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作文

时间:2021-11-21 14:37:22 情感作文 我要投稿

情感的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感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感的作文合集8篇

情感的作文 篇1

  每个人心中也许都有无数扇门,打开其中一扇,你便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亲情之门

  当我第一次睁开眼时,茫然地发现,身边站着许多面带笑容的白衣人,在他们中间有一扇白色的门,我轻轻抬起自己大约4cm大的手,用劲推开它,发现有一名女子在忍受着疼痛,她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怜爱。而这就是我伟大的母亲,辛辛苦苦赐予我生命的母亲,她在生产疼痛中咬牙忍受着,为的只是将我诞下,这扇门充满浓郁的亲情。

  离别之门

  说起来,也算悲哀,我一出生,就演了一场悲剧。

  我希望那扇离别之门是永远也打不开的,因为我想和家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那扇门是黑色的,毫无杂质的'黑,门上挂着一把金色的锁,与那无杂质的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天不如人所愿,上帝在我出生之时,便给了我一把钥匙,迫使着我去打开那扇门,让我不得不面对人世的悲伤。

  那年爷爷得了脑溢血,因抢救失败而不幸去世,因此我无比憎恨这扇门,憎恨它。我的双手,紧紧地捏着,用我最后的伤感送走了爷爷。

  快乐之门

  爷爷的去世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失去了一直深爱着我的爷爷。

  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是那样的真实,在梦中我看见了一扇2cm长,1cm宽的门。它给我带来温暖的感觉,门上画着的笑脸是那样的和蔼,在笑脸的中间,挂着一把迷你的小钥匙。出于好奇,我打开了它,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张白色信纸,而这信的署名竟是我日夜思念的爷爷,他说他希望我开心、快乐,从悲伤中勇敢走出来,走进心灵中最重要的门——快乐之门。

  如今,我已打开了许许多多心中的门,并用心细细地体会门中的一切,有悲伤,有幸福,有激动也有平静……

情感的作文 篇2

  在星期六的早晨,我打算去长寿路探望年过七十的外公。

  这一天我早早的来到车站好不容易等到公共汽车,我上了车想从背包里拿钱,才发现自己没带钱,我假装在找钱,时不时向司机害羞笑笑。司机等得不耐烦了,他说:找到钱了没有?后面的乘客也不约而同的说:没钱就下车吧!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穿金戴银的中年妇女走上来,手握着四元的人民币,对我说:女儿啊,你别跑那么快!她把钱放在投币箱。温暖的`手紧握着我。

  这位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中年妇女,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她对我的关心,我铭记于心,我从心里感谢她。

情感的作文 篇3

  摘 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的感受并不轻松,尤其在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其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了书面表达形式的情况下,作文教学的意义已经让许多人开始怀疑,要求也在随社会的进步同步提高着,但是方式方法不论进行怎样的革新,多少年来存在的假、大、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不少教师选择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兴趣。然而遗憾的是,每次活动过后,学生诉诸笔端的仍然少有亮色,要么是对活动过程的琐碎记录,要么便是对某种现象、事理的肤浅认识,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说缘木不可求鱼,然而,缘“水”为何仍不见“鱼”呢?毫无疑问,关键在于水。从一篇题为《情动而辞发》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尝试,效果明显。

  关键词:作文;情感;突破

  一、培养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

  其实,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小学生,一半以上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特殊环境里变成了所谓的乖孩子,家长的期望是学生的奋斗目标,老师的要求是学生的行为准则,他们把自身交给了课堂和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没有任何的必要去介入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中的喜怒哀乐,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人体计算机。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一个人为设置的教育场景或者是亲身经历现实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感受生活,促使他们思考生活,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激情。人为的和有意的,它就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所以更具有时效性。

  二、吐露情感,让学生笔下生花

  为了让学生吐露真情实感,教师也需要创设情境和特别的引导,否则,即使有了真情实感,学生也会忽视了它,不把它看做是作文真正的灵魂。在一个班的作文课上,我就这个班的几个同学和另一个班同学打架的事作为素材,就事论事,自拟题目作文,效果不错。

