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

时间:2024-05-22 11:36:04 2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优】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优】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

  20xx,去影院看的电影不多,在网络上也没怎么看过影片。

  20xx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心情,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温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难忘: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年轻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2

  2月7日晚上,我又看了一场电影。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看的。而我们看的是特效最好的中国大片-“流浪地球”。

  因为太阳老化,不断扩大,已经吞掉了水星,所以人类联合政府决定迁移地球,然后到4.2光年外的星系去。可是,中途路过土星,土星的吸力极强,所以地球被吸住了。就在地球的氧气要被吸个精光时,我们的主人公——刘启出现了,他想点燃土星,把地球弹走。因为土星上有90%都是氢气,而氢气是一种易燃物,如果点爆,就会有很大很大很大……呃……很大的'一个波。

  因为发射器喷射的火焰不够高,所以一个在太空舱里的人把其他人都推回了地球,他自己驾驶着太空站冲向了土星,用太空站里的燃料点燃了土星,把所有人都送回了安全中,拯救了地球,而他自己却壮烈牺牲了。这个人就是刘启的爸爸,叫做刘培强。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要变得有奉献精神和有智慧。刘启父子是我们的好榜样!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3

  春节,我看了这部名为《流浪地球》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太阳的疾速膨胀使人类无法接着在太阳系居住,于是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启动了“流浪地球”安排。在安排实施过程中却遇木星,地球又陷危机,最终在人们的团结下最终脱离太阳系的故事。

  电影的绝技特别逼真,漫天飞雪的地球、无穷无尽的宇宙、令人无望的冰川、宏伟壮丽的放射器、造型独特的宇宙太空站、震撼人心的爆炸场面。

  影中剧情也使人感动,各种生死离别,“刚子”为救韩子昂壮烈牺牲,刘培强为了地球,开着飞船撞充溢氢气的`木星。还有人类的团队精神,在最终罐头各国团结一样的场面,至今我还历历在目。

  这部科幻电影也刻画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舍己为人的刘培强、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刘启、关切孩子的韩子昂、刚正不阿的王磊、作用重大、遇事冷静的李一一、胆小、怕死、但却在危机关头救了刘启一命的Mike。总体来看,内容和特效已经特别好了,音效和视觉效果也很赞。作为科幻电影,中国向前迈了一大步。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4

  流浪地球2中一幕幕的灾难场面,使得人类空前团结。国家之间不再有敌视、党派之间不再有竞争、种族之间不再有矛盾、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仇敌。在只有炸掉月球才能逃生时,各国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所有核弹,毫无保留。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弹需要航天员手动引爆时,明知自己无法活着回来,但所有50岁以上的老航天为了不让年轻人去送死,集体出列,毅然决定去引爆核弹,诠释了什么叫做“危难当头,唯有责任”!

  比起责任,亲情也占了电影里很大的一部分。为了让家人们进入地下城,刘培强参加了领航员计划,想要让患了癌症的妻子韩朵朵带着儿子刘启进入地下城。但韩朵朵深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于是把进入地下城的名额让给了她的父亲、刘培强的岳父韩子昂,让韩子昂带着刘启进入了地下城。

  无独有偶,图恒宇在车祸中丧失了女儿图丫丫,为了让她以另一种形式生活下去,图恒宇将丫丫的意识芯片导入了数字生命550A系统中。但是,丫丫的数字生命只有两分钟,虽然根据550A系统一代代的升级下逐渐有了自主意识,但图恒宇仍然不满意。图恒宇想要给丫丫完整的`一生,于是他冒着地下城名额被剥夺、自己入狱的风险,将丫丫的芯片导入了更好的550W系统。最终,丫丫记住了密钥,拯救了人类。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5

  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国大片,反映空前灾难的电影,让人们看过以后,有很多感触。

  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不仅让我了解到海啸的疯狂,地震的危险,灾难的残酷,灾难的来临是人们无法抗拒的,我知道了生命是自己争取的`,走对一步就可以活下来,走错一步后悔一生。

  海啸扑面而来,在睡梦中的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

  地震会让坚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车子一转眼已经没有,火山爆发有一个个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这时钱已无用,生命可贵。

  在电影里男主人公是杰克逊,很勇敢,在大家准备关方舟的大门时,有一个东西被卡在了门边,如果门关不上,就无法开启防预措施,这样的话,人们就全部没有希望。

  但杰克逊为了大家能活下来,冒险去了方舟门边,查看出了问题,发现有一块黄色铁卡在门上,杰克逊使劲往外拨,在这时方舟已经靠近冰川,如果在这时再关不上方舟的门,大家都会没有活不来的希望,时间紧迫,经过努力,杰克逊终于拿掉了这个黄色的铁块,大家得救了!

