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理故事

时间:2024-07-28 17:23:06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儿童哲理故事(集合)

  儿童哲理故事 篇1

  植物园举行结大瓜结大果比赛。当消息一公布,果树们可开心了,它们挺直腰身,拼命汲取营养,你追我赶,谁都不让谁,都希望在大赛时尽显身手。

儿童哲理故事(集合)

  眼看着这些果树一天天长高,长粗壮,一些匍匐在地面的藤条也开始萌芽了。原本没有引起果树们注意的藤条逐渐增多,直到有藤条攀附上果树。果树听说这些藤条也要参加结大瓜果比赛时,很不屑地问:“就凭你们那弱不禁风的身躯,可能吗?”藤条羞涩地低下头,但却并未放弃。

  春去秋来,果树们与藤条都结果了。当果树们结的果子越来越大时,果树人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的`枝条无法承受日益壮实的果子,几乎每个果子超出一定的重量,要么弄折枝条坠落,要么就会被风摇曳得跌落。最后这些果树就只得长出个头不大的果子。

  而那些藤条上结的果实境况却大不一样。因为藤条柔弱,当他们的身躯无法承受重量时,他们就俯下身躯,给果实一个缓冲,直到果实找到可以倚靠的地方,然后再输送给果实养分,果实也就愈加成长。即使有大风来纠结,藤条也会随风而动,让果实能得到生存。

  丰收的时候,果树们看着藤条所结的果实,再比较自己的果实,一个个涨红了脸。最后评比出来,结出大果实是攀在树枝上的冬瓜、还有把果实掩藏着绿叶中,屈居于地面的西瓜和南瓜,而他们都是藤条类的植物。

  是什么原因让结出大瓜的都是比果实小很多的藤条类呢?原来,藤细,貌似不堪重负,实则柔中带刚,以韧性持久耐力,在软中寻出路,而生发出可以牵引的藤须等,衍生出更多更大的力量。

  而果树因为干粗,则欲出人头地,想拔地而起,却不料遭遇大风大雨,不仅损花失果,而且被年枝拔根,最终屈服于残酷的现实,终未能得到大的瓜果。

  自从结大瓜果比赛后,果树认识自己的处境。从此,高树结细果,纤藤挂大瓜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柔克刚,屈一时的低头而铸就刚强,最终成就自己。做人便也该是如何,那就是容忍的力量。

  儿童哲理故事 篇2

  惟一的腿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可是有一次为了描绘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头昏脑胀,在睡梦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惟一的腿。将爱人比作伤残士兵的“惟一的腿”,形象生动,感情深沉,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惆怅。所以如果你在写作时埋怨自己没有灵感,那只是因为你缺少了苦苦思索。

  儿童哲理故事 篇3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儿童哲理故事八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儿童哲理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儿童哲理故事 篇4

  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每天早上,蜜蜂们出门采花蜜的时候,都会跟小狐狸打招呼:“早上好,可爱的小狐狸!”

  小狐狸站在草地中央,朝蜜蜂们点点头,微微笑,算是回答。

  蜜蜂们说:“小狐狸的笑真甜啊,比1000朵茉莉花的花蜜加在一起还甜呢!”

  有一天,小狐狸的外婆病了,妈妈让小狐狸到白鹳[guàn]大夫家取药,给外婆送去。

  白鹳大夫开的药苦极了,外婆不喜欢吃。并篓說:“我不吃药。”

  小狐狸说:“不吃药病怎么好得了呢?”

  外婆说:“你先给我蜜糖吃,我就乖把药吃了。”

  外婆家里没有蜜糖,出门找蜜蜂去买吧,小狐狸又没有钱,怎么办呢?

  突然,小狐狸有了一个主意,她站在外婆跟前,对着外婆微笑:“我的笑比1000朵茉莉花的花蜜加在一起还甜呢,外婆,你尝尝我的微笑吧!”

  外婆说:“我很愿意尝尝比茉莉花蜜更甜的微笑。可是,小狐狸,你首先得告诉我,它们装在哪个杯子里。”

  小狐狸对着镜子仔细找,马上就找到了:“在这儿哪,外婆!”