  三、梳理情感,让作文收放自如

  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肤浅的,如果教师顺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找找茬,学生的思路会马上集中在一条主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让作文主题更鲜明。

  1.情与境的关系

  情是内在的,境是外在的。情的传达依赖于境的创设,两者一表一里,融为一体。好的作文应该话语蕴藉,情调含蓄朦胧。中国传统诗学中,强调“比兴”手法,就是避免直白式抒情。学生在写作文之际,应该注意情与境、情与声的结合与交融,做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2.情与理的关系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情理兼备。理,包括事理与哲理。事理是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对于叙事性文章,不可或缺。哲理是潜藏于作文之中的人生意义,是最富有魅力、令人回味无穷的。但这些事理和哲理,都应该被情感化、心灵化、诗意化。

  3.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作文写作应该是对个别情感的具体描述,不能从一般概念出发去寻找例证,而应抓住生活中富有特征性的独特情感,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才能产生有限见无限、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达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才能避免模式化、套版化写作。

  四、升华情感,让作文主题鲜明

  如果说文章是一棵大树的话,情感体验便有如树根,“根深”才能“叶茂”。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梳理情感、升华情感呢?这就要求训练他们的“内省力”。我国古代的儒学家曾把内省力的自我训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之一,强调应该“日三省乎己”。这种建立在严格的道德自律基础上的主体对自身心理的内省正是培养体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内省”才会“自知”,行文时才不会将感受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去做零碎的记录,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字,流露出真情实感,抓住读者的心。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梳理并表达情感,同时还要通过“内省”和反思,使这种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这样的基本功练好了,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自然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了。

情感的作文 篇4

  水,是多么晶莹的生命!每一滴水都滋润着土地,然而,你是否知道,那些水也有着丰富的情感,有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时,我想:如果我是一滴有情感的水……

  当我开心快乐的时候,我会变成蓝天中飘浮的云朵,而那湛蓝的天空就是我遨游的天地。也许,我还会变成一场春雨,滋润着花草,树木,庄稼,让它们茁壮成长,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清新和活力。

  当我伤心难过时,我想:我会是一场秋雨。我所路过的地方,草木枯黄,叶子也无精打采地垂下脑袋,一切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勃勃。无论道路多么泥泞,这都都与我无关,即使我顺着雨伞打落在人们肩头,我也会默默无语,我想让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这场秋雨之中,笼罩在我的'伤心里。

  当我孤独寂寞时,我想,我会是一场洁白的雪,我会给大地铺上一层雪白的地毯,飘飘洒洒地落在屋顶,我还会在树枝上形成厚厚的积雪,就连花瓣中也藏着我的身影,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一个人在表演,可我愿做一个寂寞的舞者。

  当我温柔时,我又是一片可人的小雪花。轻轻地落在行人的肩头,落在松树上,让它变成美丽的圣诞树,小朋友们还会用我堆成雪人,我想那一定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当我生气愤怒时,我会变成冰雹,砸坏庄稼,给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毁灭,我甚至会变成洪水海啸,冲毁房屋,淹没田园,伤害无数的生命。

  其实,我更愿做人类的朋友,做你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希望你们能爱护我,只有这样,我才会给你们的家园带来幸福。

情感的作文 篇5

  回忆渐离的越远,越能轻易发现陪伴的无可替代。

  笔记里曾写满了关于弟弟和我的小故事。还记得,天微微泛白的夏日早晨,弟弟翻过河沟摘对岸邻居菜地中的西瓜的事情;还记得,雨过阳光的午后,和弟弟一起去小树林捉知了的事情;还记得,大地被银装素裹的傍晚,我和他提着手电筒在院子里堆雪人的事情……不过,那已是多年以前的事情。

  与他的情感,在我升入高中,他进县城上小学之前,从未有过怀疑。初中那时,每每周末回家,都会给他带礼物,吃的也好,玩的也好,即便可用的资金总是很有限。每每这个时候,我在家张望学校的方向,寻觅他下午放学兴奋奔跑的'身影。若他没有留级,我俩应该一同上下学的,或许应该像小时候那样迎着美丽的晨曦,手牵着手,跳着追着赶往学校的吧!

