她的真面目。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坐在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岩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在仙境一般。清晨,走在竹海间的小道上,阵阵的知了声和鸟鸣声,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动感和生机。一阵阵清风拂过,竹叶上的晨露便象断了线的珍珠般散落下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夹杂着泥土和竹子的清香沁入我的心脾。
黄山的石可真奇呀!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姿态万千。有的象犀牛,有的象功夫熊猫,还有的象绽开的莲花……让人眼花缭乱。站在北海向远处瞭望,只见一块象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凸出的石头上,面向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仿佛在思念着他的伙伴。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一景“猴子观海”。还有“飞来石”,“仙人晒靴”,“仙人指路”……都是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杰作。
黄山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烈日当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如同三岁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还没等我们穿上雨披,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滋味。隔着雨帘,望向远处干涸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山腰上那一条条银白色的一字瀑,象飞舞的丝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如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是在画中。她的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
山水游记散文9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激流里的木船。有的是出来打鱼的,有的正把川江的橘麻往下游运。彪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禁风的木船,沿着鳞峋的峨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浪花漫过了船头,但是勇敢的桨手们还在劲风里唱着号子歌。
这当儿,一声汽笛,轮船眼看开过来了。木船赶紧朝江边划。轮船驶过,在江里翻滚的那一万条蛟龙变成十万条了,木船就像狂风中的荷叶瓣那样横过来倒过去地颠簸动荡。不管怎样,桨手们依旧唱着号子歌,逆流前进。他们征服三峡的方注虽然是古老过时的,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征服者。
三峡的山水叫人惊服,更叫人惊服的是沿峡劳动人民征肺自然,谋取生存的勇气和本领。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口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真是羊肠蟠道三十六迥。有时候重岩绝壁上垂下一道长达十几丈的竹梯,远望宛如什么爬虫在嘎岩上蠕动。上面,白色的炊烟从一排排茅舍里袅袅上升。用望远镜眺望,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晒的.柴禾、腊肉或涟具,旁边的土丘大约就是他们的祖莹。峡里还时常看见田垄禾牲口。在只有老鹰才飞得到的绝岩上,古代的人们建起了高培和寺庙。
船到南津关,岸上忽然出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山麓下搭起一排新的木屋和白色的帐篷。这时候,一簇年轻小伙子正在篮球架子下面嘶嚷着,抢夺着。多么熟稳的声音啊!我断到了筑路工人铿然的铁锹声,也听到更洪亮的炸石声。赶紧借过望远镜来一望,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多巧啊,电灯这当儿亮了。我看见高耸的钻探机。
原来这是个重大的勘察基地,岸上的人们正是历史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征服自然的规模更大,办法更高明了。他们正设计在三峡东边把口的地方修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一座可以照耀半个中国的水电站。三峡将从蜀道上一道险峻的关隘,变成为幸福的源泉。
山势渐渐由奇伟而平凡了,船终于在苍茫的暮色里,安全出了峡。从此,漩涡消失了,两岸的峭岩消失了,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轮船转弯时,衬着暮霭,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
江边的渔船已经看不清楚了,天水交接处,疏疏朗朗只见几根枯苇般的桅杆。天空昏暗得像一面积满尘埃的镜子,一只苍鹰此刻正兀自在那里盘旋。它像是在寻思着什么,又像是对这片山川云物有所依恋。
山水游记散文10
今天,我游了后山的风平山。
由于是山路,不能够骑车,所以我只好走着上山了。路上的风景很美的,到处都是红花绿草,树木遮天,非常凉快。
当我刚刚登上山以后,便看到了一个鱼池,只可惜我没有带上鱼竿,否则,我一定要好好地钓一会儿鱼。可看到里面的鱼欢腾着,有的还跃出了水面。并且还是在一个写着龙门的门前面。好象是想要越过龙门,成为龙呢。
这里还有很多人在钓鱼,我看的前几个人钓的.鱼都很小,但后面有一个人,他钓到了很多大的。
之后,我继续往上走,发现了一个院子。只见旁边种满了柳树、桃树等,外面还有一个秋千。如果夏天的话,肯定非常凉快,非常悠闲。