  外婆睁大眼睛朝小狐狸的脸上看,哈,可不是吗!小狐狸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每个酒窝里面都装满了蜜糖般的微笑。

  外婆把尖尖的嘴贴到小狐狸的脸颊上,亲一亲,高兴地说:“呀,我尝到了,真甜哪!”

  吃过了甜甜的蜜糖般的微笑,外婆乖乖地吃下药,病一下子就好了!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小猪变了

  今天,小猪考了双百分,它高高兴兴地走在公园里,吃着妈妈从超市里给它买的香蕉。这里的景色十分美丽,有雪白的梨花,黄灿灿的迎春花,粉红的荷花,还有正在打哈欠的睡莲呢!它们绚丽多姿,光彩夺目,淡淡的花香引来了勤劳的小蜜蜂、五颜六色的蝴蝶姑娘。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茂密的.大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那么葱绿,充满生机。这里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

  “这里的景色真美!”小猪高兴地说着,随手把香蕉皮一扔。

  正在一旁散步的大象伯伯看见了,很生气,严肃地说:“小猪,你应该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应该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就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

  小猪很不服气,心里想:“乱扔香蕉皮又怎样?好好的心情被你这么一说,就全坏了。”想着,小猪继续向前走。

  小猪的好朋友小熊猫在田径比赛中得了全校第一名。它很得意,唱着歌,头朝着天,一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西瓜皮,摔了个四脚朝天。正从旁边走过的小猪看见了,很惭愧,心想:“大象伯伯说得对,我不应该乱扔垃圾,如果乱扔垃圾,就会有更多的受害者。”想着,他赶紧扶起小熊猫,捡起地上的西瓜皮,扔到垃圾桶里。

  大家夸他爱护环境,夸他的行为和这里的环境一样美,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小朋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哦。

  儿童哲理故事 篇5

  山羊爷爷的瓜地里,瓜藤(teng)上结了一个个花皮大西瓜。

  小兔来帮山羊爷爷摘瓜。摘了一个又一个,可把小兔累(lei)坏了。

  休息的时候,山羊爷爷切开一个大西瓜,小兔“啊呜(wu)”咬一口,哈,真甜啊!

  西瓜收完了。小兔问山羊爷爷:“还要不要瓜秧(ying)?”山羊爷爷摇头说:“不要了,不要了!”

  于是,小兔把山羊爷爷的`西瓜秧重新栽(zai)到了自己的地里。

  小熊路过这儿,小兔说:“熊大哥,下星期天,我请你吃大西瓜。”

  星期天到了,小熊来到小兔家吃西瓜。

  小兔看着发黄的瓜秧说:“上个星期我浇的水太少,没能长出西瓜,下个星期天一定能行。”

  又一个星期天到了,小兔一看瓜秧都死了,它不好意思地对小熊说:“可能我的西瓜秧星期天就休息了。”

  小兔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可是它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种的西瓜秧长不出西瓜来,小朋友你知道吗?

  儿童哲理故事 篇6

  每天出门前,刺猬妈妈都要关照小刺猬穿好刺毛衣,因为外面可怕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有了刺毛衣的保护,小刺猬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

  晚上,浑身是刺的小刺猬回到家,刺猬妈妈赶紧帮它脱下扎人的刺毛衣,然后大家一起光溜溜地洗手吃饭,别提有多美了。

  一天,森林里举办舞会,小刺猬也想去。它知道,妈妈肯定又会像平时一样地唠叨:“穿好刺毛衣再出门,外面坏蛋多,有了刺毛衣就安全了!”可是,参加舞会怎么能穿刺毛衣呢?穿的话,还怎么和别人手拉手、肩并肩地跳舞啊?

  果然,小刺猬出门前,妈妈又一次叮嘱它穿好刺毛衣。小刺猬趁妈妈不注意,把刺毛衣藏在沙发后面,就溜出去了。

  呵,舞会可真热闹啊!好听的音乐,漂亮的'灯光,一切都棒极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小刺猬面前。

  “能和你一起跳舞吗?”小老鼠问。

  “当然可以了。”小刺猬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小老鼠一边跳舞,一边和小刺猬聊天:“你也是一只老鼠吗?”