  再怎样努力的窥探,也不会懂得,时间如何将身边的人悄然改变。自从他被送到县城读小学,没有任何征兆的,无法阻挡的,我和他之间的感情,不觉从相见欢走到相视冷。逃学,请家长,似乎有点频繁。叛逆,大概是最好的写照了。虽然明白这并非针对我的冷漠,但如何都做不到视而不见。与爸爸妈妈也总是争吵,家里的氛围像是落雨的天晴,时好时坏。囤积良久,家人都习惯了他的脾气。转瞬,两年后,他休学停留在家中,无所事事。

  成长交织经历会让人变得沉默,察觉的到我俩都在改变,只是我还是当初的我,他却是另一个他了。即使偶尔会相伴出门,也不敢多说话。首先他听不进去,其次话丁点不去他耳,后果就惹得他反感。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又将近两年,直到他在家人的奉劝下去外省打工。那年,我高中毕业,假期独自一人在家,村庄的屋子里没有他的吵闹,格外寂静,却悄悄溢出些寂寞。作为哥哥,陪着看着他的成长。说来生笑的事,小时候的他,在过年集市上,不买新衣服,吵闹这要花炮。长大了,位置调换,不要烟花,改会打扮了。

  过往来去,祈愿终是安好。又逢一年,我大学寒末放假,急急忙忙从省外赶回老家。下了火车,就近在车站旁的商店给在家清修一年的他,购了袋零食。不去上班,待在家里的他未曾老实过,有事做不了,就往省外打电话给我。没事情,倒清净的连个音都没有。回到家,他见到我笑了,问是否有捎带礼品。刚接过包裹,零食揣在手,就拿着手机在我眼前晃。"哥,陪我打个游戏呗""不打,看着就没意思"一句话,让我给拒绝了。但是在两天后,我把手机丢了给他。"弄吧!赶紧的。给我装好"从不玩网游的我,接受了他三番两次的请求。我有想,再过两年,应该想要一起玩个游戏,也不可能了吧!那时我再工作,他或许也是。于是家中温暖的小温棚里,经常能见到我俩的身影。两个小板凳,靠坐在一起。他指导我怎么玩,我学着尝试。他嘲笑我的角色不厉害,我无所谓的轻瞟他一眼。

  就如同埋没记忆的那个年龄,两个小凳子,对坐着写作业。我笑他总是挠头写的慢,他不屑我没等他写的快一样。

情感的作文 篇6

  我的情感方式经过多年的改进,大体框架已经完善,并形成精炼和简明的语言描述,将情感上升为系统化的哲学理论。

  (一)

  1.人们存在的根本意义:彼此的深爱、依恋和珍惜、关心和守护,安心和踏实的生活、体面和尊严的生活、美好和温馨的生活。

  (1)有了深爱,才有依恋和珍惜,以及关心和守护。

  (2)不在一起时,依恋感强,在一起时,珍惜感强。

  (3)有了安心和踏实的生活之后,才去满足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也就是说先满足生存,再满足面子。满足安心和踏实的生活以及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之后,才去满足美好和温馨的生活,所以有个优先顺序。

  (4)安心就是安全感,踏实是可预知的长久不变的安全感。

  (5)温暖和寒冷是相对的,温馨强调与寒冷相对的美好的温暖。温馨就是一种美好,但是美好比温馨的概念更广泛。

  2.安全感:

  (1)身体健康。

  (2)人际关系,遵守法律和为人处世的规则。

  (3)收入和福利,住房和环境(方便、舒适、美观、干净)。

  (二)

  1.方向:爱、安心、美好。

  2.深度:深情、情感强烈。

  3.广度:情感广泛。

  4.频度:多去思考和发现情感、多愁善感、容易引发情感。

  5.差别:情感有重要情感和次要情感的差别。(广度中,有些情感的深度强,有些情感的深度弱。)

  6.表现:深情以柔情的形式的表现。通常,内心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情感自然。

  7.发挥:性格应该发挥到典型和极致。

  (三)

