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作文精华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日的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日的作文 篇1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也就是春节,人人都沉浸在欢乐声中,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来庆祝这一天。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庆团圆,我的爸爸从遥远的南方坐上飞奔的火车,风尘朴朴,赶到家里。桌子上摆着丰盛的晚餐,有团圆八宝饭,有爸爸做的盐水鸭,还有外婆做的红烧鱼,满桌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并且举杯祝福爷爷奶奶万事如意,祝我和姐姐、弟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大家在这喜气洋洋的.欢乐声中渡过了愉快的春节。
爆竹声声辞归岁,红竹点燃迎新春,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爸爸妈妈。
今天是元宵节,为了早点去看元宵灯会,我吃饭的速度也加快了。到了城北公园一看,这里真是人山人海,早已成了欢乐地海洋。
我想去看舞龙表演,可人太多,挤不进去,我们只好先去了游乐场。玩了一会,妈妈忽然看见了一个很大的灯,我被它吸引了,也跑了过去。它真的好大啊,比爸爸还要高!下面是一艘小船,上面是一头大金牛,寓意着我们在这个牛年里一帆风顺。
半空中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有荷花灯、鱼灯、玉兔灯、八角宫灯……它们排成一串,象一条灯河,把整个公园都照耀的晶莹耀眼。
抬头望去,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空中,还有无数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又叫许愿灯,它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快乐。
节日的作文 篇2
过 年
我们家乡有两句俚语,“正月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这话乍一听有点无聊,细想起来挺有意思。这是人们对过年的一种心里念叨。过年就那么短短的几天,得好好过,过出个名堂来。
小时候好奇,总是傻不即的问老年人,谁兴下这过年?老年人有笑我的有骂我的,说我问下这啥话?年么,是老老老、老的很的先人兴下的,谁说的清?我还问,老老老、老的很的先人没兴年咋过?老年人就说我净问些淡球话。
过了73个年了,细想起来,年过得糊里糊涂,只是跟着感觉走。
后来知道过年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的,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采用公历(即阳历)计年,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至于怎样过年,还是老人说的那话,“十里乡俗不同”,各地有各地的讲究。过年就是过讲究。热闹只是过年的外在形式,而祥和的内涵就很丰富了,包括过去封建迷信的东西在内,无不是讨个大吉大利。
小时候爱过年,因为“过年好,吃白馍砸核桃”,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哥哥弟弟放鞭炮”。一年到头了,辛苦了365天,趁过年蒸白馍犒劳一下自己,让身心舒服几天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吃年馍是有很多讲究的,好像年馍完全是为了敬神。第一锅馍蒸出来,先给先人献上;初一早上的煮馍面(饺子和面条)也要先分别给灶爷、土地爷和先人神轴献上,人才能端起碗来吃。人吃毕了,神的饭凉了,要撤走,得给神磕头。神是啥,谁也说不清,也似乎没有必要说清,就犹如我们现在的祝福一样,真的能够“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吗?敬神就是敬人的那颗虔诚的心。包括那凄厉啪啦的'响炮,也赋予了一种神念。三十下午,先在门前响一串鞭炮,以示自己家开始请灶爷、敬先人了。也向神打招呼,开始过年了,求神保佑,大吉大利。敬先人的仪式特别隆重,因为那是祖宗三代之神位,神前摆了各种各样的祭器,点燃了蜡烛,满屋里顿时香火缭绕,年气升腾。谁家的日子过的像个样子,全看先人神轴前的摆设和香气升腾。正月初一早,自家门中的后人们一夥一夥的来拜祖先,香炉中的香火不断。接着四邻八舍的来,也是先给先人上香磕头。我家是小户,每年去六爷家拜先人,父亲领着我们。那年六爷家的拜客特别多,父亲对我说,你看,神轴上的先人都高兴地笑呢。我往上一瞅,啊的一声,先人的画像真好象在笑。我没有料到,第二年春节,我家也开始服侍先人了。为此,父亲艰苦了奋斗一年。春天备木料,夏天打胡基(盖房的土坯),秋季割篓苇,赶冬季在我家院子对沿盖起了服侍先人的一间厦房。我家穷,请不起画匠为先人装裱神轴,父亲就在街上请来一幅只有排位没有画像的现成的神轴。过年时,我家也香火缭绕起来了。我老记着他那句话,这才像个过年的样子。
后来逐步有了“革命化”这种说法,我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仿佛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过年的旧习俗在这种革命化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以至消失。记得生活困难那几年,春节蒸的是白苞谷面馍,锅里熬的是萝卜白菜,连人老几辈敲的那老鼓也销声匿迹了。按说对联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形式,却也不贴了。先人的神轴挂到了房梁上。可是奇怪得很,年气却未消。我记的很清楚,我们那个生产队的队长领着干部排住门儿给社员拜年,这可感动得社员不知说啥好,只有满村里的笑声。队长是社员整天见面的官儿,虽说很小,却贴着大家的心。他们大娘大婶地叫着拜年,意味着社会的平等与和谐。那个时候社会竟那么样的稳定,人们安贫乐道,不嫌家穷,只求国安。队干部拜年之后,社员们紧随其后,一群一群地串家走户拜年,全村人的心都牵在了一起,那年真够革命化的了。记得我还写过一首小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初一虽无饺子面,照样开门迎生产!”