  美国总统不上方舟,他愿意和人们一起离去,等待着地震、海啸的来临!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有智慧,团结不懈地共同努力,就会有奇迹发生!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6

  《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要让人类学会理性,真的很难!

  而我觉得,整个人类急需学会的,是教养和尊重。

  徐峥认为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吴克群则感叹:“原来我们华人电影,真的可以冲出地球。”

  然而,正当电影获得巨大影响力的同时,网上出现了对电影主演吴京的极端谩骂,甚至为此狂打一分。

  有人认为,打4星5星的,都是冯小刚口中的垃圾观众。

  很多人评论里,打低分根本不是因为他们讨厌电影,纯粹是对吴京发泄他们的`脏话。

  随着《流浪地球》票房的大卖,对吴京的网络暴力和个人侮辱也达到了极致。

  战狼也从一个褒义词,被恶搞成了一个贬义词。

  记得郭德纲说过一句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话,如果网络实行实名制,每个人都要公开自己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那么网上绝对就是一片祥和。

  有的你看他在网上骂的那么欢,你去翻翻他的生活状态,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了。在现实中过的是太不如意了,所以才会在网上发泄。

  感觉郭老师分析的很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并且尽量给周围的人一些温暖和正能量。那些愿意躺在明坑里躲在黑暗中并且沾沾自喜的人,就尽量不去在意吧。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7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系列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从第一步的震撼到第二步的璀璨。对于中国科幻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计划建上万台行星发动机,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影片相对于第一步场面更加宏大,刘慈欣的想象力真的.佩服。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8

  春节前夕,在筹划已久的出游行程来临之际,我也观看了备受瞩目的《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电影。该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除获得高票房外,该片讲述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中国青少年对科学浓厚兴趣。该片在内容和拍摄技巧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在内容上,该片的题材更加宏大;在拍摄技巧方面,该片将中国航天科技乃至世界最高科技元素展现在世人面前,当然也有一些硬伤。但毫无疑问,该片反映出我国争相科技大国迈进。

  一部《流浪地球》将天文、天体物理、宇航、低温冷冻休眠、人工智能等科技交织在一起,也展现了中国在面对巨大全球性危机面前的决心、毅力和聪明才智。该片观众如潮,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国人对中国科技发展和发展科技的决心。

  20xx年,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胜利:以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子商务公司的先进物流技术助推了零售业发展;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更是在全球华人的共同参与与推动下几乎遍地开花;中国华为5G标准和方案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月球车在20xx年和20xx年交割之际成功着陆月背等科技成果都令中国人民享受到了快捷方便的生活模式。而20xx年,中国还将取得哪些科技成果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在该片中,对自然科学小白的我只注意到该片的空间站的主控机房和地球交通工具上。

  首先,机房里的摆设仍然与现今的摆设方式基本类似,这与本故事发生在21世纪有关,似乎陈设方式不可能有太大改变。

  其次,交通工具的人工驾驶模式。人工驾驶模式虽然采用了方向球来操作,但在长期应用中,该交通系统没有配备无人驾驶系统吗?据说国外和国内诸多机构都将无人驾驶作为中短期重点攻关规划,为何在几十年后的交通工具仍然仅仅采用人工驾驶模式?而且不使用飞船等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人工智能。那个人工智能在面对地球重大危机之际居然抛弃地球,自己携带部分“物种之源”“逃离”,这点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试想,这么聪明的.人工智能,为何在事故发生之初或者前夕未能预测出此类事故,提醒地球及早变更行进路线,躲避危机,而却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选择执行另一个空间站备份计划——火种计划(逃离地球计划),弃地球于不顾,这一构思值得商榷。

  当然,众多科幻著作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不应吹毛求疵。人工智能是为人类服务的,它的行为规范如何界定非常复杂:严格遵守既有规则,还是应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因时而变”呢?笔者个人感觉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甚至于伦理学,像笔者这样的科技小白的智慧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但无论怎样,作者、影片投资方、拍摄方都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拍摄出了这样一部在中国当前环境下比较卓越的科幻大片,这点谁也无法抹杀。当吴京在接受某针对《战狼》影片是否继续拍摄续集的采访时,他曾经说过:请观众期待他的科幻作品。

