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散文诗15篇(经典)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亲的散文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的散文诗1
母亲走了,已经整整一年
这个院子,不再有欢乐和温暖
找遍一间间的屋子
看不见了母亲慈爱的容颜
只感觉一阵阵心酸
眼泪,不由地流成了线
五月三日,子时
怎么就是那样地不祥
母亲呀,您的离去
让我的天空没有了太阳
即便您真的上了天堂
可天堂有什么好,又能怎样
没有儿女相伴,照样寂寞惆怅
您怎么不好好想一想
天堂要是好,还会有七仙女下凡
我最最亲爱的母亲呀
您的一生充满了辛酸和苦难
莫非,因此而不留恋人间
我永远不相信你会这样
因为,从小就知道您的乐观和坚强
记得当年,粮食十分紧张
面对我们时,您仍然
把笑容挂在脸上
您的那双粗糙的大手
操持着这个家的饥饱和冷暖
几年没有一分钱分红
日子也还是有模有样
对共产党、新社会和我的父亲
您从来没有一丝怨言
这就是您的伟大之处
您的身上只有美德没有缺陷
记得您卖兔子给我交学费
记得您攒鸡蛋换来酱醋油盐
我还记得您围着锅台谋划
那几年的笼屉呀好难弄满
我还记得您煤油灯下飞针走线
千补万纳确实能抵御严寒
您曾说有我们在就有希望
您还说有共产党在,好日子就不远
这话您是说对了
可是您的好日子才过了几天
总是穿着破旧的衣裳
总是吩咐我们不要乱花钱
我们就听了您的话
还真的以为来日方长
可是我的母亲呀,您怎么就走了
走得如此匆忙
您的离去,让儿女们泪流尽
您的离去,让儿女们肝肠断
今天我又习惯地回来了,却没有了您
让我的魂不定心不安
您给我倒水的身影,永远看不见
也没有人再知道,我最想吃的茶饭
看不见您,我不再有笑脸
看不见您,我就鼻酸口干
回来做什么,没有了您
我就没有了以前多少年的眷恋
看不见您,我的心非常地孤单
母亲呀,我亲爱的母亲
我又回到了这个村庄
可是,这条路这个院子都变得陌生
路边的车前子、蒲公英也十分难看
家乡啊家乡,近在眼前
可是我觉得无比地遥远
檐前飞过的那可是燕子么
我怎么就不象你,生一双翅膀
你能不能行行好,把那翅膀借我一用呢
我凭着它,完全可以飞上天堂
看一看我的'母亲,哪怕只看一眼
燕子啊,请你痛快一点
为什么,只是呢喃
我最最亲爱的母亲呀
您活了八十岁,我都没有伺候过一天
这怎能不让我终生的遗憾
我知道您是怕我累
常常说我是公家的人,很忙很忙
去年的这一天,五月三日
我两手空空回来
本以为第二天全家团圆
不料却是见您最后一面
您的孙女,买回的北京稻香村糕点
只好摆在了您的灵前
母亲呀,这么多的人
都希望您活上百年
可您好好的,说走就走了
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悲伤
永远的思念
我知道,您一点也不糊涂
我知道,您不是铁石心肠
可是我就不知道了
您为什么,走得如此匆忙
还没有好好享受生活
一辈子就知道默默地奉献
为了我们---您的儿女
千斤重担敢担,万斤黄连敢咽
这就是您的无私无畏
给儿女们树立了永远的榜样
母亲呀,我一直在想
您是不是早有了走的打算
才没有责怪那个医院的懒散
走的时候面容才那样地安详
母亲呀,亲爱的母亲
您有没有听见我们的号啕
您有没有看见我们泪流满面
那几个邻居的孩子,还来看奶奶
我只好替您给了他们最好的饼干
那几位婶子大娘一直没走
还在唠叨您的勤劳,您的善良
她们甚至还羡慕您
没有拖累儿女没有躺在炕上
还有那个货郎也是一脸的悲伤
他特意送来一份五色纸纸
口口声声称您为好老娘娘
母亲呀,我亲爱的母亲
凭着您的热情和爱心
走到哪里,都非常有人缘
母亲呀我亲爱的母亲
我知道,再见到您已经很难、很难
就听儿子唱一支歌吧
让您的精神和品德代代相传
母亲的散文诗2
我是否该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
你就像一阵风,从早到晚的吹动。
那双抚摸过我的双手啊,
已经变得弯曲,
形状就像一颗慈爱的心。
在黑暗里,是你用爱的火苗点燃,
带给我希望。
你啊,终日忙忙碌碌,
无暇停下看看,
这算是什么生活。
光阴就像离弦的箭,
嗖嗖的飞得如此之快。
吞噬着一切,也消磨着你的'容颜。
但你的长夏永不会消逝,
也不会失去她迷人的光彩。
啊,妈妈,
这首诗将与你同在,
永久的伫立在我的心中。
母亲的散文诗3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
(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4、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
(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
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物和情之间有某种类似(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莲、松、竹等表达特定的情感。诗言志、歌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特别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2、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4、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小结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借景抒情,把母子间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板书: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找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顿中的一股甘泉,当你精疲力竭时,为你送去能量。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介绍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解读课文
(一)读“荷”(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选手要拿出比拼的精神,一决胜负,评选我们班最美的声音——“一八好声音”。(从节奏、情感、字音、停顿等方面点评)
3、朗读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课文内容:
(两缸莲花)→(回忆中的红莲)→
(二)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亲情)
1、可见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红莲转危为安,作者的心情也由烦闷变为感动,可见作者的心情和红莲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2、作者说“深深的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哪句话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生:首先看到在狂风暴雨中,是荷叶用它那脆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了风雨的侵袭。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就像母亲保护儿女一样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荷叶对莲的这份情谊、爱护不正是我们一出生就在享受的母爱吗?