  “不,我是刺猬。”小刺猬回答道。

  “刺猬?你的刺被妈妈剃光了?”小老鼠奇怪地问道。

  “不是,我今天没穿刺毛衣。”

  “太好了!”小老鼠和小刺猬笑个不停。

  小刺猬刚走,刺猬妈妈就发现了它落下的刺毛衣。刺猬妈妈立刻拿起刺毛衣往舞会现场赶。

  朋友们跳啊,唱啊,玩得口渴了。大黄狗说:“那边有个大西瓜,我去切开大家一起吃。”

  小刺猬听到大黄狗把自己当成了西瓜,吓坏了,正巧这时候刺猬妈妈送来了刺毛衣,小刺猬赶紧穿上。

  没过几分钟,就听到传来大黄狗的惨叫:“哎哟哇,谁带来的大仙人球?扎得我痛死了!”

  从那以后,小刺猬再也不敢随便把保护自己的刺毛衣脱下。

  儿童哲理故事 篇7

  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主人看了很高兴:“上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

  儿童哲理故事 篇8

  康复的真正力量与疾病的治愈并没有关系。在一所疗养院里,一名男护士花费了很长时间与一位已经六年不能走路的妇女在一起的例子,使我明白了这一点。爱德华依她的安排,把她抱到椅子上,从椅子上抱起来,或是抱到床上。

  她总是想谈论有关上帝与宽恕方面的话题。因为爱德华曾有过一次近乎死亡的经历,因此做这种事令他感到轻松愉快。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爱德华没有把她抱到床上,悄然溜了出去。他向停车场内自己的汽车走去时,听到了她的呼喊,“爱德华!”他又偷偷地溜了回来,进了她的房间。

  “你确信上帝能宽恕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吗?”她问。

  “是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相信,”他说,“你知道福音歌曲告诉我们的,他清楚你与我说的每一句谎言,虽然看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使他很难过,他却总是会说‘我宽恕’。”

  她叹息着。“那时我是年轻的女子,我偷了父母的银器并卖了它,以便我能有足够的`钱结婚。我从未告诉任何人,也未曾有人发现。上帝会宽恕我吗?”

  “是的,”爱德华让她放心,“上帝会宽恕你的。晚安。”

  第二天早上,爱德华回去上班时,被告之去见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问昨天晚上他对那位妇女所说的话。

  “与以前一样,”爱德华解释着,“我们谈上帝与宽恕方面的话题。怎么了?”

  “在凌晨3:00,那位妇女出了她的房间,并且,没有人帮助,她走完了疗养院的全长,把她的《圣经》与假牙放在护士的办公桌上,说‘我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了。’然后她转过身,走回自己的房间,躺下,去世了。”

  这是一件护理典范的全部,因为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通过对伤号表示同情与共鸣,都能成为护士。

  儿童哲理故事 篇9

  女主人在晚餐宴客重要的主菜是一条稀有的石斑鱼。为了让鱼的鲜美滋味能完美地呈现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厌其详地一遍又一遍叮咛厨师,如何清蒸,火候大小及时间的长短。

  最后女主人特别交代摆放的方式:“记住,要用银盘来盛这条鱼,银盘四周要有精美的装饰,别忘了,嘴巴上含一片柠檬。”

  晚宴时宾主尽欢,宴会高潮时,晚宴的最后一道主菜被端上来。然而当上菜的厨师把那盘清蒸石斑鱼端上桌时,宴会上原本愉悦的.气氛霎时静了下来。

  石斑鱼放在银盘当中,看来色、香、味俱全。银盘四周的食物装饰也一如女主人的吩咐,上菜的厨师嘴巴上含着一片柠檬,也正如女主人的吩咐一样。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趱紧密,生活步调随乏加快,似乎每个人倾听的能力也在逐日降低。

