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汇编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抒情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抒情散文1
我喜欢被一首歌的情绪控制
从我不把信仰当信条开始
我的方向在哪
我像白羊座的人一样爱多想
我讨厌细腻的自己
然而我要的洒脱
概念如此模糊
我学不会
秒针的动静很刺耳
擦破我平静的心
我烦躁不耐烦
她出现了
给了我曾幻想的所有温暖
我爱她
美好不敌时光穿梭
怕你会在哪天烦了这一切
烦了这样的`生活
和这样的我
自卑于每一段感情
你让我变得放得开
温习过的“我爱你”
总在默契里被传递
但……
面对自己的时候
我总是很失望
我总在第三视角窥探
抒情散文2
我知道,我是以一个俗人的目光,追随于众生之列,遍爱风尘之后,一次次接近你,我们仰望的目光,高不过心中欲望的高度。
面对你,我们身体里泥沙俱下的欲念,崩溃决堤。
没有人,再意一棵树的意义,一棵餐风饮露,仙风道骨的树。华山松,华山的险绝于你,已道破了一半玄机,而另一半就交给那些水吧,给它们设置的重重障碍之后,它们不是堕落,而是张开翅膀飞翔……
一枚松针,可以针灸众生的心疾;
你只逍遥云水之间,俯视黄河,已孤寂的太久了,
以一滴水的韧劲和智慧,生长。
只需露珠月光的呢喃,你必将掘进岩石的内部,生长。生长!
那无疑于你是一场千年的宿醉。
用生命独立的姿态,一点点拔高山的高度与险绝!
不是用屈辱的妥协,而是用尊严让一个成语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华山,你用一座山的胸襟与水的柔韧接纳我,我知道,
我无法近距离接近你,华山松,但我知道,
总让我缓下来的心,有了一次生命的诘问,一次生与死穿越之后,一颗沧桑疲惫的心抚慰之后真正的觉醒。
抒情散文3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醒来,脑袋飘浮着的是我心驰久往的梦,借着睡眼惺忪我想用掉了漆的钢笔继续那未完的梦,趁我还没有完全被浑浊占据,趁我久违的热情还没有消减,趁我的记忆还没有褪去。
那是我久违的梦。
梦中,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也不知道通往你的地方有多少距离。但是,我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期盼,知道自己不可能到达你呼吸的地方,知道自己有多期望回到记忆深处。
梦里,她们都走了,独留我一个人在寂然无声的教室里睡觉。忽然,熟悉的音乐在我耳边盘旋,像是在梦中我跟着音乐的节拍一唱一和,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我才知道原来是电话铃声,我缓缓地拿起,迟迟的划开了接听键,用软绵绵的有些不耐烦的声音问了一句:“怎么?”只听到电话那边温柔又有些着急的声音问我:“今天你怎么没回家啊?”我知道这个声音,虽然睡意还没有完全消失。“我和弟弟都在家里等你呢?”妈妈扯大嗓门,“给你做了最喜欢的红烧肉啊。”挂了电话,我像是恍然大悟,对呀!我今天怎么没有回家啊?怎么没有?
还是那条很熟悉的'小径,从小走到大的那条小径,这一脚一步都承载着我过往的点点与滴滴,我似乎记得每一个梯子的形状与摆设,记得每一棵树的位置,记得每一颗石头的模样,记得我以前那每一步的。不同的是,两旁新修的用砖砌成的房子变多了不少,突然就觉得这泥土铺成的小路与它们有些格格不入了,还好这中间有花草和蝴蝶相应和,大自然就是这么伟大,任何现代元素在他面前都会被包容。
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我喜欢的那块大石坝依旧在那里静静等待着我,只是长了许多青苔,像是许久没人走过一样。那颗长得像爸爸一样的大杨树还是那样高大挺俊,只是风太大,把它吹得到处摇曳,看得出来,它经历了不少沧桑。田里地里干农活的大伯大婶永远都是那么充满活力,大着嗓门给我打招呼,只是觉得他们没有以前那么年轻了。看到这些,我愉快的心情突然就变得有些了,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怀念儿时的一切,拥有一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片田垄和大地上幻想着、痴迷着。
我用有些忧伤的步调不停向地家里的方向走着,踏过他们耕种时时新搭上泥土的田坎,穿过插满水稻的梯田,爬上小山坡,两旁的长满红帽的玉米把我淹没在了这个小山坡里,我就这样不停地走着。一直朝着家的方向,期盼的走着、走着。
记忆中这里的每一个风景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我就和这样的故事一起长大,记不清那时自己的模样,时光匆匆,那些风景依旧没变,而那些故事,就是一梦千年。