我继续往上走了一点儿路程便看到了一个状似书的建筑。旁边还写着一首诗词,就刻在一个用石灰做成的书的上面,因为书体不一样,我只看懂了三个字,应该是题目——“逍遥翁”。只可惜没有看到诗是什么。
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塔,很是好看。
当我从门口进去以后,发现里面有楼梯。上去时,灯便亮了起来。每往上一层,就会感觉地方小了一点,但是空气确越来越清新。
当我上到了最顶端以后,便发现我们邢台的大部分景色都尽收眼底:有的地方是红花绿草,有的地方却有些烟雾弥漫,可想而知,肯定是我们不好好保护环境,才会这样。
这次游凤平山可真有意思。
山水游记散文11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从仪陇县城乘车向东北行50公里,在群山环抱的马鞍
山脚下,就是中国均人之父——朱德总司令的故乡马鞍镇。
从马鞍镇向西一公里多,有一座突起的高山,一峰屹立,青松翠柏,林密草茂,四季葱茏,这就是国家AAAA级琳琅山风景名胜区。走进她,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花园。迈着轻盈的步履,走上琳琅山头,极目远眺,花团锦簇;菜花黄了,桃花红了,梨花白了,春天更美了。宽阔的柏油路像一条玉带环绕琳琅山水。附近的村庄,果林绕宅,粉墙碧瓦,好一派田园风光。
海拔600米的琳琅山,高出周围群山,从山顶分出五个整齐的小山梁,从各方缓缓向下延伸,成了琳琅山的楞角,这使琳琅山成了一个自然生成的五角星。
在山顶上有一小平坝。稍事小憩,见坝中竖着一块《琳琅寨记》的石碑,碑文说:“琳琅,古寨也。……山高而秀,林参蓝天……”顺着小道向前走就是寨门,名曰“琳琅寨”。寨门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天外云峰新壁垒”;下联是“山巅武曲化干戈。”据同行者讲:过去山顶南面有一花园是清代秀才丁绍鸿所建,故名“丁家花园”。花园内草木繁多,并修有亭台、水榭,石桥,假山,显得十分别致,堪称寨之胜景。但那时只有富人才能进园观赏,而穷人只得望园兴叹。欣赏了山寨风光,站在遮天蔽日的树木中,远望周围众多的小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下山来就到了朱德总司令旧居纪念馆和朱德纪念园区。
1886年12月1日,朱德总司令就诞生在琳琅山下李家大湾。在这里他度过了14年之久的少年时代。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总司令旧居”匾额,悬挂在旧居大门上方。旧居左侧是丁家花园私塾,右侧是药铺垭私塾,都是朱德少年读书的地方。听老人们讲,小时的朱德喜欢同小朋友一道去琳琅山树林中玩耍,他喜欢这山的几个楞角。有时一天他们要把几个小山梁都跑完,在山上听鸟声,学鸟唱,采山花……他浇灌过的土地,游泳过的小河,亲手栽植的树木,都在琳琅山的环抱里。朱德从军后,他也特别喜爱五星。抗日战争时期,朱总司令在山西武功县栽植的.一棵杨树,树干、树枝横截面都是一颗五星,当地人称它为“红星杨”。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你处处感到此地的奇异和灵气,可以尽情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景。
马鞍,地灵人杰,山水形胜。在故居纪念园区参观,总司令那“仗剑山河动,挥毫日月明”的气概;那运筹帷幄,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帅风豪气,令人浮想联翩,让人流连忘返。总司令一生是一首诗,琳琅山孕育了他特有一些气质,在朱总故里让人倍加怀念他那高大光辉的形象。他永远是人民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
山水游记散文12
五一劳动节的第三天,我跟着老爸老妈几经跋涉,终于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旅游景区——邢台大峡谷。
我们在景区门口坐上观光车,行驶两公里就到了一个小湖旁,湖水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又步行大约三公里就到了龙泉飞瀑。顾名思义,就是一股股清泉随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从石缝里涌了出来,岩石上很潮湿,我想是因为常年瀑布流下的泉水溅到岩石上的原因吧,流下的泉水形成了一座深水潭。这座深水潭跟其他的.深水潭大不相同:在潭的正中央是墨绿色的,越往外绿色越淡,之后变成的银白色。我捧起那墨绿色的水,看见的却是清澈的白水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地层的原因。深潭水清澈见底,这奇观真是令我大吃一惊。
我们看完龙泉飞瀑,就和老爸老妈开始爬山。爬到了一个平地,我和老妈向上看,哎呦喂!我们连四分之一还没把上去呢!本来我不想爬了,想直接下山。可是,老爸老妈说不能轻易放弃,我就又有了精神。山顶上到处是鲜花,红的、黄的、紫的……好像彩虹一样耀眼。山上有核桃树、栗子树、槐树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还有蒲公英。我最喜欢的还是槐花,它是白色的,每一串都是由十几朵白珍珠似的小白花组成的,发出袅袅清香,沁人心脾。
我爱神奇美丽的邢台大峡谷,更爱邢台人送给我们这么如此美丽的旅游景区。
山水游记散文13
我们乘火车,去往桂林。
到了桂林后,我们能看见天上碧空如洗,蓝天白云,非常美好。我们先去了“伏波山”,那里有一个雕象,雕刻的一个人骑着大马,拉弓射箭,显得非常威风。
我们去了一些地方后,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爬叠彩山,我们用尽力气总算爬上了山顶。一看外面,哇,桂林的全景,真是太美了!远处的山峰一个接着一个,山外有山,还看到了璃江,江里的水是绿色的,真是太美了,我们看到山上有一块石雕,上面写着“登上叠彩山,活到一百三”这名话,于是,我们就去那里留了个影。
接着,我们又要乘好运滑道下山,我们要先把该穿的衣服穿好,然后,又戴好手套,乘滑道下山了。滑道里,我们一个个都非常兴奋,非常高兴,想滑快点就滑快点,想滑慢点就滑慢点,我们看见下面没人时,放松地向前滑,快极了,呀,来了个大转弯,“哗”,又向前冲了,我们又飞快的速度滑了下去,真是太有意思了,难怪要把这个滑道称之为“好动滑道”呢!