我当兵以后,过了好几年革命化的春节,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中国人的过年是永远打不倒的,那名目繁多的各地乡俗,只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让年过得更热闹更有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搬进妻所在的“陕拖厂”的家属区。头一年春节,我就见家家户户辞旧迎新般的把屋里收拾得漂漂亮亮。我当时就纳闷,干干净净就行了嘛,何必如此讲究呢?工人们说了,每年正月初一,厂领导都要来工人家拜年,谁家都想在领导面前挣个面子。再说了,领带见每个工人家庭幸福的样子,还不心说自己领导有方吗。当时有这样一幅对联 :“厂兴家兴年年兴,你笑我笑人人笑。”我是县广播站的记者,当时有种强烈的感觉,工厂给过年赋予了新形式。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春节专稿《工人们的正与初一》。接着我又去农村采访。一位区委书记却给我介绍他们破四旧的经验。他说农村过年还有小孩挑灯笼。我说挑灯笼有什么不好?那书记瞪着眼看我,好像在说我这个记者是咋当的,咋这水平?我见他身旁有收没来的灯笼,就拿过来一只指着说,何不在灯笼四周写上革命的新内容呢,比如抓革命,促生产。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形式吗?过年不在形式,全看我们怎样引导群众,除旧布新。图个喜庆总是没错的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腾飞,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的年俗早已被淡化了。如今过年确实是过富裕呢过热闹呢,有着那种太平盛世的年味。吃的越来越讲究排场,穿的越来越显得张扬,玩的越来越实现时兴。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年夜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年确实好过了,却过得让人无法捉摸,不知道咋过着好,总觉得自家缺点什么。前些年,“春晚”还能留下几首流行歌曲,一些“小品”让人难忘,而这几年也不知咋了,越来越不景气。似乎整个热闹、奢华、宏大和闹着玩冲淡了春晚的内涵和主题。犹如过年一样,春晚不应当背离民族的传统的有文化内涵的这样的正而八经的主题。
节日的作文 篇3
想起今年的端午节,真是令人难忘。
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到菜市场去选购粽子的材料,猪肉、糯米、粽叶、香肠、咸蛋黄……回到家,妈妈先把粽叶洗干净,用开水泡一下,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开水泡一下。”妈妈说:“泡了以后,粽叶就软了,包的时候不会坏掉。”接着,妈妈把米洗干净,倒在面盆内,放一点盐,又到一点酱油,然后把拌拌均匀。
一切准备好了。我看妈妈包粽子时,真的也好想学一学,可是妈妈说我还太小,拿不住粽子,唉!我只好在旁边看妈妈包粽子作文网。只见妈妈取出三张粽叶,把它连起来,就变成一张大粽叶了,再把它卷成一个喇叭,一头尖尖的,米放进去不会漏出来,另一头是一个大口,然后放一点米,一块香肠,再放一点米放一个蛋黄,再放点米,然后用粽叶卷一下,把大口封住留一个小口,再放一块肉,放一点米用大拇指把米塞紧,另外再加一张粽叶八口封住。最后用绳子把它扎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说:“这是小脚粽子。”我拿在手里看。嘿!还真像一只小脚。
粽子包好了,妈妈用高压锅烧粽子,家里到处飘溢着粽叶的`清香味。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粽子,一边听爸爸给我们讲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学问渊博,受到楚王德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能,故意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就被放逐到长江以南。他眼见国家日益衰败,各希望全体国民振作起来,就抱石跳进汨罗江自尽,一死相谏,那天正是农历的五月五日。
听完故事后,我感慨万分,难怪屈原如此受后人的景仰,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品尝了好吃的粽子,更高兴的是还了解了爱国诗人屈原,这真是一个意义非凡、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节日的作文 篇4