前面,前面那哼着小曲儿干农活的老爷爷和小弟弟不就是住在我家隔壁的张大伯爷孙俩吗。小弟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外地打工,已经很多年了。爷孙俩一直相依为命。虽然艰苦,但却;小弟弟父母虽然没有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心中总有念想,总有一个梦,一个期盼。看到他们,我想我会很快到家的,不经意间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远处,还是可以听见小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声音,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或许他们现在也在玩扮家家,又或许,他们现在正在扮演电视剧里的自己喜欢的那个大侠或是倾国倾城的公主。想着就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就这样想着,不停的走着。
家,渐渐的出现在了我眼前,此刻的我。我看见了妈妈的笑靥如花;听见了弟弟稚声稚气的“姐姐”;闻到了,美妙的家的气息;感受到的幸福竟然如此美好……
花开半落,该是梦醒。现实和梦,不是路途的遥远,是时间距离的无法弥补。
好想再躺回床盖上被子,只是奢望,我能够回到那里。
抒情散文4
痴,也可是痴于自我的世界。
明之张岱于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夜之苍茫,璀璨;湖之静谧,朦胧,在这万籁俱寂之广阔天地浑然一体,没有飞鸿,也无沉鳞,唯有那阵阵桨声,水波声荡漾起那心中的平静。一种旷世孤独,孤高自赏也便融于那醇香的酒中。沉默,无言。只把心中的言语遗忘在这空明水波之中;只把那种梦一般的情,铭刻在这故国繁华的烟雨之中。这亦是痴于自我,痴于心中的西湖,更痴于那种故国之繁华,心中之平静,孤独。
痴,亦是那份孤独。看张岱之痴,觉然有了一种平静,没有一丝瑕疵。
而痴,还是对自我理想之痴。
宋之周敦颐独爱莲,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种亭亭玉立,那种高洁,亦可是他的追求,而至于“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类,更有一种正直。痴于莲不是在于其色,其形,其味,而在于莲之高雅,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望莲虽生于淤泥,而仍旺盛而开,风中摇曳,清香沁人心脾,但却不俗,不艳,反而更有君子之高洁。此痴,亦是周敦颐对自我修养、为人处世之追求。
痴,亦是那种高洁,正直。看周敦颐之痴,觉然有了一种清新,高雅。
但痴,也是一种乐于山水之痴。
宋之欧阳修极喜于山水,虽为太守,但仍可诵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虽乐于山水,喜于饮酒,但也有一种内心的`解脱,平静。望处处可见的山水,又将那份景,那份情融入这酒中。
痴,亦是这种乐。看欧阳修之痴,觉然有一种内心之解脱。
看士大夫之痴,有着是对自我的追求,一种内心之解脱。
痴一字,便是对这种中国文化最好之诠释。
人生怎可无痴……
抒情散文5
繁华都市,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摩肩接踵,像潮水样川流不息。
奔波在这样的城市中,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中紧张忙碌劳累,对于在乡下生长大的我,早已厌倦了城市中这样拥挤浮华喧闹的生活,很想拥有一片宁静时空,让自己得到憩息,好放空自己的思绪,让疲惫的心灵能回归片刻的宁静。
春节前夕,正好接到大哥的电话,让我们最近再借点钱给他。便和妻子商议借此机会回趟多年未归的老家,顺便把钱带给大哥。
本是雪虐风饕,寒意肃杀的寒冬腊月在我们回去的那天,天气却是格外的好,原本吝啬的阳光柔和灿烂地扑在我们的身上,温暖着心房,我们尽情享受着冬日和煦的暖阳,心神颤动,精神倍感振奋,心情突然间变得无比舒畅开朗。我们骤然发觉冬天原来也是如此的醉人,感悟生活竟然是这么的美好。
坐在又快又舒服的动车上,感叹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仅仅几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大哥家所在的地方。下了车,和妻走在冬日的乡村的小路上,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片万物萧条之色,显得凄凉破败。才刚刚临近下午,太阳就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热情,非常小气地躲进了那虚无缥缈的云层。
其实乡下除了大哥一家,并没有太多的亲人留守在这里,他们皆向往着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霓虹闪烁的都市生活,接二连三的加入到了熙熙嚷嚷的城市人群,各自过着城市里那浮萍般的生活。
大哥早早的就立在村口等候。他紧裹着单薄衣服,搓着双手,不停地来回走动,却依旧冷得瑟瑟发抖。见到我们,大哥显得激动不已。
大哥今年50多岁,是我妻子的哥。一个非常固执也很正直的人。18岁时就开始在村里的学校教书,有三个孩子,大嫂是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一家的生计仅靠大哥的微薄收入来支撑。大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一辈子,家庭的经济情况却一直没有得到好转。