作者通过这些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借助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
(三)赏“荷”(养审美情趣提审美能力)
5、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的美?找出来赏析一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能用你的一双慧眼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点)
【展示】如: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飘在水面上。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花瓣漂浮的情态。)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繁密”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取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四)赞“荷”(懂得感恩学会抒情)
1、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一副上联,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2、作者借赞美荷叶来赞美母亲,赞颂母爱,这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之一,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再次感受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四、小结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感受、回报这份至真至纯的母爱。
母亲的散文诗4
入夜,转辄难眠。
闭上眼。
脑海中浮现出,
母亲的面容,
挥之不去,
母亲,您可知道儿对您的思念!
母亲,您可知道——
昔日的点滴,
已成为我珍藏的宝藏。
多想化做一叶扁舟,
回到大陆,
回到您身旁!
母亲,您可知道——
相依,相别,相思,
时时触痛我心底的伤,
一幅幅画面在我心底重现,
可它带给我温暖的同时,
又让我的心流泪、滴血。
难耐,
别离之情;
伤心,
任泪纵横:
残月,
映照孤寂;
伴我,
断肠天涯——
嘴角,
扬起丝丝苦笑,
倚在窗前,
双目无神,
望着家的方向——
母亲,
您在大陆的'那一头,
可是也倚在门前,
望着,
儿归来的方向,
盼望着,
盼望着——
铁小六年级:雨梦***
母亲的散文诗5
母亲是一位的及其平凡人,
而她在我心目中慈爱而伟大,
母亲的一生充满艰辛,
她用无私的爱把我养大。
母亲小时候就失去了父爱,
在那个食不饱腹的年代里,
是姥姥沿街乞讨把她养活,
那时母亲常和饥饿对话。
听母亲说那时她去砍草,
砍的草时常被别人抢走,
她只能无奈的背这空篓回家,
在那个草根充饥的.年代里,
时常被饿的眼前全是闪光星星。
后来父亲认识了母亲,
也就成了母亲的后盾,
从此也没有人再欺负母亲,
那时的母亲被幸福氤氲。
母亲送别姥姥的时候,
我刚懂事,
我从没见到过母亲那么伤心。
那时的母亲哭成了泪人。
土地改革还放后,
母亲每天踏着露珠出门,
披着星星回家。
那时的母亲生活的很满足。
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
然而岁月的沧桑爬满了皱纹,
面对三个长大的孩子,
这时的母亲感到很欣慰。
母亲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
她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