又是一个正月十四,在家乡,正月十四正是元宵节最隆重的时候。不是说要吃汤圆或者水饺什么的。毕竟经济发展到今天,汤圆和水饺也是家里常常就可以吃到的,做孩子的也不是很稀奇。当然,稀罕的还是孔明灯。毕竟一年一度刚过完春节,关系十分近的还没有散,元宵节倒是另外一种小聚。现在想来,反倒是元宵节更加显得亲密些。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前都是还是没有开学的日子。父母倒是进城工作了,我一个人留在老家倒也是不寂寞,毕竟几个哥哥堂哥的也都在。老家的星星是很亮的,只要不下雨,仰头,你能看见满天的星,若是用上读书人物理的眼睛去看,就好像看见成千上万个月亮或是太阳,心里说不出的幸福。月亮是圆的,但是不仔细找,眼睛里还是只有星星。说句好笑的,看了二十多年的月亮,到今天还没有弄清楚,月亮是东升西落,还是西升东落。
老家的哥哥里面,和我关系最好的是大哥哥,今年都二十五六了,也是有了孩子。有一年,算来是一零年,爷爷零九年去世,一零年,在那个老家里,我们度过了第一个没有爷爷的元宵节。正月十四的晚上,家里照常的按照老家的习俗,汤圆、水饺。一如平常的过,现在看来,那倒是最清冷的一个元宵了。吃完晚饭,我们走到屋前那条纵向的水泥路上,那条路不是很宽,约摸着大概一辆轿车的车宽,倒是好在偏僻,一晚上也过不了几辆车。我们站在路中间,仰望星空。天,真是好黑,黑得当你的眼睛适应它后还感觉有些发紫。毕竟伸手不见五指这样的黑是除非你在床上,关上灯用被子捂着头不可的。想象着爷爷会是天上的哪颗星星,是最亮的那颗,还是我们从来不曾见过,然后又刚刚出现的那颗,不过繁星漫天,又怎么才能数过。哥转过脸来,用那张黑夜里我并不能看得很清楚的脸朝着我,仿佛是很郑重地说道:“晚点去吧,以后也不知道还能见几面了。在老家多呆几天。”那时候,没有懂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了正月十五就回了城里。六年后的今天,还真是,不多见了。
六七年过去了,好像还能看得见,小时候,偷偷地用压岁钱去买来孔明灯放在床后,爷爷一进来就偷偷藏起来,然后朝着爷爷傻笑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小时候,虽然爷爷不介意我们买一些孔明灯玩,但做了这些事的我们,却总是一脸愧心的样子。老家是很穷的',哥哥陪着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小时候,每年放到寒暑假回老家。哥总是会用他平时偷偷存的几元钱去买一些肉食,像小时候常吃的鸡骨头,牛羊配之类的。有一年,听爸妈说到老家的情况,我突然地惊觉,老家,竟然都已经这么窘迫了。好像有一个晚上,爷爷他们炒了一盆鸡蛋,哥哥问道,今天家里来人吗?怎么炒起鸡蛋了。后来再看,才知道哥哥是怎样省着才攒下的几块钱。拿出零食的时候还是一个劲地塞给我。
老家,就像远处的夜空,我爱着它的爱着每片星光。
节日的作文 篇5
“六一联欢会现在开始!啪啪啪——”星期五下午,从四三班的教室里一阵阵经久不息的鼓掌声和一阵高过一阵欢呼声。他们在干什么?你肯定会问。其实呀,我们在提前举行六一联欢会呢,热闹极了,你快来看看吧。
下午最后两节课是六一联欢会,光布置教室就花去了大半节课,我真担心节目表演不完。黑板上的“童心飞扬”四个大字,可是我的杰作哟。节目开始了!有的人表演唱歌;有的人表演歌伴舞;有的人表演相声……我和我的搭档施弼卿也表演了一个相声。上台时,我们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表演时,说到一半,她竟然紧张得忘词了,还好我悄悄地提醒了她,真是虚惊一场啊!我表演结束后,听到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便开心地笑了。
临近结束时,老师说:“因为还有一些气球,没地方放,所以请没有节目的女生上来,用红领巾蒙上双眼,看谁踩的'气球多。预备——开始!”于是,接连不断的“啪啪啪”声响起。最后,有三个人获得了奖品。我十分羡慕,心想:早知道就不表演节目了。
欢乐的六一联欢会就这样结束了,它使我流连忘返,我期待着下一个六一的到来。
节日的作文 篇6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气洋洋的春节,节日里美味可口的食品、内容丰富的习俗、有趣活泼的娱乐,都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国独有的节日——春节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年除夕就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时人们都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贴红对联、燃放爆烛,点红灯笼,灯火通明以驱除“年”兽。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春节。
每当春节,我们一家人大清早便开始贴对联,挂年画,蒸年糕,包饺子,忙忙碌碌,欢天喜地,大家说着,笑着,唱着,好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而我也成为一名不可多得的'小帮手,包饺子可是我的“拿手活”,不过我这也是“王婆买瓜,自卖自夸”,起初学包饺子时我也是煞费苦心呀!