大哥平时生活很是俭节,不抽烟,不喝酒。很少买件新的衣服。也许是做教师的职业习惯,大哥平时不苟言笑,办事严谨,做任何事情都极其认真和负责。每年的暑假,学校的看护任务总是落在大哥的头上,大哥从无抱怨和不满。由于对工作的极度认真和负责。长时间地站立授课,大哥过早的就患上了教师职业病。那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静脉布满了他的双腿,让他每时每刻都在品尝病痛给他带来的折磨。
大嫂早已备好了丰盛的酒饭,平时滴酒不沾的大哥和我喝起来竟是那么的痛快。每杯酒都被他装得满满的直至溢出,好似要把所有的烦恼都装进杯中一饮而尽。而那溢流出来的酒,也许就是大哥心中更多的惆怅。看着大哥那充满愧意的脸庞,自惭形秽的样子,我的心头泛起阵阵的酸楚。
大哥在众多的亲戚中只向我们借钱,对别人他从不张口。小到几十元大到千元,每借一次他都会仔细的写张借条让我收好,说留做一起还我。我知道大哥有难处,在他面前也从不提钱的事,怕无意中伤害了他的自尊。大哥常说:“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这固执近乎偏执的理论一直伴随着大哥左右。如今,两个女孩都已出嫁,大哥这次是为了给小儿结婚准备彩礼,才又向我借钱的。
大哥的儿子叫成龙,是大哥的最爱,因为最小,先前2胎又是女孩,大哥对儿子的出生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大嫂因为需要忙地里的农活,每天都要起早睡晚为那些勉强可以糊口的庄稼辛苦劳作。所以,照料儿子一切事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大哥的`身上。大哥非常溺爱成龙,一直带在身边。大哥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从不让孩子自己做任何事。以至于都把这种爱根植到了自己的血液中。“玉不琢,不成器”。时至今日,过分宠爱的儿子给他带来的却是无尽地烦恼和惆怅。
在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是家长的无上荣耀。中学毕业后的成龙并没有考上大学,极要面子的大哥为此伤透了心。为了让儿子能上大学到处托关系,后来在一个学生家长的帮助下,自费上了一所民办的三流院校所谓的大学。然而接下来的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哥每月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儿子在学校里的开销,成龙在读大学期间,大哥就多次来我家借钱。
听大哥十分平静的叙述着自己的家事,看着大哥那的黑白相间头发,皱纹已悄然爬上额头的脸颊。一股淡淡的忧思忽然萦绕上了我的心肠。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任何人能比父母为子女付出的更多,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父母呕心沥血省吃俭用,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每迈出一步无不牵着父母的担忧和期望。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奔波与劳碌如影相随,无奈但又必须去面对现实。我们总想活得轻松快乐,却对身边的人或事物却有太多的牵挂无法割舍!
后来,学校因大哥的身体不好,为大哥办理了病退。农忙空闲时大哥便会来我的店里,帮我照顾生意。时常跟我们提起欠钱的事,我知道,大哥一直把借钱的事深深的记在心底无法释怀。
今天,我忽然接到大哥的电话,说他现时的身体在治疗和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已经没有了大碍。现正在海南的一家装潢公司里打工,活儿不是太重,工资也还可以。如果能一直能这样做下去,到年底回家后就可以把借我的钱还一部分了。听大哥在电话里那高兴的语调,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说:生活它有时充满了希望,有时让你觉得渺茫,有时让你又很痛苦,有时却也会给你带来快乐。如今,我那已不再年轻的大哥却还在为生活劳苦奔忙······
抒情散文6
1.
我不能明白,飞蛾为什么如此执着。
飘舞了一生,游迹了一生,为了追求生命中的光和热,明明知道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也要奋不顾身地扑进雄雄烈火里,甘愿化为灰烬,无悔地燃烧。
我不能明白,腊梅为什么如此坚强。
处处是枯萎,满地是荒芜,为了展现那别具一格的美丽,宁可避开枝叶下的明媚,舍弃花瓣间的温柔,也要在零度以下冰凉的寒冬,傲然地绽放,流泪在萧杀的冷风中。
它们让我感到了羞耻。反观自己,在本该坚强的时候,却磨灭了意志,脆弱如云水,蜷缩在飒飒的寒夜里,没有济慈的心灵去深凝生命的故事。
未曾踏足过你的世界,所以不明你的流浪;未曾接近过你的心灵,所以不解你的渴望;未曾聆听过你的声音,所以不懂你的忧伤。
欲语泪先流。只恨白来的这一遭。
2.