  当时,笔者曾经质疑过?什么,科幻?不会是玄幻吧。但今天,笔者的想法彻底被改变了,改变的原因不是由吴京出演该片,而是这部作品本身。科幻,中国科幻也将如中国科技发展一样,从紧追国外到在某些方面能够与之并驾齐驱。超越,目前还谈不上,但从某些技术和宏大背景取材来看,中国科技、中国科幻作品都将发生重大变革,终将会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一抹亮色。

  流浪地球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从地球在距木星5千公里的位置,甚至更近的位置被抛离时,地球是否能够承受得住那股冲击力,地表甚至地下的人员、设备、星球物质之间是否会再次(相较于地球移动开始)受到重大影响,这些或许都将成为另一个不可获知的新故事的新元素。

  笔者这个科技小白需要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依稀记得《科幻世界》这本杂志,在笔者大学毕业那年(20xx年),就已经开始停更该杂志。至于什么《三体》,笔者也根本没抱多大希望去追。现在,是该重新看看中国本土科幻作家的作品了,或许《流浪地球2》的故事将由你我共同书写。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9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小说讲了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存在太阳变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的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逃离太阳系的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

  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0

  前几天老师推荐我们去看《流浪地球》,据说是国内第一部科幻片,所以我和妈妈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一个爷爷坐在板凳上,他爸爸抱着儿子。他的父亲说:“你看见天空中的那颗星星了吗?”儿子看着望远镜,点点头。那是木星。当你能用眼睛看到木星时,我会回来的。爸爸继续说。后来儿子睡觉的时候,父亲给了爷爷一样东西,告诉他只有去了空间站才能拿到地下城通行证,才能活下来。看到这个我很震惊。他们会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xx年,当时太阳因为质量减小而越来越大,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面临被吞噬。为了拯救自己,人类开始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和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人类为了拯救地球,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数万个行星发动机,但地球离太阳越远,表面温度越低,不适合人类生存。还好爷爷和小男孩有地下城居住证,不会冻死。在地下城生活了十七年,小男孩刘启长大了。因为一直生活在地下,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对地面感到好奇,于是他和妹妹韩多多一起偷偷溜到了地上(他们的姓氏不同,因为韩多多是爷爷抱起的孩子,用的是女儿的名字)。当他们来到地面时,他们看到,满目疮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顾个人安危运输发动机燃料的.士兵,他们跟随这些士兵拯救地球。经过各种困难,地球终于得救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还需要2500年才能真正确定地球的位置,结束这个流浪地球的工程。在抢救过程中,无数人死亡。刘启爷爷去世,父亲去世。刘启虽然见到了朱庇特,但再也没有见到父亲。他理解父亲抛弃他十七年的行为。我坐在前排,很多场景栩栩如生,我不敢看流血牺牲的场面。好在电影里的东西离我们还很远,据说还剩下几十亿年。到那时,也许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得很高了,这些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

  看完电影才知道这是一部改编自中国人写的小说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第一部电影是如此精彩和惊心动魄,让我期待着续集的上映。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1

  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

  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赞呢!

  故事围绕着回家这两个词,凸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而且突出了我们为了人类生存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类是很努力的,因此在电影里面的空间站的“机器人”莫斯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太难了。”

  接着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点:

  1.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家老何在研究最终的线路之前打开他的小烟盒,拿出最后一支烟的时候,看到他妈妈给他留下的纸条“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我看到这个场景鸡皮都起了,这种小细节简直了)

  2.然后就是在中国救援队还在孤军作战的时候,韩朵朵说完那段话,然后其他国家正在逃离的车辆都急转弯,返回去大家一起帮忙,不知道这算个感动的点不算中二,但我的眼眶当下是湿的。(虽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台词是个败笔,但作为一个初中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已经很棒了)

  而就电影本身来说,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突破:

  1.勇气的突破。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较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刘原著的世界观有多牛就不用说了,国产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人的语言体系、思考方式,这其实挺难的,毕竟我们看了那多科幻片都是好莱坞的,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流浪地球这次做的还挺好的,至少很多细节打动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国能做出这样的特技我其实一点都不惊讶,惊讶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为故事服务,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部电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应该是,我们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国产科幻片出来了(当然肯定也会有资本使然的烂片),但最起码观众开始有信心了,那就会做的越来越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值得被疼爱。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2

  太阳进入末年,太阳系已经不适合地球生命,世界各国决定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即流浪地球计划。

  在这个浩大工程中有一些感人的瞬间:

  刘培强为了给妻儿留下地下城的'名额,再次选择复役;

  图恒宇女儿因为车祸走了,只留下了数字生命卡,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让女儿拥有2分钟“生命”,图恒宇宁可犯错误,也要将女儿生命卡数据上传主机;

  周喆直在大会上关于一万五千年前那根股骨演讲:团结延续着文明火种;

  300名宇航员引爆核弹,当沙溢饰演的中国宇航员说到50岁以上中国宇航员出列,真的泪目了,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真心感谢这些先辈们的牺牲。

  电影真的太赞了,感谢撒花!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3

  因为《流浪地球》就是一部蛮成功的片子,所以对《流浪地球2》,我观影前的期待并不高,尤其我没有阅读过原著(只是表弟大概给我讲过梗概),所以我之前倾向于认为这部片子很容易成为“冲击-反应”模型的又一个例证:出现了生存危机,然后克服它。这样的结构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科幻影片的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下,虽然刘慈欣的原著足够有想象力,但也很容易落入俗套。

  但是,《流浪地球2》在其叙事中,把这个框架本身给尽可能放到了背景的图层上,除了颇具想象力的种种方案,生存危机与克服方案之间如何勾连也被大大地强调了,在我看来,生存危机在这部影片中并不仅仅是主角们(全人类)所要克服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危机本身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个讨论是相当具有政治哲学层面的意义的。

  我在看到周喆直的部分时,总是会想到霍布斯,他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保存”,人处在普遍的生存困境之下——即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我保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但由于资源的不足和标准的缺位,最终这种状态和自我保存的诉求会使得个体之间充斥着无休止的争斗,一个更有名的说法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个表达后来被恩格斯用来描述“现代市民社会”中的竞争行为。

  所以,对于个体而言,危机的存在意味着与他人的持续敌对,由于这种危机具有普遍性,这其实构成了对于人类全体的一种挑战,也很有可能毁掉人类自身。

  在我看来,《流浪地球2》其实把这个问题以一种非常极端的形式呈现出来了,其中的危机不是针对个体的、漫长的、需要经过长期争斗而显现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迫在眉睫的、完全可以被广泛感知的生存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流浪地球2》认为,全人类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无疑,这样一种方案是带有很强的中国人的思维色彩的,比如对于没有后代的人,要求他们也自觉参与到人类文明延续中我觉得多少有点道德绑架;还比如,在地下城的部分,我认为东亚文化圈的人们大多会珍惜这个进入地下城的机会,但是西方人我就觉得未必了——新冠疫情中各国的政策区别可以成为一个例证;再比如,在最后征召航天员的时候,出列的除了五常,其他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受中国影响的国家(韩国、泰国、新加坡),这固然有针对特定海外市场的考虑,但其实从我们的文化特质出发,五十岁以上航天员的牺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类似“斑羚飞渡”式的危机方案想象,年龄,在其中成为了选拔中唯一关键的指标。

  年龄在这个状况下的凸显,让我联想到了电影中贯穿始终的倒计时,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延长人类文明终结的倒计时,为了让倒计时期望更长的人活下去,倒计时期望更短的人在《流浪地球2》中选择了牺牲自我,这种倒计时的普遍出现一方面与屡屡出现的预警信号相呼应,很有科幻色彩,因为我不太懂技术,这方面不多谈;另一方面,这样一种时间的借喻揭示了流浪地球方案最终能够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亲缘。

  张强和刘培强,以及和最后站张强旁边那位年轻的中国航天员,他们之间的年龄和代际差异在我看来是与刘培强和刘启、图恒宇和图丫丫形成同构的暗示,父辈为了子女辈的生存,选择了牺牲,亲缘在其中占到的力量可以说是绝对的,没有刘启,刘培强就没有再次入伍的动机;没有对图丫丫数字生命的期待,图恒宇也不会在大伤之后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所以在这样的视角下,张强在最后对刘培强的拯救,绝不仅仅是为了赚观众的眼泪,而是导演持续地在告诉我们流浪地球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愿意舍身取义,并不是单纯因为单纯的意识形态目的、被视作崇高的人类文明的使命感或者被屡屡批判的“宏大叙事”,而是具体、美好、充满了爱的生命体验,亲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部分,通过对父辈倒计时的抹杀,子女辈的倒计时得以延长,将这个过程在微观的时间序列上不断重复,从而实现了宏观时间序列上人类文明倒计时的延长。