无私而伟大,
慈爱而善良,
祝我的母亲和千千万万个母亲————
永远幸福安康。
母亲的散文诗6
一间古老的青瓦屋开始了母亲的湖北之旅
她在这屋当了新娘
也在这屋为自己画上了句号
人生本来就是个圆
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这一路的风景再怎么炫丽美好
真正能陪伴一生
只有不离不弃的亲情
叔伯们经常提起第一次看到母亲时的情景
村里听说来了个异乡的美丽媳妇
都纷纷来观望
于是惊艳她的美貌
更赞叹她的能干
日出时婆姨们赤脚在堰塘洗衣打闹
母亲独自挑着清清亮亮的井水
静静的`浣洗一家老小的衣物
日落时炊烟袅袅
村妇们回家沥饭炒菜
母亲烧开一大锅的水
将雪白的面团扯成腰带宽
这是他们没吃过的陕西裤带面
撒上葱花浇上油泼辣子
每人端上热腾腾的一海碗
香得任谁都流口水
村里人总说
这样讲究漂亮的女人
窝在这山沟多委屈
后来没多久母亲就随工作搬进城里了
乡亲们于是很难再见她一面
只有那些零星的回忆片段
令他们念起她时赞不绝口
最后也正是这些曾深深留恋过她的乡亲
将病危的母亲接回
默默流着眼泪守在她身旁
握着她逐渐冰冷的双手
怕她孤单 怕她惧黑
轻声呼唤着送她走
他们没有陪着她容华富贵过
没有在她最得意时沾光过
只因初遇时的一场惊艳
便甘心陪着她度过一生中最困难
情字无贵贱
遗憾的是
当母亲终于明白什么才是此生最珍贵时
已无力回报
最淳朴的乡土乡亲
一生被她忽视的乡情
母亲的散文诗7
关于你的爱,
我以为我都懂得了,
其实没有,
我看到的那只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朵浪花,
你更多的爱还深藏在海底。
我的生日,
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组数字,
你用最顽强的意识,
铭记着那个分娩的冬天的傍晚,
那个庚戌年的腊月阴历。
我的嘴唇单薄,
我的脸面白皙,
我的眉目清秀,
还有我修长的手指,
只有你知道我的心和眼神最象你,
柔软得象一枚草叶,
清浅得象一湾小溪。
作为你洒在这个世界的一粒种子,
我定会把你的生命延续,
抚摸着你年轻时的照片,
陪着你慢慢老去。
我知道我不能永生于世,
当我老了,
生命到了最后一息,
我会告诉自己,
我和你曾经那么深地爱着彼此,
却只能陪伴着走过一程,
从今天之后,
便开始相互忘记。
母亲的散文诗8
握着手中的木梳
梳理着母亲那满头白发
心理一阵阵发酸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父亲突发脑出血
虽经奋力抢救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瘫痪在床
母亲悉心照料
母亲跟父亲感情至深
四十几年恩爱如初
我理解我的母亲
内心深处无奈的呼唤
随着年龄的增大
再加上这样的状况
平时年轻貌美的母亲
仿佛一下子平添了许多的皱纹
头发也渐渐发白
弄的'我都跟着一阵阵发酸
再好的染发剂
也不能完全遮住岁月的白迹
原本挺直的腰板
也已渐渐弯曲
母亲的伟大
不在于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
也不在于给儿女留下巨资财富
她就是那么的平凡
用心去照顾自己的儿女
照顾卧床不起丈夫
细心操持着家务
单调而平凡
但是我知道
那就是我的母亲
跟千千万万伟大的母亲一样
妈妈我爱你
如果儿女可以选择自己的母亲
我愿意来世还做你的儿女
母亲的散文诗9
母亲
曾经是棵丰腴的树
我是鸟儿,落在她的枝头歌唱
并把全部心思贴在她的脸颊上
母亲
曾经是把梳子
把我装扮得很神气,在村前村后快乐的疯跑
并听她一声又一声的喊我的乳名
母亲
曾经是轻轻的风
吹得我飞快的成长,偷走她的呵护
并在她的后背上甜甜入梦
母亲
曾经是一把剪刀
裁剪我身上的.美丽,把棉衣做的很温暖
并把我调皮捣蛋的故事藏在柜子里
母亲
曾经是一个信封
把思念从远方带来,让我平安
并让我从此勇敢和坚强
母亲
曾经是一个香囊
永远芬芳,我随身携带
并把这份礼物带给我的每个行程
母亲啊,是一盏灯
永远照亮着我的生命
在我的心里,她是永远的温暖
和永远年轻的风景
我难以丢舍母亲啊,有过多少个曾经?