清清的那一池湖水,洗不尽昨日流过的泪痕与烦恼。
高高的山岚之上,有我曾经破败的梦想,堆满了通往遥远的长廊古道。
仰空沉思,语言已不再具体,汹涌澎湃的鲜血越来越少,浮云下的身影,映照着沧海桑田的荒凉。
泅渡无数条河流,寂寞的舞影始终围绕在身旁。多少次梦回故乡,醒来之后依旧是异乡。归宿,迁移得更远了一些,彼岸,终究是我无法到达的地方。
晓风残,往日深情已成空。野蛮与文明,日日夜夜进行着艰苦的斗争。终结者的步伐渐渐逼近,带着神圣而又莫名的恐惧,坠落到荆棘丛生的荒野。
诱惑的颜色,布满了每一个角落,惶惑的影子,扩大到最初的轮廓,狂拽的声响,扰乱了稳定的节奏,幻灭的灯光,遮住了去看远方的眼睛。
语言如刺,可怕恐怖。而无奈的,心绪不宁却又无可阻挡。
看清了苦痛和现实,我只能和黑暗做一些表面魑魅的动作对抗。
3.
多余的我,在夕阳的余晖中喃喃自语,灰尘满面。
划着一只没有年代的桨,幽怨世风日下,人心浮躁,却又难以避免地随波逐流,沉入世俗。
都在改变,不能澄澈。最后大地仁慈的`笑容竟也变得铁青,爱戴的脸庞变得狰狞。浑浊之情,分不清空气中纯净与稀薄的倒影。
覆水之罪,歉意仍浓,透过衣衫浸至骨髓,心中像被一把刀宰割着,疼痛不止。
一支烟,成色成半醉的脸,目的是为了释怀苦痛。
一杯酒,酝酿成伤悲的歌,目的是为了继续放纵。
而面对的,仍然是阳光和生死,风雨与人生。
我醉生梦死指着芸芸众生说:“世事坏到这般地步,还要拿什么办法去挽救?”
逃脱,逃脱。欲曾乘风离去,却道道阻且长。
无法像一片云那样洒脱,也无法像一阵风那样轻盈。拔不动深处牵连的根,只能留下眼神用以告慰。
落日摇晃着尾巴,不再恣肆,不再坦荡。短暂的狂欢之后,是更加漫长的悲伤。
月满西楼,长吁短叹,想象着白天与黑夜,孤独,并不是谁一个人的专长。
抒情散文7
静下来的时候,仍在回味林荫道上的感觉,思绪仿佛一下子涌上心中,又因着这几日以来的几多变故,不由得衍生出了在路上的感慨。
或许是最近煽情的文章看的太多,以至于让我忘了那不讨喜的成绩,忘了白日里与某人的不愉快。走在这条每日往返几次的路上,竟生出了岁月静好的感慨。
身旁的朋友在耳边絮絮叨叨,撒娇的意味浓重,配以好听的'声音,聒噪里透着静谧的味道。就如此刻,微风拂面,枝桠上的旧叶在与新叶的争斗中未能占得一席之地,纷纷败下阵来,落在地面上还能听见悉索的声响。不似花瓣飘落那种浓密的浪漫,倒像是一朵花的绽开,了无声息却能摄人身心。
她只顾絮叨,我只顾满目张望。
在路上,在每日往返于学校、家这样的路线上,看似积极的行进着,实则只有自己知道,每日课上课下的分神与不以为意。总是以各色各样的借口来拖累自己,以全然不计后果的方式停留,换来每一个执着的失败,换来每一霎的悔恨。但这只是其中一隅,若论及其他,这一路以来无失无得,才更令自己觉得可悲。所以有了过去写到的“再回首,尚不能做到无愧于己。”
在路上,在每一个踽踽独行的路上,以彷徨织就无畏,以未知塑造渴望,以这样的状态,打破每一个寂静的夜。任凭每一颗对平凡叫嚣的去昂扬着,把对未来无尽的憧憬转化为汗水,滴在每一本练习册上;把对成长的无奈转化为泪水,淌在被窝的每一个角落里。
怯懦、小气、自私、勇敢、坚强、宽容……这一个个的像包袱一样的躺在成长的路上,不断的被拾起又不断被扔下。成长不是看在终点得到了什么,而是看在路上收获了什么。
在路上,即是如此。
暗黄色的灯灯光在树的遮挡下,将光线斜斜的打下来
回家的路上已鲜有人迹
身影在路灯下拉的老长
耳畔似有蝉声萦绕
背书包的女生奔跑了起来
用尽全力追逐脚下的自己
像每一个夜里的埋首苦读
她在寻找答案
所以她,在路上。
抒情散文8
无眠冬夜,躺在母亲铺好的温暖被窝里,思绪万千。