  但我并不认为,亲缘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如果我们只关注刘培强和图恒宇,那这部电影不过是对《飓风营救》的.模仿,如果我们将他们二人对亲情的重视视作内核,那么这部片子也注定无法超越《星际穿越》,相较于诺兰团队,我觉得《流浪地球2》呈现更丰富的地方在于,他讲述了刘培强们和图恒宇们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同样是拯救人类,库帕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刘培强和图恒宇是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多人的经历与他们是类似的,前者在天灾中失去了亲人,后者则可以看作被行政力量压制的(思想上的)反对派,但是他们可以在灾难面前能够将自己的诉求与人类的诉求统合起来,这不是他们个人的功劳,周喆直这样的政治人物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我们回到最开始霍布斯的问题,个体面对的生存危机持续加总,最终反映为人类全体的生存危机,《流浪地球2》其实再次回到了霍布斯的解决方案中,即建立一整套强有力的秩序,从而实现人类的团结。但这种团结所需要的前提是相当困难的,首先是对危机一以贯之的普遍察觉,这个在《流浪地球》原著中体现得很明显,在离开太阳系后,不少人认为太阳并不会膨胀,又重新返航,并杀死了相关的政治家和科学家——这绝非通过粗暴的舆论管控就能统合,共识向来是脆弱的;其次,是能够在制度设计层面最大程度地将社会成员纳入到这一计划中,微观的个体的动机、能力、意愿能够有机会接入到这个宏观的社会体制中,图恒宇就是很典型的例证,他从思想上讲是不符合政治要求的,但是他也能够被团结到一起,当这种微观层面的接口不存在,就会产生大量的反对者,比如影片开始在非洲的反对者和后来人工智能推广后下岗的大量产业工人(他们还采用了卢德主义的抗争方式),他们并不像刘培强和图恒宇那样幸运,影片在这些不幸的广大群众身上的表达非常克制,个中缘由大家自行体会。

  总之,我认为《流浪地球2》最有价值的地方其实是在于其人文色彩的这一段,科幻题材为这样一个涉及到人本性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具体而紧张的场景,相较于对技术伦理的探讨这样一种相对具体且潮流的讨论,我觉得本文谈到的这个问题是更像是历史脉络中的一根卡住的鱼刺,技术的革新似乎并不能化掉它。我们从丛林中走出,在心理上大概已经无法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正义性,那么,在当下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面对着怎样的挑战、甚至是危机?又如何设计一种使得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足够安全感的方案?这才是《流浪地球2》它相较于其他的科幻片更具价值的地方所在。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4

  刚看完《流浪地球2》回到家,继续蹭一下《流浪地球2》的热度。看完以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关于特效。《流浪地球2》的特效制作水平,在我个人看来,至少达全世界科幻电影第一梯队的水平。而国产科幻电影无出其右。

  关于剧情。剧情确实有一些烧脑,有些人反应没看懂,我也有所理解了,因为说实话,我也没有完全看得懂,特别是数字生命这条线。但没有完全看懂不等于否定这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在我看来,所有观众都能完全看懂的科幻,就不能称之为科幻了。

  关于科学逻辑。说实话来讲,流浪地球的很多科学逻辑,如果真要按某些所谓专业人士的分析,确实缺乏理论依据,不够严谨,这一点必须承认。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清楚,这样的人如果始终是以同样严苛的标准来评判所有科幻电影,那我尊重他个人的了解。毕竟每个人对于电影作品的.评判都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如果只是在评价《流浪地球2》的时候拿着放大镜,那就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是故意抹黑了。

  关于剧中的感情线。我记着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有看到过一条差评,说到过球2中放进了过多的感情戏,而且很多情节过于煽情。对于这样的评价,我只回应:纯属瞎扯淡。

  关于输出中国价值观。《流浪地球2》所演绎的中国独有的价值观,似乎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让这些人感觉如临大敌,寝食难安。多少年来,美西方利用其舆论霸权以及文化产业霸权,对我们疯狂输出西方价值观,也从未见这些人出来振臂高呼,而当我们开始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时候,就好像踩到了某些人的尾巴,汪汪直叫。

  最后,我想说。电影好不好,要自己去看过才知道,饭只有吃在嘴里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口味。

  首先肯定《流浪地球2》的道具与场景特效制作都很棒,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从我们观众的视角看,已经不输世界顶级科幻制作了,起码是站在一个量级上了。当然背后类似电影的工业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应该不是一两部《流浪地球》就能够赶上的。