  1.开朗。

  2.对生活的正负两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不要刻意突出正面因素或负面因素。

  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形成对比,从而深刻体会温暖、珍惜、怜悯和关心。

  负面因素下,清楚自己的脆弱和渺小。

  尽量预防负面因素的产生,尽量消除已经产生的负面因素。

  尽量减少精神压力和心里负担。

  3.情感因素与非情感因素并存和互补,但是思维中情感因素的比例高,而非情感因素的比例低。多用情感因素来认识生活,少用非情感因素来认识生活。

  4.仅个人而言,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满足于基本的面子。

  (四)

  1.思维有文学意境,浪漫,世俗与脱俗并存。

  2.坚定和执着的追求,积极奋斗,勤劳、坚强,集中精力、高效率,好心情、兴趣、专心。思维清晰、活跃,思维全面(往大的方面)、细致(往小的方面),事物之间的关联和推理变化。

  (五)

  1.情感、生活、人、环境。

  支撑:环境支撑人的存在,环境和人支撑生活的存在,生活支撑情感的存在。

  相互作用:生活形成情感,情感改变生活。

  2.情感分类:爱情、亲情、友情、仅仅属于自己的情感。

  3.情感分为两种:自然形成的情感和刻意塑造的情感。

  本性就是自然形成的情感,而刻意塑造的情感是为“适合”而规划的情感。刻意塑造的情感通常是不违背本性的前提下塑造的'情感,是对本性的补充。

  4.情感的减弱:

  (1)负面因素消减正面因素。

  (2)缺少对比。

  第一,童年刚来到世上没多久,潜意识里和出生前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做对比,所以觉得生活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方面,所以很多成年人觉得乏味的、冷漠面对的事情,小孩子却觉得很有趣、很兴奋。而长大以后,潜意识里和很有钱、很有权的人做对比,就觉得自己不幸福了。

  第二,人生短暂,好好珍惜活着的时光和所拥有的一切,短暂的人生过后,就化为了灰烬,什么也没有了。现在看来平常的生活,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却会觉得很宝贵。

  第三,生活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形成的对比,使人懂得温暖、珍惜、怜悯和关心。

  (六)

  1.相互尊重。

  2.不要让人反感,不要得罪别人,不要让人误解,不要让人嫉妒。

  3.不要让人握住把柄,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

  4.换位思考。

  5.误会:违反大家普遍遵守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容易造成误会,说话不清楚、不完整容易造成误会,傻事、怪事、巧合、谎话容易造成误会。

情感的作文 篇7

  记得小时侯有二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借笔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要做的笔记,突然老师大声说道:“笔记都给我做好,下课时检查。”我在书包里翻出文具盒,打开一看连一支笔也没有,心想这下完蛋了。没有带笔,没法交差下课肯定要被老师骂。正犯愁时我的同桌杨洵看见了我苍白的脸色,问道:“刘烨,有什么事?”“我没有带笔,笔记没法做,肯定要被老师骂。”我小声地说。他伸出手把他文具盒里的一支笔拿了出来,放在我的桌子上,“刘烨,这支笔给你用。”“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杨洵说,我兴奋地说:“好,真是雪中送炭啊!”我拿着笔飞快地抄着笔记,没过几分钟就把笔记全部抄完了。下课铃叮咚地响了起来,老师挨个地检查着笔记,终于检查到杨洵了,老师看完杨洵的笔记严肃地说:“这里还有一个地方没抄到,快抄起来,一会儿再给我看。”杨洵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我这才知道杨洵只带了一支笔,他把那支笔给了我,现在又不好意思马上向我要回那支笔,我悄悄地把笔递给他,他会心地笑了。这件事让我非常地感动。

  借雨伞

  放学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只听轰隆一声雨便下了起来。我在书包里找着雨伞,可就是找不到。我身旁的陈彦宇同学把手放在了我的胳膊上,问道:“刘烨,怎么了,有什么事?”我伤心地说:“我没带伞,不能回家了。”陈彦宇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了一把雨伞,把雨伞撑开放在我的.手里,“这把雨伞我借给你用。”陈彦宇说。我开心地说:“谢谢,真是太感激了。可你呢?你会被雨淋病的。”“没事,我家离得近。我俩可是最好的伙伴呀!”陈彦宇大气地说。只见他飞快地跑向风雨走廊,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有些不安,我想追上他,可他早已不知去向。回家后我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陈彦宇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我十分赞同妈妈的观点,他可真是我的好伙伴啊!