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天空,便思念起夏季凉凉的夜晚。躺在红瓦屋顶上,天空忽闪忽闪的星星伴着温柔如水的月光,凉丝丝的微风吹过,带起发丝飞舞。仔细听,有沙沙作响的树叶,有吱吱不断的蝉鸣,偶尔有几声犬吠。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会悄悄带走你的思绪,演绎出一场完美的月光小夜曲。
夏夜黄昏时的`屋顶也是我的心头爱。躺在屋顶,听着安静的音乐,欣赏着火红的晚霞与袅袅的炊烟所构成一副闲逸的画卷,似乎再也没了烦恼。太阳将要结束一天的工作,所以变得格外温柔,没有月光的凉意。丝丝缕缕的温暖光线,洒在身上,脸颊上,弯弯的睫毛上,极为醉人。
一条长长的路贯穿整个村庄,路的尽头,两旁高大的杨树,是乘凉的好地方。夏季四五点钟时候,婶婶们都喜欢拎着板凳,带着自己的秀花说说笑笑的去那里乘凉。偶尔有孩子调皮,会立刻传出大人呵斥的声音,不过仅仅是特别的小插曲。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留下斑斑点点的光影。微风轻轻地携着笑声在麦田飞舞,逗乐了叶子,温柔了时光。
抒情散文9
记得在步行街摆地摊的时候,我认识了小建一家人,他们一家人确实让我一辈子不能忘记。最开始的时候,小建的妹妹与我第一次购买毛巾,我说多少钱她从来不讲价,后来她的姐姐以及小建都与我购买毛巾。一来二往熟识了,我就给他们最低的卖价。小建后来与我在隔壁摆摊,我与她也逐渐相识,非常友好了。与她在一起摆摊,互相之间免不了换个零钱,有事走开给看个摊位,彼此之间走得更近了。小建是个健谈的女人,与我年龄相当,没生意的时候我们彼此到各自的摊位闲聊,才了解到她们家里姊妹都是做生意的人,所以购买东西体会做生意人的难处,不喜欢讲价。小建的母亲也是个很乐观,让人喜欢的人,虽然她长得胖,模样也有些夸张,但小建对我说:“我觉得我妈妈是最好看的人。”一次那个长得很漂亮的,高个子小唐与我说:“你说小建他妈妈好不好看。”我说:“老人家谈什么好看,只要心善、面善就是好看的了。”我想,世界上的母亲无论长成什么摸样,在儿女的眼里一定是最美丽的,无以伦比的。在我的眼里,小建的母亲为人处世很得人心,就是最美丽的'一个人。不过小建家的人,没一个人像她母亲,他们家里的姊妹都捡了他父亲的优点,个个漂亮,并且心地善良,是最为值得褒奖的。他们家的人,在我摆摊三四年,他们只要需要我有的东西,一定会到我的摊位购买。她的母亲闲暇时候,常常与我聊天谈心,说做生意也不容易。她总以她儿女做生意为例,来感受我们做小生意的难处。她也谈她当年养儿育女的艰难时期的生活与我听,小建的母亲是个很替别人着想的好人。
小建父母亲就住在我摆摊旁边“电力公司生活区”的楼房里,因为他哥在电力公司上班,所以他父母就住到儿子家了。小建父亲是个看不得路上肮脏的人,看到果皮垃圾一定从家里拿个扫帚和装垃圾的,沿着街道寻觅打扫,打扫之后他会在马路上用粉笔写下几行字:“人人爱卫生,人人讲卫生”之类的言词。闲了,喜欢到我的摊子聊天,唱歌、拉二胡,弹手风琴。
小建一家人,都是善良,让人敬仰的人,无论他们走在那里,都是让人温暖的一家子人。
抒情散文10
有个成语,叫在劫难逃。
很多时候,总是有人对灾难叹息着:哎,劫数啊!
那么,劫数,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有着什么内涵呢?翻过佛学书籍才知道,这个劫,究竟是什么含义。
劫,梵语为劫簸,翻译为分别时节。
劫数,其实是个时间概念。
日月岁之数谓之时,有形世界的成住坏空谓之劫。
劫有几种含义:
一种是代表器世间(有形世界)成坏而立的时间之数量,包括成住坏空增减着概念(后面将详为解释)。
另一种含义,是名数之劫,即是夜、昼、月、时、年五个分别系数。
劫,又根据其时间的大小长短,划分为三种劫:即大劫、中劫,小劫。
这三种划分,每一种,有都有两种分别:即增劫和减劫。
那么,劫这个时间概念,按照现在的标准,究竟是多长呢?