  因为没有注意倾听而产生误解闹出的笑话多的不胜枚举。

  除了专注地听人说话,不随意插嘴打断话题的基本礼貌之外,懂得适时发问,更是提升倾听能力重要的一环。

  一般人思考的速度数倍于说话的能力,说话者如此,聆听者也是如此。主要是沟通误解,问题便出在这里。由于思维速度太快,说话者有时难以尽情表达其真正心意,而聆听者更易于将听到的话语在自己的思考中加以曲解。如此一束一往,也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解决之道,在于仔细倾听之余,对自己无法全然了解的话语,在适当的时机,用自己的想法复述一次,和谈话的对方做一次确认。这样,沟通的误解程度也将减至最低。

  儿童哲理故事 篇10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唷,锅子歪了!」

  「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注: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儿童哲理故事 篇11

  一条小蝌蚪终于长成一只小青蛙了,可奇怪的是,这只小青蛙却得了不愿开口说话、不敢下水的毛病。

  一天,小青蛙渴极了,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由于他害怕自己掉进水里,就坐到河边的木头上喝水。调皮的小松鼠把木头往河中央一推,瞬(shùn)时小青蛙觉察到自己的身子移动起来,低头一看,吓得险些掉进水里,原来自己离开了岸,而且这条河非常宽,小青蛙在紧张、害怕之下才“呱呱”地发出了叫声。小青蛙那样的叫声实在难听,小动物们忙掩耳四处逃窜,惟独乌鸦还坚持在练歌喉,相比之下,乌鸦的歌声还算是美的了。

  小青蛙在水面上手忙脚乱地踩着木头,一边惊慌地“呱呱呱”地喊叫。有了陪衬,乌鸦这会儿更加得意了,叫声也越加难听了。小青蛙却一急之下掉进了河里,他拼命地喊:“救命啊,救命。”这声音却非常美。小动物们闻讯赶来。

  小青蛙在水里一番挣扎,倒让他学会了游泳,没等他来得及高兴,此时,鳄鱼出来找美餐了,他顺着青蛙的歌声寻去,眼看小青蛙快成鳄鱼的美餐了,小青蛙拼命地逃,鳄鱼在后面紧追不舍,在大伙的.帮助之下,小青蛙被拉上了岸。

  “谢谢!谢谢你们!”小青蛙向大伙表示谢意。大伙奇怪地问:“你的声音怎么变好听了?”“是吗,可能是我以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声音很难听。”“我们想再听听你的歌声,”大伙异口同声地说。“唱就唱,现在不怕了……”话未说完,就“呱呱呱呱”地唱起了动听的歌,大伙都陶醉了,乌鸦见了不服气地说:“他唱的再好,哪比得上我。哇哇哇……”还没来得及发一个音,动物们调头就跑,连鳄鱼也皱眉:“真难听,倒我胃口。”乌鸦听了,不好意思地飞走了。

  以后不管刮风下雨,小青蛙天天坚持在河边练习唱歌,他还教动物们唱歌,每天从河边都会传来一阵阵美妙的歌声。

  儿童哲理故事 篇12

  在大森林里,机灵的小熊开了一个百货店。品种齐全,服务周到,使他的生意渐渐旺起来。

  “来,熊老板,给我一副口罩!”小象嗡声嗡气地说。“哟?买口罩?你是怕天冷,冻坏鼻子?”小熊笑了笑说,“有,我的店里有一个特殊柜台呢,服务的是特殊顾客,像你的鼻子又弯又长,河马的嘴巴又翘又大,一般的口罩不适合呀!”

  小象接过口罩高高兴兴地走了,心想,这百货店真是名不虚传,跑多少家大商场都买不到口罩,在这小店里竟然购到了称心如意的货,今年冬天再也不怕西北风冻坏鼻子啦!在小熊的店里,“特殊柜台”的确是个“亮点”,长颈鹿的脖子够长的了,可是在这里照样能买到一条合适的花围巾,像世界上的.动物蓝鲸体长33米,最小的动物巴倍虫、草履虫等才不到3微米长,是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几分之一细,都能够买到如意的外套!