情感的作文 篇8

  布鲁姆等人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学生成绩差异的1/4可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而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作文学科特点出发,巧妙利用好情感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写中求乐、写中求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老师。”可见,保持稳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至关重要。本文就教学心理学中情感功能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作以下探讨。

  一、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激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所谓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时,不仅自身能感受到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能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觉察,并引起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这种现象称为移情或情感移入。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情绪引起另一个人完全一致且有相当强度的情绪时,我们称之为情感共鸣。其实,这就是最典型、最突出的移情现象。

  1.以情育情,积极引导。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功能,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作文课上,教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难,诱发创作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写作中。

  2.增强教师的感染力。

  情感的一个特点是具有感染性。这种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的共鸣和同情心。教育者的情感一旦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就会成为情感陶冶教育中的主要因素。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如能增强自身的感染力,往往会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语文老师不仅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配以适当的作文教学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而且要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有感染力的语文教师,可以按预期目的去实现作文教学要求,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汲取作文知识,同时也能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总之,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写作中。

  二、运用情感的迁移功能,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这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人所结交的朋友,所经常使用、穿戴的东西,也都会产生好感。这似乎是把对他人的情感“迁移”到他人所接触的人和物上去了。这便是情感的迁移现象。“爱屋及乌”即是指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

  中学教材所选课文,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文章不仅内容真实具体,而且有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像作者那样去想,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利用情感的动力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人物传记,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了解好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时空,魅力无穷,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做人的道理,从而产生一种想写作的动力。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

  至于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也可写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乃至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情感世界是人类活动中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作文是对生活的写照,同样讲究一个“情”字,不管写什么内容,都要求有真情实感、真实的体现。

  三、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维持学生写作文的激情

  这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研究表明,情绪的性质影响着认知操作活动。一般而言,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操作活动,而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消极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操作活动。同时,情感对认知操作活动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还反映在情绪的强度上。

  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这里所讲的“适当”与“不适当”,首先反映在情绪上。一般来说,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而诸如恐惧、愤怒、厌烦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能够饱尝写作成功的欢乐。

  四、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学生学习作文的内动力

  这是指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仅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的动力施加直接的影响。在同样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活动中,个体情绪的高涨与否会影响其活动积极性的高低:情绪高涨,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标;情绪低落,个体则缺乏冲动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所谓强化一般是指影响有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前者以它的呈现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奖励、表扬相联系;后者则以其排除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处罚、批评相联系。盖杰和伯纳在《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对教师来讲,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扬随着某种行为的频率增加。”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经努力成绩仍不好,老师需理解,不能乱加指责,而要给予鼓励、关心、帮助,这是人遭到失败挫折时的一种情感需要。任何对学生的讽刺、挖苦、歧视、冷落,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窒息他们刚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从事物发展的积极面入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每次习作后,我都上一节佳作欣赏课,将写得好的文章、片断或几句话读给学生听,组织大家评议好在哪,然后分别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如,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南京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丰富了她的内涵,我们可带学生参观钟山陵园林、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秦淮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的建设成就;访问阅历颇丰的同志、自主创业的青年典型,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社会的能力,同时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再有鼓励学生把作品拿出来发表,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参加征文,这样也能对学生的兴趣起到激发作用。

  总之,运用教学心理学的原理,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方法很多,情感功能的运用不能过于单一,而应综合运用。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作文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情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情感的作文06-10

文化情感作文02-03

动物的情感作文02-04

亲情的情感作文12-15

写情感的作文12-03

关于情感的作文11-02

抒情情感作文11-03

关于情感的作文11-03

校园情感作文11-05

情感类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