佛学中给出了如下的概念:
人的寿命自10岁开始,每100年增加1岁,增加到8万4千岁时,为一增劫。自8万4千岁时,每100年减少1岁,减至10岁时,为一减劫。每一增,或每一减,都称为一劫。计算一下,一劫的时间,应该是840万年。
一个增劫加上一个减劫,合起来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小劫。那么,一个小劫的时间,应该是1680万年。
而一个中劫呢?则需要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各经历一加一减的小劫共20个,也就是3.36亿年。
至于一个大劫,则是80个中劫的时间,算起来是二百多亿年!可见,劫,是个多么庞大的时间观念啊。
接着说一下成、住、坏、空四个和劫有关的概念。
所谓成劫,是在第一个增减合一的小劫开始时,由三界的初禅天以下至于地狱,依次降生有情众生,直到19个增减后,自光音天有情降生,最后到无间地狱也生有情(可觉悟者)一人为止,是为器世间的成立。
所谓住劫,则是二种器世间(三界世间和佛土世间)安稳存在的时间。
所谓坏劫,是在前19个增减合一的小劫里,自初禅天至地狱里的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离二禅之上,或移于他界而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之坏。最后一增减合一的`小劫发大火灾、水灾或者风灾荡尽初禅以下世间,称为坏劫。
所谓空劫,就是坏劫后,世间恢复混沌,空无一物的时间。
?
那么,为什么时间观念要在佛教中定义为劫呢?
因为,在这个劫的时间段里,会发生三种灾难,即过去人们常说的“三灾六难”中的三灾:劫火灾,劫水灾劫风灾!
所发生的三灾,解释如下:
火劫:七日同出,焚烧初禅天以下之一切。成语“化为劫灰”,就是说经历了劫火灾后的灰烬了。
水劫:自无间地狱漫起,淹没至初禅天。
风劫:同样自无间地狱吹起,直至吹毁初禅天。
目前,根据佛经记载,我们现在生活的时空,属于大劫里的贤劫,有千佛出世。
已经过去了的大劫,是庄严劫。
未来的劫,则是星宿劫。
由此可知,人类的生命,在劫的时间观念里,是多么微不足道!人类的存在,才几百万年,还不到一个小劫的时间,所以,当然是所有人,都在劫难逃了。
抒情散文11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 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抒情散文12
“林儿,快起床了,到上学的时间了……”
看着床上睡意正浓的儿子,莲婶轻声唤着。桌上的饭菜还在冒着热气,一旁的闹钟却已尽职尽责地响了起来。待她手忙脚乱地将闹钟关掉时,床上的儿子又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
“林儿,快起床了,再晚就要迟到了……”
莲婶已经不知这是今天第几次重复这样的话语了,声音越来越急促了。眼看着闹钟不紧不慢地快要走到正点时,儿子才睡意未尽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莲婶急促促地将浸湿的热毛巾递到了儿子手中,接着又拿起筷子将碗中的稀饭搅了搅,顺手摸了下碗沿,不怎么烫,儿子喝时刚好。等儿子坐在桌旁吃起早饭时,她顺手将书包放在了儿子身边。
心满心足地看着儿子吃完,她又殷勤地将儿子送到门口,才回到房里收拾起来,心里却暗自盘算着下一顿给儿子做什么样的改样饭。
莲婶记得很清,从开春算起她这样陪着儿子已经快两个月了。
儿子林生今年在县城上高三,马上就要高考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说是课程紧作业多,即便回来也是急急忙忙的,拿了生活费就走。虽然每周的生活费越来越多,但儿子的身体却越来越消瘦,看起来老是没精打彩的。大半辈子没出过门的莲婶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不停地叮嘱着让儿子安心上学,在学校不要舍不得花钱,要好好吃饭,可每次儿子都是那么的心不在焉。
那晚,林生他爹一言不发地蹲在凳子上,“叭嗒叭嗒”地皱着眉头抽完两锅子旱烟,在鞋底下使劲地磕了几下,甩给她一句话:“收拾收拾,赶明个去城里给孩子做饭去!”
“去城里给孩子做饭?”莲婶愣了一愣。她不是没想过去城里专门陪儿子,给孩子做他最爱吃的,让儿子有个好身体去参加高考。她放心不下儿子,可也放心不下他。老伴儿一直没离过她,每次吃饭时都是她给调好端到跟前才吃,棒槌粗的手指除了能拿地里的家活什就再也干不了啥。
“不用操心,不就是吃个饭吗?”林生他爹说道,语气还是那样的老倔老倔的,“把娃管好就行,我自个能管好自个!”