如今,她老去
我也要用这些曾经与她一同走下去……
母亲的散文诗10
那一年,母亲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走一趟西安
她年轻的时候逃过荒、要过饭
坐过汽车、火车,走过很多大城市
上海、北京、海南她不想去
唯独西安,她想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要带她去的.时候
母亲说等几年吧
等你们还完贷款,手里积攒一点钱
我执意带她去了西安
大雁塔,芙蓉园,动物园
母亲开心地转了两天
母亲今年对我说,幸亏那年去了西安
要是等到现在,钱再多也换不来好腿脚
走不动啦
那一年,我说接母亲离开乡下
母亲说她还能干,还要再种十年田
卖菜,卖果子,养鸡卖鸡蛋
她要为自己挣够养老钱
这次春节回家,母亲说
不服老不行了,原来一会就干完的事情
现在需要大半天
母亲说还没感觉就老了
脸上带着深深的遗憾
母亲七十多岁了,七十多年的时间匆匆流过
如今大姐大哥头上都有了白发
我的儿子已经长大
住了几十年的窑洞被风雨侵蚀成了危房
我不敢问母亲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怕母亲想不出答案
反倒平添了彼此的伤感
母亲的散文诗11
||
母亲节,谁的泪雨婆娑?
再不见母亲的慈颜,
再不见母亲的身影,
再不见母亲在劳作,
再不见母亲的惦念与叮咛……
独留下无尽的思念化作泪雨婆娑!//
||
母亲节,谁的眉头紧锁?
母亲喜欢吃的水果,
母亲适宜的生活,
天堂里有么?
为您吟诵的诗歌,
您听到了么?/
失去了母亲的`关怀,
女儿的心总是空落落,
就像没有了内在的躯壳,
在风中摇曳!/
在这个感恩的日子里,
止不住的热泪滴滴滚落,
串联起每一个回忆,
让母爱温馨了我所有的岁月!//
||
母亲节,谁的思念深种?
痛彻心扉的感觉,
亲爱的母亲,
您可晓得?
想念,不分昼夜!
心痛,无关季节!/
尤其,
看到您爱吃的食物,
看到您能穿的衣服和鞋,
都会想起您,
都会让我泪盈眼窝!//
||
母亲节,我的泪雨婆娑!
母亲节,我的眉头紧锁!
母亲节,我的思念有如不能停歇的歌!/
想念您啊——母亲
心痛,不分昼夜!
思念,无关季节!//
母亲的散文诗12
母亲贴近的泥土,土豆贴近的泥土
土豆埋在泥土里的名字、不能忘
如雪原般洁净的母亲的姓与慈爱
在泥土里希冀偿还的土豆的反哺
借着泥土的温度、扎根再扎根
泥土有温暖的亲情,有乡音
母亲的村庄和叮咚泉水、连着山坡
母亲读书的小道通向一座小庙
那年月、树很多、草很旺,人心齐
一群牛羊跟高高的麦垛子、远相望
泥土怀里的土豆,是农民的孩子
泥土实实在在地哺育土豆、兼做农活
农民不做农民了,搞活了思想
农民爱上了远方的天空、遗弃了家园
泥土发出啁啾不休的鸟声、坚守空巢
土豆爱的泥土、泥土爱的农民
从一个高度跌落的情境、爱或不爱
在土豆的自责里起风、在马背上淋雨
在沉埋着疼痛的世界、燃烧不断
在背负着若雪原般深厚的`名字里、蔓延
泥土赋予的名字,梦里感恩的名字
土豆依然贴近泥土、在泥土里打滚
在梦的温度里、寻找母亲失去的音容
但愿、梦也能燃烧到泥土的心里
让雪原下冰藏的心贴近土豆回报的温度
让土豆燃烧、燃烧十颗土豆的心
再借春天的光彩、再借太阳的温度
给自己一个破土与愿望成真的时分
给诗人一个为泥土承接风雨的站姿
一个骑上马背的土豆、心连着泥土
母亲的散文诗13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散文诗的文体特点,以品析为主,以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为基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互动不够。
课前我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因此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不多。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没有及时地予以鼓励,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够充分。
在我范读的时候,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我的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本文是要求背诵的篇目,课堂上应反复诵读,课文的主旨段在品析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其余段落可选背。
三、课文集美环节形式大于内容。
此环节本来是要求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红莲的.段落,从中选句子,形成一篇先描写后抒情的微型美文。我提示学生可以找与环境、心情、红莲情状相关的语句,范围太大,学生反而不好把握,其实只要找出能体现本文主旨也就是直接描写红莲的句子就可以了。
四、课文品析不够深入,变式较少。
