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2-02-05 11:36:02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高考作文集锦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考作文集锦三篇

高考作文 篇1

  巍巍大别山,钟灵毓秀地,山河佳景,试问八荒哪地能胜?

  楚楚麻城,人杰地灵处,奇文才子,敢问六合何人能及?

  我赞,我乡麻城;我颂,麻城精神!

  麻城精神,乃是四词八字忠勇,孝善,创新,奋进。

  何谓忠?一心为国,忠贞不屈于外敌乃为忠。曾学鲁乃麻城忠之典范,自诩排风而行者,曾在衣领上缀汉族亡国奴曾六字。人生大道,镗镗鞯鞭。曾先生宣传清庭腐*,说到痛切处,声泪俱下。学武不成,问学求心,求的是光复汉族的忠心,此乃麻城精神之忠!

  何谓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乃为勇。蔡济璜是麻城夫子河人,面临反动民团,土匪的进攻,临危不惧,率当地农民坚守城池,英勇抗敌。后来也参与组织了黄麻起义,受挫抗敌。仍坚持斗争,遭反动派逮捕后,忠勇不屈最终遇害。此乃麻城精神之勇!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麻城精神中的忠勇,可贵,孝善也同样应该坚持。

  何谓孝善?让心中有爱,怀揣爱做的事乃为孝善。程龙富,徐新菊二人将麻城精神中的孝善阐述得淋漓尽致。他们平凡却不庸俗,朴素却不简单,身为小小的村民,却在生活上遭大变故,两人儿子皆身患重病但他们都毫不放弃,上养高龄长辈,下育幼弱儿童。岁月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他们却仍以乐观的心态用力挺直腰杆,担起家庭重担。此乃麻城精神之善。

  水袖舞,三千雪纷纷扬;

  清箫起,流年过易水凉。

  时间的洪流漂灭不了璀璨的麻城精神,纵然历史的波涛翻腾,但我们仍也有一代又一代人卷起朵朵浪花。创新,奋进在其中彰显无遗,书写着一章又一章,专属于麻城的瑰丽诗篇,绘着一幅又一幅秀美的图画。

  何谓创新?开拓领域,另辟蹊径乃为创新。相信脍炙人口的《洪湖水,浪打浪》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吧!它们的曲作者和词创作参与者就是一位有着创新精神的麻城人——张敬安。张先生勇于创新,大胆写出了许多著名歌曲的唱段,如《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杨洁,一名麻城的优秀导演,曾获全国十佳电视导演之首的辉煌称号。此乃麻城精神之创新。

  何谓奋进?积极上进,乐观奋斗乃为奋是奋进。彭恒武是麻城奋进分子中的楷模。二十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海外,获爱丁堡大学哲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为国家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两弹功勋。此乃麻城精神之奋进。

  有的人听到麻城,便将其视作势利刁钻的代名词。殊不知,这是为人处世之王道,这叫现实。因为,麻城人,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这也是麻城精神。

  这就是麻城,一个普通的小城,孕育着不凡的儿女,拥有着专属的精神。

  身在四海,心在故乡,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殇,仅歌我麻城精神,独讼我麻城儿女!

高考作文 篇2

  外面下雨了,也打湿了心情。每一年的这一季,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潮湿,为了那些奋战多年的高考学子,也为了自己二十年前的那几天。算起来,距今,高考对于我而言,整整的二十年过去了。九三年的夏天从此生生地滋长在心里,疼痛而持久。

  一、

  五月,母亲带着我第一次离开家辗转成都去攀枝花。

  晋城中学,一条从家到学校的路整整走了快六年。临离校前,我舍不得,我只知道去攀枝花是父母的安排。我喜欢风趣幽默的英语徐老师,我喜欢沉稳大气的物理冯老师,我喜欢冷静执着的数学张老师,我更喜欢温文尔雅的语文马老师。临离校前,我舍不得,在高中部的走廊上,物理冯老师叫住我说:你完全没有必要去攀枝花。在当时,我不知道冯老师这句话的含义,只是怯怯地跟他道别。