莲婶就这样子到城里来了,用时下城里人的话说,就是陪读来着。临走时,莲婶给林生他爹蒸了一锅馍,又调好了两盆凉菜,寻思着怎么着能让林生他爹凑合过上一个星期,到时候她再回来给蒸好馍、调好菜。
莲婶托人在城里找了个离学校近点的地方,同房主谈房租时,她装得很懂行似的,用房主那所谓的乡下人不讲理式的耐心同房东讨价还价了大半天,最后房主实在拗不过她,终于落到个她认为差不多的价钱。房子虽不很大,但住她娘俩也不算小了,只是个住的地方嘛,最重要的是便宜,这点莲婶很是满意。她一次给清了半年的房租,盘算着怎么着也得住到儿子高考完。
儿子对她的到来显得有些意外,可也那么的'无可奈何。莲婶按着儿子每天早出晚归的点,变着花样给儿子做着可口的饭菜,一门心思地想着把儿子的身体养好。
儿子是村里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这一点,莲婶回想起来很是得意。村里那几个所谓的“能猴猴”,却没有一个孩子在县城里读书的,都是在镇上就读。每次村里人说起林生将来会有出息时,莲婶很是自豪。心里想着等儿子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那她和林生他爹后半辈子就有着落了。想到这,莲婶的心劲更大了。
那晚,儿子很晚才回来,脸上满满的倦容。临睡觉时,他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了莲婶,说是学校让家长签字。莲婶没读过书,只在生产队时上过两天的扫盲班,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莲婶很是紧张,但还是郑重其事地用扫盲班时学到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给你老师说,妈没上过学,字写的不好,让老师不要见怪。”莲婶轻声地对儿子说道。
“不要紧,学校里只是让家长签字,有个样就行了。”看着儿子那满不在乎的样子,莲婶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那次她上街买菜时,专门到儿子的学校门口转了转。看着那阔气的电动大门和又高又大的教学楼,她突然间好想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上学的样子。
在那片郎朗读书掩盖下的校长办公室中,几位老师正襟危坐,看着面前那张密密麻麻的写满字的通知,“鉴于林生同学去年以来一直没有到校上课,终日沉迷于网吧,建议给予林生同学劝退处理……”
校门外,莲婶正提着满满的一兜菜,望着眼前那数不清的教室窗户,满脸憧憬地想着儿子林生在教室里读书的样子……
抒情散文13
走在一条不知名的道路上,幸偶遇一老先生,告诉我这是槐花大道,两年前兴修的,向东延至大洞山顶。
望过去,行列有序的槐树立于路的两旁,葱郁,挺拔,虽未成荫,但也齐列,其间夹着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山顶,因人迹稀落,异常的清冷。
既然是槐花大道,必然少不了槐花。于是估算着正是槐树开花的时节,恰又逢细雨霏霏,决意冒雨前行去摄槐花,心中早已绘好了《凄迷细雨槐花白》,雨如织,风多情,丝丝细线润无声,难得一意境。
然而现实往往事违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见叶绿,未见花开,非常失望,最终只得落落而归。
记忆中的槐树就是这样,庭前荒处随地可见,不稀罕,大多三株两株的散着,枝枯叶而落,树皮尚又干硬的张裂着,并不起眼。
到了春天的时候,情形就大径相庭,况那春风最是多点物,于是立风而摇的槐,几日未见,竟都变了模样,整株的树都绿了,绿的可爱,令人刮目。
然又几日未见,那葱绿的圆叶里竟挂上了串串青绿的槐树米,虽隐隐可见,煞也喜人。
然又不经易的,再次张眼看到的却是一树的白,如蝶粉儿汇聚,令人惊艳。
许因夜间睡的沉,错过了花开。看那一夜之间乍开的白,却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闹热,噼哩啪啦,跟炸了锅似的,槐树米儿你争我挤。竟相的吐着蕊,张着瓣,如破茧的粉蝶儿一般的明艳。一朵朵,颤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抛着媚儿去勾着路人腹内的馋虫儿。
槐树开花了,四周充满香气,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条枝儿被折断,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儿,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几分的细胳膊用力的折断的,只见他一手搂着槐,一手举枝高喊:接好喽。喊出声透着十足的骄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弹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树下的同伴,一哄抢了去,紧忙的捋下槐花,装进竹篮里。
树上的顽童如孙猴儿看景般的观赏着脚下的`这一幕,露齿而笑,于是银白的牙齿多了几许的得意,于是更卖力的往高里爬,丝儿不顾刺槐的划拉,啪,啪,啪,一声紧一声的,枝断叶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儿。
够了,够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这才带着不舍的留恋,蹭蹭的从树上滑下来,脸上手上满是划着的伤。同来的伙伴早已把他的竹篮装满了。
挎着一篮的喜悦踩着如烟的土回家了。身后甩下的是满地的落叶,和那一树的断臂殘桓,惨不忍睹。
去了梗,捡了叶,就连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满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
撒上干面粉层层裹了粉蝶儿,更白,更胖,如那没抽丝的茧一般躺在屉布上,薄薄的摊着,盖上锅盖,十分八分钟,水气就沿着锅盖的四周氤氲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气,面粉拌着槐花的清香。吸入鼻翼,香,真香。拌上香油,调味,于是敞开了肚皮,就着一碗稀薄的面水,连吃带喝,滋润。
更有馋槐花的人,大把的捋着槐花用开水焯过,晒干了,以备随吃随用。
宽宽的房道,没有一户人家拉起院落。
有一户人家蒸槐花,就会锅香飘四家。况邻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几锅,倒于口径三尺的大盆子里,盛了一碗碗去,送东家,送西家。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润。共享着五月的槐花,这就是五月的人家。咚咚,敲响了门:送碗槐花尝尝鲜。接了去,明又蒸了:尝尝。
来年,枯枝还会发新芽。槐树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闹热。
抒情散文14
走在校园的小道上,寒风告诉我,冬天真的来了,前几日那金黄的阳光像是给我们最后的温暖,这个冬天特别的冷。
喜欢冬天,始终希望能有一片雪花惊喜地飘落在我的肩头与我一起漫过无人的小道。天冷冷地漫不经心飘洒着小雨,温柔地吻过我的伞,点点落在我的心上。冬季这个冷艳高傲的女子离人那么近又那么远,仿佛天生就适合一个人行走在灰色的天际里,看遍千万红尘里的风花雪月。行走中匆匆的脚步啊,有谁留恋了一片片躺在雨中只能孤芳自赏的落叶了吗?