我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让他们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说出其妙处。显然,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给出示例,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字的方法,也可采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同时,不要囿于单纯的文字赏析,也可从本文象征手法的妙用、三条线索之美、托物言志的作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入文本。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在评课老师的批评分析中,也让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从而避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母亲的散文诗14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主要抓住“朗读美文”和“体味深情”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让他们自然理解作品的情感。实际教学中,得失兼之,反思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①准备:上课之前准备充分,认真制作课件,这样细致的备课过程使自己对教材足够熟悉,教学环节也流畅。
②拓展:在理解文章情感后,又阅读了冰心(20xx年《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的诗《纸船》,加深学生对冰心作品的理解。
二、不足之处
① 本文借红莲的际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为什么作者会想到母亲,我并没有在课题上
做拓展,如果这里插入冰心母亲在病中的事情,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中心了。
②我们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就是希望学生学以致用。这一课没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去仿写最后一段,也是一个遗憾。这段借用比喻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是很好的仿写段落。
母亲的散文诗15
我的母亲,生活在六间土房
她粗糙的手掌抚摸过我的脸庞
让那里的土地和山水伴着我的童年成长
她消逝她的年轻让我来挺起胸膛
六间房,我的母亲
大哥,大姐和我一起暖过的土炕
青黑的灶膛和摇响的案板上
跳动的麦秆火焰沸腾起了我们嘴里的渴望
而我的母亲,铁勺浅尝
给自己留下最清的汤
六间房,我的母亲
她的小儿子和她生活的时间最长
她把自己的儿女一一送进学堂
讲述她没有念完书的梦想
六间房,时间开始成长
她的儿女离开家乡
她抛下自己的锄头
关闭了六间房檐头的瓦菲
翻扣了那对在你肩头吱呀过得水桶
拔过四亩地里的杂草
我的母亲,离开了六间房
来到了城里,又开始看管我们的饭香
六间房,我的母亲,你始终在我身旁
六间房,我的母亲
她的小儿子和她生活的时间最长
在补过刺棘划破的衣服之后
在把他冰冷手脚放在怀里暖热之后
在把衣衫的虱子一一掐死之后
在清晨把第一个鸡蛋捡起后
你粗糙的手掌、温暖的手掌
滑过我的脸庞 翻顺我衣服的领子
看着他朦胧的样子走在上学的路上
可是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学会回头张望
没有回头报以微笑
没有回头看她的脸庞
六间房,我的母亲
时间正在成长
她眼中乖巧的小儿子叛变了她的希望
她的严厉和慈爱没有抹去他的年少轻狂
这个世界还没有折断过他的翅膀
他的脸上还没有挨过巴掌
她看着他抛下书本去游走四方
她的小儿子悄悄的离开了她的身旁
她看着自己的儿女成长 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疲惫的光芒
可是 她还是没有放弃他
收拾整理了他的书本 他住过的房间依旧光亮
她在等她的小儿子回到她的身旁
六间房,我的母亲
她回到拥有她六间房的村庄
听说旁边的山上庙里有个神婆的指头有神奇的力量
她想知道她的小儿子所走道路的方向
六间房,我的母亲
她还在日夜想念她的小儿子 给他带来了冬天的'衣裳
抚摸他的原来细白的双手长出老茧突然泪流两旁
可是倔强的我拒绝了她
拒绝了跟她回家 拒绝了她为我洗衣服的双手
六间房,我的母亲
听见我说过年回家开始笑的很傻
六间房,我的母亲
我再次回到了家 ,你的眼睛却闪烁着泪花
我是远方来的游子 你是六间房来往的主人
可是在我们的言笑中你却措措不能安心
我是你的小儿子 你是我的母亲
在你的老去中我才明白成长
可是我的肩膀还太稚嫩
我终究还是拿起了放下的书本
六间房,我的母亲
我还是和你再次相别 从故乡的路上
我回了头 你在那崖边孤望
尽管我没有考中你心中的期望
临走的叮咛还在我的耳旁
我终于去了心中狂野不放的远方
可是 在冬天的凛风与大雪中
我依旧怀念你做的饭香
怀念你拔去我的白发的样子
怀念在你的怀中我永远不会失眠
冬天,夏天 我的母亲
我终于回到了家乡
可是 这次你离开了你的六间房
我的成长却让你去了远方
六间房已经失去了她原有的模样
她的墙角开始剥脱化尘
她的灶膛冰冷蜘蛛结网
她的土炕潮湿不见火光
你的小儿子在这里语音空荡
六间房,我的母亲 她离开了你
已经没有了家的味道
时间,我真想和你无缘
——献给十一月的母亲
【母亲的散文诗】相关文章:
母亲的散文诗08-10
(荐)母亲的散文诗08-11
【集合】母亲的散文诗15篇08-11
经典散文诗[精选]12-20
散文诗精选07-17
经典散文诗12-19
经典散文诗06-02
经典的散文诗06-29
生日的散文诗06-17
(优)经典的散文诗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