  但是,转折来了,我个人认为电影剧情里,在联合国那个国际舞台上,充斥了太多生硬的中国盛气凌人式的台词,比如李雪健在会场对国际组织负责人的那句“我们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通知你!”,还有很多类似的“硬”价值观输出。这种桥段可能让部分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一时爽,我却觉得有点尬。如果当下的中国硬实力确实是世界顶尖了,你用这个台词也没硬伤,好莱坞科幻电影就经常是他们一个英雄拯救了全人类,但那是以美国这几十年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军事实力为话语权背景的,简单说人家也是有一点资本的。以中国当下的实力说这些台词更给人口嗨的感觉,虽然电影故事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时间不是还没到嘛。有句话大家都熟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相传了两千多年,这是汉朝两名武将陈汤与甘延寿出征遥远的康居(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把匈奴王郅之单于斩首示众之后才说的话。

  我们被好莱坞电影洗脑了这么多年,他们的套路也看腻了,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灌输价值观的方式更加隐秘,更加随风潜入夜,这是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很多他想灌输给你的“道理”,他不会在台词里明说,而是通过给你展示一个包装好故事,把你朝那个认知上引导,让你通过情节自我感悟出那个“道理”,事后你还觉得这是你独立思考的结果,润物细无声啊。

  以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的吸引力,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参与进来,会形成一个资本与电影制作的良性迭代循环,讲更多的好看的故事给全世界听,这也是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极佳途径。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15

  寒、暑假想必是同学们最盼望的日子了。假期不仅能放松我们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让我们有时间去见识各种新事物,学习各种新知识。就拿我来说吧,这几年的寒、暑假里我领略过华山的险峻,品读过四大名著的魅力,体验过音乐考级的酸甜苦辣……今年的寒假,我见识了一个新事物,那就是——中国硬科幻的崛起!

  说来也巧,前不久我刚拜读完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今年春节各大影院又热映了大刘的另一部力作——《流浪地球》。又恰巧今年我在学校里抽到的新年愿望卡是——去看一部电影。这下,我自然要第一时间去过一把科幻瘾了。

  在卡上3D眼镜后,全方位的科幻世界就开始了:太阳快速老化,体积增大,不久就会吞没地球,甚至整个太阳系,地球危在旦夕。行星防御理事会这时提出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台转向发动机以及赤道巨型发动机来推动地球转移到4.2光年以外的新家园,但这样做后人类就只能住在地下城了。这天是大年三十,天才少年刘启想带妹妹韩朵朵换个过年的方式,他们偷开姥爷的工程车来到地面,想看看那曾经的家园,但由于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作用,两百多台转向发动机失去了推力,地球的大气层也被木星吸去了三分之二。行星防御理事会提出了救援方案,并把刘启的工程车征用了。虽然种种救援方式都失败了,但天才少年们又想出了“用火焰点燃木星,再用木星产生的反冲力推地球离开”的方案。但被行星防御理事会予以否认,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却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支持了少年们拯救人类的想法。最终天才少年们成功了,地球也重新获得自由!

  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的的确确把我的心紧紧地吸引住了,以至于带进影院的爆米花到影片结束后还没有拆过封。在我看来,这真算得上是一部标志着中国硬科幻走向成熟、逐步崛起的影片!中国的观众本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科幻片,为数不多的科幻迷也总习惯于欧美人的'碧眼金发和机器人怪兽,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中国科幻片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冲击力很强的视觉特效。虽然,导演没有保留大刘的白描细节,失去了大刘特色的硬科幻理论知识,但影片结尾处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的壮举还是让不少观众偷偷擦拭了眼泪。我想,这对于刚起步的中国硬科幻影片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在为这部影片感动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有大刘这样的作家,更为我们如今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你瞧,中国这几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上海承办了世博会,杭州召开了G20……其他领域也都有了惊人的巨变,我们的祖国正向着一个新的台阶迈进。

  这一次我看的虽然只是一部128分钟的中国科幻影片,但它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它让我看到了:我们的祖国是有实力的!一切都在向更好、更高的方向迈进。对于我来说,从影院出来的那一刻也觉得身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一些,虽然我不一定会是那个拯救地球的天才少年,但我一定要为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而努力学习!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相关文章:

我的好朋友08-27

我的好朋友人物作文11-16

我的好朋友作文400字02-14

我的好朋友初一作文11-19

我的好朋友初一作文05-19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05-22

我的好朋友记叙文02-14

我的好朋友六年级作文02-03

我的好朋友三年级作文02-07