玩了一天,我们乘车去吃饭,到了旅馆,一进去,就看见了一辆红色的跑车,后面有一个木头制成的龙椅,车的左旁有一张古代人用的.床,我想:哇,这个旅馆不错嘛。乘电梯上楼后,我们发现有一个大柜子,上面放着许多的坛子,上面有块牌,写着“请勿触摸”这四个字,说明应该很值钱吧。
到了我们的房间,我看见有些东东象古代的物品,比如灯之类的,看来这是旅馆还是有点豪华嘛!
今天真开心呀!
山水游记散文14
俗话说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山水之国——桂林,欣赏美丽的桂林风光。
我们来到了阳朔的漓江旁,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竹筏荡漾在漓江上。我们坐着竹筏顺江而行。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中的自己;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水真凉啊!用脚轻轻地触摸着水,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涌遍全身。师傅一边给我们划船,一边为我们介绍美丽的漓江的风景。你瞧,那就是九马画山,顾名思义就是九匹马构成了一座山的风景。还有形态各异的山,如猪八戒背老婆、青蛙看江、乌龟爬山……最有名气的一道风景是二十元人民币反面的风景。看完后,让我不尽想起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
“快点、快点!”原来,我们来到了龙脊梯田。欣赏梯田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一排排、一列列的象楼梯一样,真有趣!一开始,天气雾蒙蒙的,只能看见隐隐约约的一点红瑶族的村庄,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梯田轮廓。中午,当阳光穿过云雾,金灿灿的梯田出现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的赞叹起来,“红瑶族人智慧的结晶!能开垦出如此秀丽的梯田,真让我流连忘返。
象鼻山屹立在漓江和桃花江之间。我们先从象尾拾级而上,来到了象头,站在观景台上,能看见桂林的全景。远看象鼻山象一头无比巨大的象拖着它那长长的鼻子垂到了水中,正在水中嬉戏。在象鼻山前,我还做了一回渔民,坐在竹筏上,掌控着鱼鹰。
随着的课本的脚步,我们游览了桂林象鼻山,参观了刘三姐故居,荡漾在阳朔的山水之中,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感觉。
山水游记散文15
今年夏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桂林旅游。桂林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闻名于世的旅游城市。
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这里的水,蜿蜒回环,明洁如镜;山中多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真不愧“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游览了桂林最著名的溶洞——银子岩,银子岩旅游景点位于桂林市荔浦县,距桂林市有85公里。银子岩属层式溶洞,包括下洞、大厅、上洞三大部分,洞里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各种类型的钟乳石,特色景点数十个。以音乐石屏、广寒深洞、雪天飞瀑等“三绝”和佛祖论经、独柱擎天、混元珍珠伞等“三宝”为代表,栩栩如生。导游生动的讲解,让人一次又一次地神游于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在导游的帮助之下,我们也似乎能清楚地看到四大天王手中的神伞、得意洋洋的孙悟空、日夜守着神伞的雄狮、乘风而下的观世音菩萨、手捧宝塔的李天王……使人一次次地感慨于大自然的神奇。
之后,我们乘车赶往阳朔,去参观图腾古道。在离阳朔8公里处,我们看到了著名的月亮山。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似明月高挂,近看,洞口的形状却随着角度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坐着车“赏月”,那个石拱的形状由弯弯的上弦月,逐渐变成圆月,继而又变成下弦月,奇妙至极。
图腾古道景区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它生动地展示了上万年前桂林祖先居住、生活、狩猎和墓穴文化的特点。跨进第一道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桂林祖先雕塑——几乎赤着身子,乌黑光亮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上面还写满了古老的文字。整个景区展示了母系氏族的特点,让人感觉似乎完全置身于古老的原始社会。而一台台精彩的表演,让人不禁有一种对先民古老生活的神往……女的甩着长发,跳草裙舞;男的吞火、吐火、喷火,光脚踩碎玻璃片,精彩中让人感到一丝丝恐惧,一丝丝惊讶……
桂林,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个充满梦幻的地方……
【山水游记散文】相关文章:
山水游记散文07-12
(精品)山水游记散文15篇07-12
经典游记散文05-27
游记散文07-02
云南的游记散文06-08
经典游记散文(实用)05-28
名家游记散文05-20
【优】游记散文15篇07-05
游记散文15篇【实用】07-05
经典游记散文[集合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