  青春的梦想可能也就是在那一次离别里折翼。

  从来没有坐过长途车,也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从老家到成都,走国道也要长长的一天,到了成都都已经华灯初上了。跟在母亲身后,混迹在火车站捅挤的人群里,无助而惘然。从成都到攀枝花的火车,每天只有一趟,还是那种要命的绿皮车。夜里出发,到站该是第三天凌晨,三十多个小时。母亲去排队买票,叫我守着沉重的行李,那一刻,那些在我眼里曾经深爱的课本却变得面目可憎。

  好不容易挤上了火车,显然是无座。整节车厢,过道上都站着人,甚至还有人为了逃票躲在座位下躺着。车厢里,被说不上来的随处飘荡的汗味、脚Y味、还有各种方便面的味道充斥着,昏暗的灯光映照着东倒西歪的人像。列车员时有走过,也许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混乱,有些不耐烦地招呼着旅客检查好自己的行李。我和母亲除了随身的.两套换洗衣物,再就是那一袋子书,母亲早已把贵重物品缝在了她的内衣口袋里。终于等到夜深熄灯的时候,燥动的人群安静下来,有位置的人安然享受,没有位置的人用行李包垫在地上打个盹。我们把那包书整理出来放平在车厢里好不容易找到的空地上,母亲叫我先眯会儿,可是哪里睡得着,绿皮车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穿过耳膜,长久地回响。

  到了金沙火车站,舅舅开车来接,在山路上七拐八弯之后总算到了舅舅大山深处的家。

  人早已累得不行。

  二、

  舅舅的家在公安局宿舍的一楼,房前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房后有一片青翠的树林。一套三居的房子,因为我和母亲的到来,略显拥挤,为了我能很好的高考,舅舅腾出一间向阳的房间给我们住。

  抵达的第二天,舅舅带着我到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插班,因为早已给班主任打过招呼,没有太多的寒暄,老师把我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

  五月的攀枝花已是骄阳似火。从公安局的大院到学校总是要走一段长长的路,很多时候,白花花的阳光照在地面上,烤灼着我日渐焦燥的心。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讲学完了,开始考前的复习,但是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老师难懂的口音、同学陌生的相处,孤独时常弥漫在我的心里。第一次摸底考试,我就被弄了个下马威,成绩很不理想,包括曾经喜爱的英语,交了份不及格的答卷。

  我没敢给母亲说我的第一次摸底考试。

  高考前的两个月里,每天照旧穿行在家与学校的路上,走走停停间,我强迫自己尽快地适应下来。有时候夜里放学了,一个人很害怕,疾走快跑时生怕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彝族同胞,听说他们生来野蛮,竟多少有些羡慕他们的随性,而我却没有选择生活前行的自由。

  我到底还是没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唯有能让我得以释放的最好去处却是舅舅家房后的那片树林。攀枝花是一个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都很丰富的城市。早起时可以听到树林里的鸟语啁啾,可以闻到树林里的草木芳香。周末少有不上课时,我一定会去那片树林带上书本背书,也只有在那里才仿佛能静下心来,也只有在那里才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三、

  七月,高考如期而至,由不得我的脚步生涩。

  考试的前夜,天气出奇地炎热。母亲不再让我背书,带着我去大桥。金沙江水流湍急,江的两岸人头攒动,远山迷濛在落霞里,苍茫而遒劲,半山上如银蛇一样缠绕的雾带漂渺而灵动。

  夜里,不敢多喝水,还是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半夜起来,跟母亲说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每一年的七月,天气已经很炎热,奇怪的是每到高考的那三天,注定了会下几场雨。九三年也不例外,可是也就是那场雨一直下在我的心里。

  其中一个监考老师也是住在公安局大院里的,连着三天,为了赶时间,我都搭乘她的车去学校。可是,每每看到那个监考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地巡堂,心里的紧张还是会多增加几分。考到第二天上午的数学,题做到一多半,仅有的一张草稿纸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东找找,西找找,总也找不到,把试卷翻过来翻过去地看,在地板上怒目而视也没有结果。最终一阵赶着一阵地心慌,只到快要结束考试的时候,草稿纸才神奇般地出现。高考,数学六十八分。

  接下来的考试,因为数学的失误,多少受了些影响,再也不能静下心来看书。生物与政治大多需要理解记忆,可是那些书里的文字如芒在背,到了晚上,还是些微的失眠,母亲甚至想到给我吃安定片。

  每一次走出考场,母亲都会站在校外的铁门边等我,她从来不问我考得怎么样。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在我的一生中没有再来过。