那年的春节,妈妈教我包饺子,她那灵巧的手均匀而飞快地动着,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仿佛蜻蜓点水。她左手托着皮,右手拿着勺把馅放在中间,还用勺子背面把馅压平,然后把两边的皮对折,最后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向中间一挤,瞧!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就这样做好了,它圆溜溜,胖乎乎,晶莹剔透,叫人垂涎三尺!我自言自语道:“这有何难,我的饺子一定个个都是大将军。”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皮,放好馅儿,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皮一点一点地对折,可是左边还没有捏住,右边的馅又不听话的往外跑,比兔子还跑得快,我的双手怎么也不听使唤,真是沙漠里盼水喝——干着急,这时妈妈轻轻走到我身边,用温暖的双手扶着我的小手,慢慢地捏成了一条完美弧线,我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虽然一开始我所谓的“大将军”都像打了败仗似的,一个个垂头丧气,伤痕累累,但是妈妈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导,让我信心大增。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一次次失败后,我包的饺子终于有模有样了,它们威风凛凛,好像时刻准备奔赴战场。那一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一个个饱满的饺子是我们幸福的“吉祥物”。就这样,以后每年的春节,我都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包饺子这项“工作”。
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吃在肚里却暖在心里,大家尽情地享受着春节的快乐!
节日的作文 篇7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到处都喜气洋洋。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辞旧迎新的各种活动热闹非凡。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 夜 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一年中的最后一晚。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相互问候着“新年快乐”!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像喝了蜜糖一样甜。哥哥姐姐会带着我来到空地,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那一朵接一朵绽放的烟花。五颜六色,一会儿像孔雀开屏,一会儿像百花齐放,一会儿又像群星闪烁,美得让人陶醉。等到半夜零时,到处爆竹齐鸣,全国各族人民、家家户户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
大年初一,全家都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既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所有小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过完春节,我的口袋会装满大大小小的各种红包,想想都开心。
古人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我就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向着新一年新的目标前进,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成绩;要更加懂事,为妈妈分担更多……
节日的作文 篇8
如果我要设定一个节日的话,我要设立运动节。我一定要把它设定在每年的八月八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吗?因为我想让每一个人都爱上运动,每个人的抵抗力都会上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再可怕的疾病都不会被传染的。还记得"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吗?对了,这是法国人伏尔泰说的`话。
如果每个人都爱上运动,那疾病对我们的危害性将会大大的减少。
如果每个人都如爱上运动,人类将会更加健康。
如果每个人都爱上运动,世界将会更美好。
如果每个人都如爱上运动,世界将会更加永恒。
通过此事大人们最好也运动一下,因为大人们经常在室内工作不运动,所以抵抗力下降,得了颈椎病。这就是不热爱运动,不常运动的后果。你们可知道呀,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多么的重要!
【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节日作文07-23
(精选)节日作文12-24
节日的作文11-17
节日作文(精选)11-21
[精选]节日的作文08-16
(精选)节日的作文09-05
节日作文【精选】10-08
(经典)节日作文05-02
【经典】节日的作文01-04
节日的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