在不下雨的时间里,盼望阳光。如果没有雨,阳光也可以是冬季最好的点缀。只是连着太阳也是懒洋洋的,冬季的阳光不似春天给你希望,不像夏日里的咄咄逼人,不比秋季里的诗意,冬日里的阳光就如冬天里的我们,害怕被犀利的风敲打,心不甘情不愿的只露出一个影子。也许这是冬季特有的美吧,俊冷中还有些许的温暖。
近来的日子,在偶然发现了院系楼层里的一间教室无班级使用后,在没课期间,不再愿意前往图书馆。冬季适合孤独,独自守候一间教室,独自看阳光透过明亮的窗子斜洒在书桌上的暖意,独自看下面人行道上的人来人往,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记忆为什么不随着冬季的到来而结冰呢?看别人的文字想起了你。
你现在还好吗?留在我青涩记忆中的后桌男生,我流年里的目光。
在那个花开的季节,老师的不经意安排注定了我始终思念。我想,是不是无意走过学校里的桃花园时花瓣悄悄落在了我的心上?
你的什么吸引了我呢,我也不曾记得了。也许是在你给了我一个至今让我仍觉得好温馨的小名字“呆子”;也许是你上课时候的安静;也许是下课时你用笔敲下我的'头,说“呆子”;也许是在你说,我们来聊天吧,明天之后我们就要分班了的时候……;于是我一边记单词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你的问题。那时候,我想我不知道,后来的后来我能回忆那么多的你,如果知道,我想单词也能原谅我一时的偷懒,因为那是一个少女的思念。
此后,我们的相遇注定是擦肩而过,再不然就是简单的一声“嘿”。找不到交集,找不到要说话的理由,找不到要说的话题,我想,那时候的你一定也不知道,在你的背后,会有一对视线总是假装不经意的扫到有你的地方。
后来,我鼓起勇气告诉你“曾经我喜欢过你”,而你说,那是曾经,过去了……;
再后来,我问你,我们真的没有可能吗?你说,以后的事谁说得定呢……
再往后,我开玩笑说,你给我介绍男朋友吧!你说,那我将自己介绍给你吧……不管你玩笑与否,留在我心中的已是另外一个了。
窗外的阳光打到我心上,你并未在阳光里。
不管是雨丝轻吻过我的伞,还是阳光温暖了我的书,未来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始终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冬季再冷,那又怎样?
抒情散文15
石,乡路上的石。
承载过无数次我的踩踏和无数的人。
我不知道你是为谁而来,为了谁而停留,又是为了什么被无数次践踏而毫无怨言。谁在在乎你,谁又在记得你。你不管别人的看法,别人的做法,依旧承载着人们。是在掩饰你的岁月,你的苍老,你的无可奈何,还是想要活的年轻?
乡石,我不懂你。
石,山路上的石。
留下过我十来次往返的脚印和我十来次期待和不舍的心。
我不清楚你的所有,总是给我初醒的感觉。模糊的视线,不舍的心情,回忆梦境的想法。在我踩踏在你身上的'时候总是会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我曾经一度认为我了解你了,你就是美。不过,时空变换,我猛然发现你是那么的陌生,你还会在意我,你还会记得我吗。
山石,我不懂你。
不过你们都留给我一段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也一定记载着曾经发生过的一段关于我的故事。
【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抒情散文06-29
经典抒情散文06-27
【精选】抒情散文09-28
抒情散文08-11
写景抒情散文05-28
爱情的抒情散文09-24
春抒情散文07-22
抒情散文摘抄06-13
抒情散文朗诵稿09-12
高一抒情散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