  接下来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里等待的老父亲并不知道我在攀枝花所经历的这一切,他在电话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说:农林水师不能填报,最好是学医。父亲执意的选择,母亲没了主意,而我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从大本到专科都选了医学。志愿一栏里没有任何调配的可能。

  四、

  攀枝花,钢城,一座给予了我梦想却也是梦想折翼的地方。我喜欢街道两旁夏日里火红的木棉,喜欢山头倾泄而下的耀眼的钢渣,喜欢半山上如银蛇一样缠绕的雾带,更喜欢一年四季也吃不完的新鲜水果。 舅舅说,如果去不了外地,就留在攀枝花读攀大,但是我不想留下来,只是因为稚嫩的心承载不了远航。

  没等高考分数线下来,我就跟着母亲回了老家。

  如果说考场的三天算得上煎熬,那么等待分数的日子更是让人焦燥。九三年,所有的通讯都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父亲单位里仅有的一台值班电话还是用手摇拔号的,打一次长途必须通过邮局的总台转接。出来通知的前一天,舅舅早早在电话里告知父亲,让他第二天下午以后在电话旁等着。父亲寝食不语,守着电话机,而我吃过晚饭,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脚靠近父亲的办公室。不敢坐着,蹲在墙边,等着电话铃响,那种心情,一辈子都很难言。

  最终,我的高考分数仅仅过了攀枝花当年的大专线。学医看来是去不了了,志愿的不可调配,我学了在当时最不情愿也未曾听说过的专业:饲料加工。

  远山的高考就这样尘埃落定,那些不复重来的中学时代也已渐行渐远。

高考作文 篇3

  在城市,看见草,人们的眼睛都绿了。

  城市人爱草,太爱了,便担忧其受伤害。于是,“禁止践踏”的警示语肆意嚣张,人与草总显得不那么亲近。

  一场雨过后,站在草坪边,看晶莹的水滴滑过草尖,垂落下无边的绿意,多么惬意而美好。只是眼前的这片被人工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更像是T台上模特齐而一致的发型,拘谨而少了点个性。

  城市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展示着他们对草的爱与关怀。他们搞盆栽,围起一方天地,古瓷的花盆,最肥沃的养料,最充足的阳光……草,成了温室中嗷嗷待哺的婴孩,伸不开腿,迈不开脚,只懂张嘴。

  不禁想起七月的农村,成片成片的草无限地疯长,清灵的小脑袋似乎要直抵苍穹,急忙忙地要在那擎出湛蓝的天空留下足迹。是乡村人太不爱草了吗?还是乡村人对草的生长太有信心,毫不担忧?

  总觉得,城市人对草的.爱成了自我的担忧,也误变成了对草的束缚。

  木匠出身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草叶集》中写道:“哪里有水,哪里有土,哪里就长着青草,哪里就有着花香。”惠特曼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园林美学不谋而合。

  传统的园林美学,拒绝整齐划一的修剪,更不会围上栅栏、竖起“禁止践踏”的标语,真懂园艺的主人,无不爱草,甚至比现代人更为用心。或许,是老庄“物我相得”的思想深入古人之心;或许,是竹林七贤“顺乎自然”的潇洒为古人推崇,于是他们爱草,却放心放手,从不过分担忧。

  这样说来,应该责备那个引进西方“绿化带”理念的人了。这样的爱,不要也罢;这样的担忧,只能是束缚!

  这个社会,到处都在呼吁爱惜花草、保护树木,充斥城市人眼球的除了警示还是警示。当劳累一天的你静下心来,漫步在公园,看见一束娇艳的花,或许仅仅是想一亲芳泽,而“禁止攀折”的直白大字刺得眼睛生疼,满心的诗意立刻消失全无。正如此刻的我,静静地立于草坪边,心中满是对草地的渴望,是对钢筋水泥中这点地气的小小奢求。我很想,不顾这警示,不顾罚款,不顾路人的谴责,好好地,好好地在草地上打个滚儿。

  只是,眼前这娇贵的城市草,它会疼吗?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生活高考作文12-19

忆高考作文05-23

优秀高考作文02-21

全国高考作文04-29

河南高考作文05-02

高考作文指导11-22

湖北高考作文11-22

优秀高考作文11-08

感动高考作文11-10

关于高考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