  可是有一天清晨,接连发生了两件不愉快的事情:“熊老板,麻烦你退一下货,我戴上手套以后,手笨多了,连松枝都抓不住,差一点摔伤了。”小松鼠不好意思地说。“熊老板,我不要变色镜,变来变去还是老样子,退掉算了。”小白兔急乎乎地说,看样子,为这一夜没睡好,眼都熬红了。怎么办?实行了“三包”承诺的呀,小熊只好咬咬牙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同时,他也在脑子里认真地思索起来,决定高薪聘请熊猫博士做销售顾问,专门指导用户“消费”;小松鼠是靠尖尖的爪在松枝上攀缘,采摘野果,戴上厚厚的大手套怎么能不影响工作?小白兔和小黑狗一样,都是天生的色盲,不论戴什么样的变色眼镜,也“变”不出五颜六色的世界啊!这一招果然厉害,小熊的店越来越大了,不仅卖生活日用品,还销售了高档家电——微波炉、空调等等。他一边微笑着卖货,一边请熊猫博士现场为客户“答疑释难”。

  “熊老板,我想买个空调,夏天要来了,热得很。”小马从草原上慕名而来。

  “买空调?”熊猫博士望了望小熊,转过脸来对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马说:“是啊,你们马在奔跑时血液流动加快,温度能高达45—46摄氏度,可是没关系,你的头部下方有一对气囊,类似于空调散热器,在血液进入大脑前已进行了降温!我看呀,你就别买空调啦,节省点钱搞环境,别让沙漠扩大,吞掉草原!”“哼!谢谢你,熊猫博士!”小马高兴地扬起四蹄奔向了草原。草原上的小蜜蜂也想买一台“空调”。

  你猜,熊猫博士会对小蜜蜂作怎样的解释呢?

  儿童哲理故事 篇13

  学习方向的选择

  他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下了如是结论:该生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于是他又改学油画,谁知他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很差。后来,还是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改学化学。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其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至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儿童哲理故事 篇14

  东不拉国境内突然出现了一块绿草地。那里的草长得足有半米多高。孩子们非常高兴,都跑到草地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可进去的孩子接二连三的失踪了。接到报警,警长带领两名警员深入草地,去解救失踪者,但他们也没有从草地出来。

  各种传说在东不拉国传开了,大家都说这块神秘的草地里闹鬼了。你看,连警长都遇害了嘛。

  警察厅长波若急得团团转,只好去找W博士求救了。不巧得很,W博士出国了,只有机器娃洛比一人在家。洛比听说恐怖草地的事,非常感兴趣,他表示要去帮波若破案。波若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干这行已经多年,是东不拉国警界元老,如今要靠一个机器娃来帮助破案,这事传出去自己也太没面子了。波若亲自率领部下来到恐怖草地边缘,他命人让警犬先去探虚实。只见警犬进入草地不久,就突然被一根草缠住了脖子。警犬把头用力一甩,想摆脱草的纠缠,可这时旁边的草全部缠了过来,有的缠脖子,有的`缠腿。草越缠越紧,警犬动弹不得,只能痛苦地呜呜叫。

  目睹这一幕,波若厅长惊呆了。他赶紧下令:“跟我冲,把警犬救出来!”说罢他带头冲进了草地,其他警察也跟着冲了进去。不妙的是,他们也都被那些鬼怪似的草捉住了,动弹不得。就在这时,一个火球耀眼地亮了起来,接着便是“轰”的一声巨响。奇怪的是,紧缠的草都松了开来,伏在地上不动了。一个身影从草丛的一间屋子里蹿了出来,仓惶地逃跑。不待波若厅长下令,几个警察早已冲了上去,抓住了他。原来是绰号叫老狐狸的通缉犯。

  这时,洛比带着失踪的警长和孩子们过来了。警长向波若厅长报告说,这些怪草其实都是机器草,它们按照老狐狸的指令捕捉所有进入草地的人,多亏洛比用一枚炸弹摧毁了机器草的能源供应器,否则是打不过它们的。

  大家都敬佩地看着小洛比,波若也服气了:“多亏了你呀,连我这个警察厅长也差点被抓住了。”

【儿童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儿童哲理故事07-15

儿童哲理故事12-19

经典的儿童哲理小故事03-15

儿童哲理小故事02-27

经典的儿童短篇哲理故事07-01

简单的儿童哲理小故事07-02

幽默的儿童哲理小故事05-13

儿童哲理小故事15篇03-08

经典哲理故事01-12

哲理的故事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